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根据江苏省统计局提供的年度统计公报资料,1994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1994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40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 5%,其中第王产业增加值1219亿元.增长13‘8%,一二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3%、54.6%和30.10%。经济运行中的重要问题是:市场物价涨幅过高,农业基础仍较薄弱,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1994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18亿元,增长7.1%;工业增加值2013亿元,增长2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82.58亿元.增长1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入86亿元,实际增长7.7%;居  相似文献   

2.
《广东经济》2009,(2):32-32
从全省农业工作会议获悉,2008年广东农业农村经济在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多次台风洪涝灾害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93亿元,比上年增长3.8%;农业增加值1970亿元,同比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00元,增长13.8%,增速是12年来最快的一年,增幅是10年来首次高于城市居民,增长绝对数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多的一年,表明广东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推进河北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河北省农业结构旧中国性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畜牧,蔬菜,果品三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各地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三是农业科技进步取得较大成效,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四是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迈出新步伐。2001年,河北省坚持以农民增收为基本目标,狠抓结构调整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战胜了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持续稳定发展。预计会省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681亿元,同比增长5.3%;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14亿元,同比增长5.3%;乡镇企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251亿元,上交税金1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0%。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5%,这是自1996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恢复性增长。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年,福建乡镇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1997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954.7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1.8%,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62.30%;乡镇工业增加值达627.82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57.5%?出口交货值达655亿元,占全国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的9.43%,占福建全省出口交货值的67.23%;上交税金达87亿元,增长21.61%,占全省税收总收入的34.5%;实现工资总额280亿元,增长14.23%,在农民人均纯收入2786元中,来…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经济增长与就业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 最新公布的《2007年浙江省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07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为18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09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521亿元,分别增长2.8%、15.4%和15.1%。资料同时显示,2007年末浙江全省从业人员32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7.6万人,增长了2.44%。  相似文献   

6.
2001年前三季度,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背景下,福建省委、省政府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努力促进经济回升,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据统计,1—3季度全省完成GDF2834.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6.96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301.80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1186.16亿元,增长9.3%。我们采用数学模型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贸实践》2005,(1):64-64
年末工业增速小幅回升 出口受基数影响有较大回落 2004年12月份,我省工业增速小幅回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5.81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4.2%,增幅比上月提高0.8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1851.35亿元,增长19.3%;销售产值1839.23亿元,增长16.7%。  相似文献   

8.
<正>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最新资料表明,1994年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年。 据初步测算,199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3800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是1992年以来第三个连续高增长的年份。 农业战胜自然灾害,取得了较好收成。预计全年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5%。 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企业效益有所好转。预计全年完成工业增加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我省国民经济在去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一季度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8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6亿元,增长13.4%;第二产业增加值254.5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166.4亿元,增长11%。根据宏观调控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显示情况分析,我省经济综合景气度处在稳定增  相似文献   

10.
60年风雨历程中,黑龙江省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建设成果丰硕。农业、工业、对外贸易和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0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10亿元,比1952年增长55.7倍,年均增长7.5%;人均GDP达到21727元,比1952年增长22.6倍,年均增长5.8%;地方财政收入767.1亿元,比1952年增长162.2倍,年均增长9.5%。非公经济发展迅猛,实现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4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近年来福建省金融部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与成效.1、继续加大对农业信贷投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2004年末全省农业贷款(含农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82.78亿元,增长16.67%:乡镇企业贷款(含乡镇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0.58亿元,增长6.31%。农业类贷款的较大幅度增长,有效支持了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客观要求。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分析探讨。 一、粗放型经营——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增加值率逐年下降,农业宏观经济效益不高 1994年,全省农业增加值率为 50. 3%,比 1978年下降 14. 6个百分点,比 1985年下降 17. 5个百分点。“八五”前四年,农业增加值率环比下降的百分点分别为1.8、1.0、2.4、5.7。与此相反,农业中间消耗逐年上升,占农业总产出的比重由1985年的32.2%增加到1994年的49.7%。据钱纳里等人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一书中的研究,当人均GNP增长到400美元后,农业物耗占农业总产出的比重增加到 32.2%,当人均GNP增长到1500美元进入工业化末期时,这一比例增加到 45.8%。我省目前人均GNP约为800美元,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物耗比重已达46%以上(不含中间劳动消耗),显然偏高。“六五”时期,全省农业增加值年递增速度仅比中间消耗低0.3个百分点,“七五”低6.7个百分点,到“八五”前四年两者的动态差距猛增到13.7个百分点,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反差愈来愈强烈。 (二)生产成本上升,农业微观经济效益下降 1980——1994年,全省化肥施用量年递增6.1%,而同期粮食亩产仅年递增2.8%。据六十年?  相似文献   

