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香 《商业科技》2013,(29):52-53
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但要求食品的营养性,还要求食品的安全性,并越来越重视食物对人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农产品“绿色营销”应运而生。本文采用查阅文献法、归纳演绎法等方法,分析了洛阳市农产品绿色营销的现状,并由此总结出洛阳市绿色农产品市场的消费特征。继而找出绿色农产品价位过高、假冒伪劣等问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加强绿色管理、实行绿色农产品会计制度等可行性的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2.
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已成为当今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主潮流,但农产品绿色营销在中国起步较晚,导致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本文分析了农产品国际市场绿色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从而逐步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实施绿色营销的机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太海 《商场现代化》2008,(16):143-14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开发绿色农产品,实现农产品绿色营销已成为国际性发展的大趋势。文章阐述了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内涵,分析了农产品实施绿色营销的内外部因素的"双逼"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产品实施绿色营销的政府和企业双层面对策。  相似文献   

4.
关注农产品安全 倡导绿色消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飞燕 《商业研究》2002,(24):147-14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日常消费的农产品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目前 ,农产品安全非常令人担忧。农产品污染严重 ,不仅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而且直接危及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倡导绿色消费 ,已成为未来消费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王文军  张晓 《商业研究》2007,(2):139-141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国际潮流。顺应这一潮流,绿色营销就必然成为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的主导。作为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若想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制定和实施有力的措施,积极推行绿色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6.
苏州作为鱼米之乡,有很多特色农产品,目前已形成了以优质稻米、蔬菜、生猪、家禽、水产、林业等为支柱的优势产业群。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开发绿色农产品,实现农产品绿色营销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苏州绿色农产品营销现状的研究,探讨苏州绿色农产品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吉林省为例作了市场调查,研究并分析了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消费行为以及农产品绿色营销情况,并针对市场调研结果予以系统分析。针对绿色营销过程利用DEMATEL法分析了绿色营销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我国开展绿色营销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的绿色营销要求生产商、销售商以绿色观念为指导,使环境利益、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相协调,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现实中,农产品的绿色营销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障碍,如绿色消费需求不足、绿色农产品的供给不足、流通渠道受到限制等。要想保证农产品绿色营销的顺利实施,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如信息公开、农产品的质量认证、政府的激励等。  相似文献   

9.
《商》2015,(37):113-114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传统的温饱问题到小康社会的逐步实现,进而到如今人们对于饮食质量、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充分体现了当前经济形势下人民的整体生活状况。从改革开放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人们对于食品的质量安全凝聚了空前的关注度。在这种背景的影响下,绿色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天然的生长环境、适宜的温度气候、无转基因、无工业化肥等一系列优点,使得绿色农产品正在不断地占据着广大的市场。这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无疑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快了我国绿色农产品的销售速度,实现了农产品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在这些新形势的影响下,传统的绿色农产品营销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结合当今信息化时代对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农产品的推广销售,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于是,"云营销"的理念出现、尝试推广,并取得了一些成就。本文将从绿色农产品营销中的实际"云营销"理念应用展开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和交易行为,网络营销成为主要营销方式。绥化素有"塞北江南"之称,农业是当地的优势重点产业。新形势下,做好绿色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成为绥化市的工作重点。本文通过对绥化绿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为绥化发展绿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提出策略和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要求愈加强烈。由于我国绿色农产品营销起步相比发达国家晚很多,我国绿色农产品营销还存在很多有待完善之处。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外国绿色绿色农产品营销的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而将国际的销售方法和国内的方法进行融合,走出一条属于我国的绿色农产品销售道路。本文首先从国外绿色农产品销售特点入手,分析我国绿色农产品销售存在的局限性,进而提出加强我国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吴洁 《适用技术市场》2011,(8):84-85,88
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观念的提出以及人们绿色观念的形成,与环境联系紧密的农业环保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积极发展农产品的绿色生产,因此农产品的绿色营销是农产品打开国内市场甚至是走向世界的必然之路。分析孝感市绿色农产品营销优缺点、机遇和挑战,提出营销措施,旨在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于全球可利用资源的日益稀缺及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环境保护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质量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的威胁.人们开始关心消费中的环境代价,呼唤着既无污染又有利于健康的绿色商品.随着绿色消费的高涨,一种新的营销观念——绿色营销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营销渠道问题是农产品营销研究的重要问题。绿色营销能否成功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色营销渠道是否健全。立足海南热带农产品营销实情,阐述热带农产品绿色营销及其绿色营销渠道的涵义,分析海南热带农产品绿色营销渠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构建海南热带农产品绿色营销渠道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小企业绿色营销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冰新 《中国市场》2008,(22):52-53
随着环境观念深入人心,以环境保护为特征的绿色消费正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绿色营销也日渐兴起。本文阐述了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必要性,并对我国中小企业绿色营销意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从政府、企业、消费者三个角度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手机、触摸媒体、微博、微信、数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推广形式在产品和消费终端之间流传开来,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介入普遍化,已逐渐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成为现代市场各类产品的重要营销手段之一。与此同时,休闲农业产业、农产品品牌化、私人定制化的发展,也与新媒体密切关联起来。新媒体下的休闲农业营销已成为当前营销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7.
李红  陈珺 《中国市场》2009,(6):36-38
步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日常饮食的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食品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受绿色市场的信息不完全、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不足以及政府的监管力度不严等因素的影响,绿色营销举步维艰。本文讨论了消费者与绿色营销食品企业、非绿色营销食品企业以及虚假营销食品企业之间的博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展绿色营销,注重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已成为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而采取的必然措施.在我国绿色营销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量问题仍待解决.通过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消费者主动树立绿色消费意识、企业推进实施绿色营销策略等措施来应对绿色营销在我国实施过程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发展与人类意识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绿色营销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对消费者产生了诸多影响,如形成绿色消费观念、理性消费、掌握主动权及影响消费者满意度。同时,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是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企业增加竞争力的途径,是合法经营的需要。最后,在实施绿色营销过程中,也要掌握一些策略,以保障绿色营销实施更容易、更规范。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有利于培养人们环保意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而现阶段企业绿色营销的开展结果并不理想。在生态文明背景下,针对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存在的法律制度效应不足、缺乏绿色营销观念、绿色消费需求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约束力度、普及绿色营销观念宣传、加大企业相关技术投入、提高大众绿色消费意识的营销策略。进而使企业加快向绿色企业转型,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