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日本民族以其独特、鲜明的特点支撑着日本企业的发展,推动日本经济增长。中国企业的发展建设需吸收国外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经营管理之道,使其在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对日本民族特性的研究,以及企业经营文化的借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彭华 《辽宁经济》2007,(6):31-31
日本是典型的东方文化型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日本人素有“最难对付的谈判对手”的美誉。由于其岛国的特点,即资源缺乏、人口密集,又由于其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儒家思想文化、道德意识已深深地积淀于日本人的内心深处,并在外在的行为上有所反映。因此,日本人有其自身独特的谈判特点。本文在日本人性格特点的视角下对日本的谈判风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透过日本文化看日本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日本有两千年的交往历史,但在对日本的认识上还存在着盲点。崇拜强者文化、等级制度文化、武士道文化影响着日本,使之形成了恃强凌弱的外交、军国主义的外交。  相似文献   

4.
“酷日本”国际化战略是日本政府在2010年提出的,针对海外受众打造日本国家形象与树立国家品牌的新政策。日本正从一个传统制造业大国,转向一个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和输出大国。本文以“酷日本”战略为切入点,将研究对象锁定日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其提出的背景、内容和目的,从经济政策的角度分析其开拓海外市场的实施方案和推进措施,探讨今后日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新动向。并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总是促进或阻碍事物的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论对指导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战严重影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但二战过后日本经济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与日本先进的企业文化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内涵、核心理念和日本文化的经营方式来分析日本企业文化,同时简略分析日本企业文化进入新时代之后的弊端和改革方案。并通过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分析理解日本企业文化对日本企业的发展和日本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利 《魅力中国》2010,(32):282-282
神秘而富有魅力色彩的艺妓是日本文化的奇迹之一,完美地透视出女性的美,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被人们景仰和向往。这种神秘的女子文化诠释了日本人的精神家园。时至今日,艺妓文化仍有其历史和现实的意义,在吸引人们眼球的同时更加吸引人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兴趣。其中日本的妖怪文化由于动漫事业的发展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日本妖怪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现状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日本妖怪产生的几个典型原因。同时阐述了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妖怪文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茶道,是具有日本民族特征的审美性文化。茶道随时代发展而沿续至今,并在日本现代文明的紧张生活中,能够使大多人暂且地摆脱尘世,倾心于山水园林、甘泉清茶的意境中。并且在悠然的体验玩昧中重新感受淳情的传统艺术美。因此,探求其历史形成,考察其审美内涵,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日本民族内部的活力和文化思想的深层结构,显得格外必要而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周冬 《魅力中国》2014,(5):46-47
中日之间的交往历史悠久,周恩来总理曾经有一句话概括了中日之间的关系“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这两千年的友好交往中,中国给予日本甚多,日本向中国学习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等等,至今在日本的各个领域都流淌着中国文化的血液。中国对日本是无私的,中国对日本是大度的,但是日本报之于中国却是残暴。现在,日本在对华关系中处处使绊子,这既有历史和现实原因,也有日本自己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在自然资源上是"资源匮乏的国家",但在文化资源上,日本堪称为"文化资源大国"。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减速,然而,在日本经济停滞增长期间,日本文化产业却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蓬勃地发展成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文化产业大国。以雄厚的文化资源和强有力的政府支持、注重培养文化产业的优秀人才、注重文化产品衍生市场的开发等机制做后盾,日本文化产品的海外市场份额不断加大,日本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不断提升。今后,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以及欧美国家将是日本最主要的文化产品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以来,等级秩序观念一直在日本的对外交往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作为一种战略文化,它曾几次导致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加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发言权”一直是日本保守党政权多年为之努力的国家战略目标。冷战结束后,日本国内新保守主义思潮泛起,如何重新确定日本国际地位的争论也随之产生,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不仅是日本的战略目标,也成为2005年其外交的首要任务。然而,日本的“争常”外交仍然未改变过去一贯的战略文化,等级秩序观念依然左右着一些日本政治家的战略思维。令人担忧的是,日本的这种战略文化是在没有充分反省过去侵略历史的前提下得以延续下来的,因此,国际社会目前所面临的共同任务是促使日本战略文化的根本转变,而并非匆忙地使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相似文献   

12.
日本文化与日本经济的成长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试图探讨日本的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日本的现代经济模式与日本文化之间的渊源,认为日本乃至东亚的经济发展奇迹正是根植于日本精耕细作农业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除了政治、经济因素外,还有文化上的因素。日本文化中的岛国情结、耻感文化心态;神道理论、武士道精神等方面,在日本近代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文化上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日本文化的精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东京到北京,一个最大的感觉是,日本这几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而中国的变化巨大且惊人,多年在日本工作,回国后再次进入岛国,更为明显地感觉到中国文化的大气和日本文化的精巧,比如在花道、书道和音乐上。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是美国人最早提出来的,但最早实践者却是日本人,日本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实现经济腾飞,主要得益于日本的企业文化。以“家”为理念、团队精神和人本主义为特点的日本企业文化,已成为东方企业文化的成功代表。我们要借鉴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同时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实现企业文化内涵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6亿,平均每平方公里336.8人,是个人稠地狭的国家,属湿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本曾是荒山秃岭、生态恶化的国家。由于日本大力提倡种草栽树的绿色行动,营造保护绿色家园,使日本现今处处有芳草,遍地披绿装,赢得了“绿色王国”的美誉。日本在世界上是绿化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较大的国家之一,其森林覆盖率高达70%,这和日本人传统的自然观是分不开的。日本农林省造林课课长说过:“欧美的文化是征服自然的文化,一些发展中国家提出向自然挑战,而日本的传统思想是与大自…  相似文献   

17.
侯蕾 《改革与开放》2013,(6):190-191
21世纪以来,日本外交转向"政治大国"化是有其国际、国内背景,但引起日本外交转型的更深层原因却是文化因素。首先,作为实现日本政治大国的物质基础─美日同盟,是日本文化中追随强权传统的延伸;其次,日本国民独特的岛国性格和"民族优越论"传统是其政治大国实现的精神基础—新民族主义兴起的内因;最后,日本国内愈演愈烈的"中国威胁论"从根本上讲是日本人内生的民族心态所致。日本应该转变现有观念积极融入亚洲,在与中国进行双边合作的基础上促进亚太的稳定,这才是提升日本国家地位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金成 《魅力中国》2014,(19):26-26
本文从日本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出发,对日本文化的多个侧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认真研究了日本文化的特点,具体从日本文化的吸收性和独立性、日本文化崇尚团体的意识、日本文化强烈的忧患意识、学习和超越意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而为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日本文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章琦 《环球财经》2013,(10):110-113
受英国影响,日本也以“酷日本”为口号推出了文化外交战略,其重心就是动漫。“所有艺术形式中,能够在20秒内讲述完整人生的只有动画片”,意大利动画家布鲁诺·波茨多(BrunoBozzeEo)这句话一定可以在日本激起广泛其鸣。自明治末期接触动画片起,日本社会就对这种用线条勾勒形象的艺术形式兴致盎然,“动画片对日本具有很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家俊 《魅力中国》2013,(11):294-294
日本是一个各方面极为发达的国家,许多方面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日本生产的产品也是以质量好、技术含量高为闻名、产品的出色必定离不开企业的先进理念。从日本的产品中我们能够了解到日本人的创新精神,了解日本的先进理念并且学习与了解他们的企业文化。本文通过日企创新事例,来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的创新精神。正确了解日本人的创新精神,可以很好地学习到日本的先进企业文化与理念,并且学以致用到发展中的中国企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