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 亚洲“四小龙”即台湾、韩国、新加坡和香港,是十余年来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四个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本文对其产业结构尤其是第三产业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希望有助于分析“深圳二次创业”中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推动其结构的合理转型.亚洲“四小龙”有三个讲华语,其中两个是以广东人为主的地区,与广东有很密切的联系,其文化背景与深圳有较多共同点.就基本经济资源而言,香港、新加坡与深圳相似,都是城市型经济.其中,香港人口580万,土地面积1000平方公里;新加坡人口280万,面积618平方公里;深圳常驻人口295万,面积2020平方公里.从发展过程来看,亚洲“四小龙”适合作为分析深圳产业结构变动的参照系.1993年深圳市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投资环境的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投资环境的现状及评价赵海成宋荣军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是一个面积仅有622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的城市岛国,它没有多少自然资源,然而自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后,仅30多年的时间,就已从当初贫穷混乱的一个小国发展成今天亚洲经济中的小巨人。19...  相似文献   

3.
陈晓东 《中国西部》2008,(7):118-120
在亚洲经济版图中,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直活跃着一支极为进取的新鲜力量.在狭小的地域空间里,创造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经济奇迹,这就是被后人尊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台湾。至今,“四小龙”经济版块仍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格局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于亚洲国家来说,2005年,除了让印度成为全球焦点外,还可称为“韩国年”。去年,韩国的经济和股市都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好景,成为“亚洲最大的惊喜”。  相似文献   

5.
东亚自由贸易区强势启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风光旖旎的东亚地区,一个拥有20亿人口,经济规模达2.4万亿美元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即将浮出水面。将于2010年正式建立的“东亚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强合作的突出表现之一。如果今后日本和韩国也加入的话,这个包含13个亚洲国家(东盟10国加上中日韩)的自由贸易区足可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鼎足而立,成为全球三大经济共同体之一,而中国将在其中担当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的东边,面积99.256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是亚洲"四小虎"之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令世人瞩目。目前韩国城市中产阶级已经占人口的75%左右,韩国人在城市环境、新城建设、国民教育、交通建设都已经达到或者接近日本的标准。不久前,笔者有幸赴韩国进行城市建设考  相似文献   

7.
12月6—7日,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亚洲及中国制造业”为主题,由全国工商联、日本经济同友会、韩国经济人联合会、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共同举办的“亚洲制造业论坛2006年会”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出席大会并发表了致辞。  相似文献   

8.
新华网消息 国际劳工组织2月1819发布报告说,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亚洲今年失业人口预计比去年增加720万.达9700万,失业率将由4.8%升至5.1%。报告说,按照最悲观预测.亚洲失业人口甚至可能比去年增加2230万.达到1.13亿。  相似文献   

9.
“中国桃乡”——成都市龙泉驿区,幅员而积558半方公里,人口50余万,辖10镇3乡,171个行政村,是四川省级花果山风景名胜区、市级旅游度假区,有山水生态、花果园林、文物古迹景区21个,面积覆盖全境达40%。其水果种植面积达22万多亩,是亚洲目前最大的桃花观赏景区。  相似文献   

10.
在经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韩国开始反思其“财阀经济”发展模式,积极转变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大小企业协同发展,诸多措施与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95年,韩国人均国民收入就达到1万美元。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韩国经济遇到了许多困难,特别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发展速度明显放慢。而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使经济起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这让韩国意识到,要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兴办经济特区是重新激起经济活力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2.
钟雁明 《中国经贸》2007,(11):60-61
韩国,在20世纪后半页,凭着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发展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经济成果,被经济学家称之为“汉江奇迹”,并与香港、台湾和新加坡被共同誉为“亚洲四小龙”,盛极一时。以电视剧、歌曲、流行音乐、游戏、服饰为代表的“韩流”深受中国人喜爱,中韩两国的合作已从经贸、文化拓展到各个领域和层面上。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1大贸易输出国和第1大投资对象国;而韩国则是中国第3大贸易输入国。  相似文献   

13.
亚洲金融危机与亚洲国家市场化改革过仕刚一、亚洲国家市场化改革的成就——“亚洲模式”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亚洲国家经济蓬勃发展,其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亚洲贸易在全球贸易中所占份额明显增长,社会环境不断改善,科技水平日益提高,亚洲...  相似文献   

14.
早在1995年,韩国人均国民收入就达到1万美元。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韩国经济遇到了许多困难,特别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发展速  相似文献   

15.
【香港《亚洲金融》11月11日】目前,各方日益看好韩国经济的复苏前景,这主要应归功于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和央行的大力降息。作为亚洲第四大经济体,韩国经济的惊人反弹令投资者印象深刻,与其他亚洲经济体相比,就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全球经济仍将处于缓慢复苏进程中,韩国、日本、印度等多个亚洲国家将推进自贸区战略列入国家的优先议事日程,以寻求经济的复兴之道,并应对日益强化的国际竞争。而美国在2011年也将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作为其重返亚洲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亚太地区是指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诸国,也称西太平洋地区。6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的经济开始腾飞,构成这个地区经济增长中心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日本、“四小龙”(即新加坡、台湾、韩国和香港),东盟(即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文莱、越南)。其地理面积约13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8亿人左右,占世界地理面积总数的9%,占世界人口总数的34%。 近几年来,在西方经济增长持续乏力的情况下,亚太地区的经济却在强劲增长,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亮点”和“增长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亚洲“四小龙”成为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自1960年~1990年的30年间,迅速改变昔日的旧貌,从低收入的落后的农业社会国或转口贸易港,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国和贸易大户,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8~9%左右。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韩国5084美元、台湾7241美元、香港12588美元、新加坡11774美元。第二,中国成为亚洲和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改革开放17年来,我国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是9.8%,是世界上同期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第三,日本是亚洲经济、技术实力最强的国家。5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经过20年的努力实现  相似文献   

18.
【美国企业研究所11月9日】 亚洲经济: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10年前,亚洲受到巨大经济和金融危机冲击。当时,许多亚洲国家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救。10年后的今天,情形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中国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亚洲国家正沿着“清迈协议”之路向更紧密的亚洲货币合作前进。  相似文献   

19.
韩国位于亚洲东北部,南、东、西三面环海,北和朝鲜以“三八线”分界。韩国面积为9.9万平方公里。略小于浙江省,人口4700万,也是属于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韩国和日本相似,自然资源极其贫乏,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进口。在过去的30年间,韩国成功地把自己从农业国变成了举世瞩目的工业国,并涌现了一批跻身500的工业型财团,不过近几年来,以重化工业为核心的韩国经济受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人口密度等国内因素的压力使其感到非创新不可,另一方面韩国大企业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竞争力有下降的趋势,也使依赖进口原材料的韩国经济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所以,金大中上台之后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在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改造韩国的投资环境与经济结构,目前其努力已经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论日本的亚洲投资促贸战略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研究所刘春华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东亚的经济增长被世人誉为“东亚奇迹”。这种奇迹的产生大多归功于贸易和直接投资。从60年代后半期起,亚洲“四小”就把贸易和直接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从而使“四小”的经济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