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波 《理论观察》2003,(4):44-4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包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团结统一的优良品格,爱好和平的固有天性,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等内容。民族精神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必须把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系统工程,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加强航海知识和海洋知识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中国经贸画报社与北京星际远航文化传播中心、美国钻石王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隆重推出以下独特重大项目:  相似文献   

3.
试论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主要方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国防教育则是爱国主义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国防教育对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增强大学生居安思危的优惠意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捍卫民族文化安全,以及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方面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和意义。在高校国防教育中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成分,能增加国防教育理论讲解的趣味性,更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唤醒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贸》2004,(10):88-88
公元1405年,明成祖命三保太监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下西洋,前后出使七次,到达30多个国家.大大发展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联系和经贸往来.为纪念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加强航海知识和海洋知识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同意,举办“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摄影、绘画书法国际大赛”具体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6.
作为整个国家和全民族的知识和科技创新,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力支持。这种动力来自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为其提供了核心动力,它所蕴涵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立自强的丰富内涵为知识和科技创新提供了精神动力,它所体现的与时俱进、自我扬弃、自强不息的思想为知识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贸》2004,(12):81-81
公元1405年,明朝官吏郑和作为和平友谊的使者率领庞大船队下西洋前后出使七次到达30多个国家,大大发展了中国与这些匡家的联系和经贸往来。为纪念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促进对外交流和发展经贸关系:经国家新闻主管单位同意举办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绘画书法摄影国际大赛。具体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大学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家利益观教育应当成为其中心任务之一。在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加速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家利益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必须教育学生确立科学的国家利益观,并以之引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努力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汶川大地震让我们深刻地感受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她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承受力、组织力、应变力和自信心,使我们的心灵和认识都深深地受到了洗礼和震撼。  相似文献   

10.
国防军事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总结新桂系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的经验教训,弘扬广西各族人民不畏强暴、团结奋斗、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和启迪青年一代,对加强广西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和谐相处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新桂系学生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的经验教训对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青少年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本文通过高校国防教育对弘扬民族精神作用的简单阐述,提出要正确认识高校国防教育在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政治引领、思想引导、文化育人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应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科学合理地利用红色资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藏独"、"疆独"势力活动猖獗,"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7.5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相继发生,严重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正确民族观的形成。大学生是各民族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未来接班人,也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之一。因此,新形势下,必须努力创新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确保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取得实效,以增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挺直的脊梁,它是深深溶化在中华各族人民血液之中的,挥之不去、化之不开的浓厚民族情感、优秀民族品格和坚定民族志向,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惟一没有中断过而且至今仍有强大活力的伟大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其独有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塑造功能、激励功能而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五千年,有赖于民族精神的支撑;建设中国特…  相似文献   

15.
红军战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勇往直前,不怕牺牲,无私奉献,战胜千难万险,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长征的胜利,不仅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友爱、无私奉献、勤劳勇敢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弘扬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雯 《黑河学刊》2013,(2):99-102
中华民族是一个伦理实体,民族精神的实质是伦理精神。民族精神的社会和伦理功能表现在:构筑民族精神家园;增进民族认同,推动民族凝聚;激励民族奋进。在讨论爱国主义的道德意蕴、中华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二者伦理关联的基础上,从中华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源头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两个方面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行了解读。最后,就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17.
沧州人民历尽沧桑,创造了沧州精神,即:保家卫国的精神、崇德尚武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改革创新的精神、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的精神。沧州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弘扬沧州精神。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存在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观念更新加快、思想政治及教育不断创新的机遇,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遭到削弱、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受到侵蚀、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被淡化、狭隘的民族情感意识浓厚的挑战,需要我们从容应对,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以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小到团结班级成员,增强班级凝聚力,大到关系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命运。因此,学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等多种方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一批批具有强烈民族精神的大学生,是时代的需求、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20.
“寻龙之魂,探民族之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课拟从——感知祖国的博大,激发爱国情;了解英雄故事与祖国的腾飞,感知民族精神;了解英雄故事与祖国的腾飞,感知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传承,从我做起;活动总结四个方面入手,运用丰富多彩的视听材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强不息、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