13.
<正>“八五”期间是江苏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全面发展的时期。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运输、仓储、邮电业259亿元,同比增长21.7%,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502亿元,增长12.6%;金融保险业266亿元,增长16.5%;房地产业131亿元,增长13.8%;其他服务业392亿元,增长9.6%。三产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0.1%,比上年增加 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约 800万人,占全社会劳动者人数的 22%。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使我省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产业服务功能得到增强,产业总体水平和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为“九五”至2010年第三产业继续成长壮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江苏省“九五”计划的初步安排,到2000年,按1995年价格计算的江苏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240亿元,平均年增长1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主要依据是: 1.三产有可能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八五”期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3%,不仅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个百分点,而且高于全国第三产业平均增长速度13.5个百分点。“八五”各年三产的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41.3%、26.2%、25.1%、11.4%和1  相似文献   

14.
陈嘉 《发展研究》2007,(12):15-16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服务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1978年到200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由14.25亿元增加到2537.59亿元,年均增长13.5%,高于同期GDP增幅近1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比重由21.5%上升到38.5%.  相似文献   

15.
《经济视角》2011,(2):12-12
1月21日,吉林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透露,到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会上确定,吉林省“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是:全力打造九大干亿级产业,实现工业总量“双翻番”。到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工业增加值达到7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4%。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1978年末至1993年末,河北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1.17亿元增长到969.89亿元,年均递增34.8%。1994年上半年,储蓄存款继续增加,与年初相比,仅银行系统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即达178.1亿元,月均增加29.7亿元。其增长量不仅比上年全年多72.6亿元,而且比储蓄最高的1990年还多38亿元。到6月末,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167.7亿元,相当于全省两年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加对支持经济建设,稳定市场无疑有重要作用。但是,其增长过  相似文献   

17.
《资本市场》2009,(5):14-14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657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0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1968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29077亿元,增长7.4%。统计局表示,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困难是,  相似文献   

18.
《经济视角》2005,(10):10-10
8月份,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9.1亿元,同比增长8.9%,其增幅比上月提升3.1百分点。1-8月份,全省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76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8月份,吉林省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在一汽一大众公司生产量增加的带动下,生产大幅回升,当月实现增加值25.7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37.6%,对全省工业生产增量的贡献率达到90.9%,拉动全省工业生产增长8.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统计局新近公布的关于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表明,1995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继续在较高位上稳步增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150亿元,上上年增长15.4%,其中第三产业增 加值1550亿元,增长14.3%,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第一产业16.4%,第二产业53.5%,第三产业30.1%。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4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工业增加值250 0{乙元,上上年增 长17.2%;建筑业增 加值2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49亿元,比上年增长23.9%;交通运输业增加值2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邮电通信业增加值45亿元,比上年增长3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5亿元,实际增长11.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4.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8%;自营进出口总额达到165.4亿美元对上年增长28.1%,其中出口首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15.3亿美元,增长27.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4209元,实际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457元,实际增长9.5%,职工平均工资5860元,实际增长1.  相似文献   

20.
初步统计,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7100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1.8%;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增速连续五年高于生产总值增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