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总以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虚"的成分存在。这里的虚,不是谦虚,而是一种近似礼貌却又类似虚伪的东西。人们大都赴过宴吧,细细想来,无论是家宴还是公宴,谁坐在哪个位置,往往都有一个你推我让的环节。尤其是请几位上级领导吃饭,总是要请职位最高者坐上座,尽管被请者心  相似文献   

2.
蔡子方 《房地产导刊》2009,(11):116-116
所以,无需奇怪中国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建筑师,技艺高超的建筑师只能称为高手,但与伟大是不沾边的。这是整个社会价值观体现的问题,我们可以怪任何一个人,也无法怪任何一个人,因为这是一个“大人”的书写过程,谁都脱不了干系,谁也都可以推托得一干二净。  相似文献   

3.
王师傅是个普通的南京人,开了5年的出租车。他知道这座城市里有很多跨国公司,但是他不太清楚谁是谁。他用的冰箱洗衣机都是国产的,问他西门子,他说:"那质量是好,可是我们买不起。"他指着华侨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现在谁用东西会用上十年?过几年新东西又出来了,你还是要换。"为什么要换?"一位自称热爱中国文化的德国女孩说。她刚刚来到西门子家电南京总部工作。"在德国我们都喜欢用西门子的家电,因为它是一个很老的公司,而且受人尊敬。那些有钱人可能会经常换新型家电,但是我们买的东西一般会用很久。"在过去的8年里,西门子家电在中国市场上忠诚地维护了第二种逻辑——一种带有浓厚日耳曼气质的"顽固逻辑"。  相似文献   

4.
幸福感是企业重要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幸福.但是,每个人所理解、感受和定义的幸福并不一样,正如康德所说:"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虽然人人都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  相似文献   

5.
<正>养老问题是古往今来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课题。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不可能永远年轻,谁也不可能永生永存。轰轰烈烈的奋斗生活渐行渐远之后,"夕阳无限好"就成为了人们对"已近黄昏"的老年生活的美好憧憬。然而,养老是需要成本的。人老后,如何获得赖以生存的资源对于习惯"未雨绸缪"的国人来说,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并与社会保障中心交往频繁的工作人员,同时也作为一  相似文献   

6.
2019年末,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提到了一个据说是清朝名臣曾国藩讲的故事,也因此带火了一个词"躬身入局"。这是一个发生在农村的故事。有个人出门,看到在一条很窄的田埂上,有俩人顶上了,谁也不让谁,谁也过不去。为什么呢?因为俩人都挑着很沉的担子,路太窄了,谁要让就得从田埂上下去.  相似文献   

7.
<正> 读中外企业家传记时总觉得,中国一些企业家太重要也太辛劳了,事无巨细都要亲自处理,一人成败决定企业存亡,繁重的工作压得他们喘不过气,甚至累死在岗位上。再看外国企业家,潇洒得很,掌管GE的韦尔奇居然还有时间搞了三次耗时费力的婚变。企业家劳累与潇洒的背后是企业人治与法治的差别。人治的企业是一个人说了算的企业,或者说是由一个人的能力专制的企业。这种企业也会有制度,但制度体现了专制者的意志,是制约别人而不制约他的。这正是哈耶克所说的"专制之下无法治"。这种企业也许有董事会之类的机构,但形同虚设,决策由一个人作出,几乎大小事都由一个人说了算,这个人甚至会成为企业的神,他的"语录"作为最高指示,他的思想观念体现在企业的各个方面,企业成了人的化身。  相似文献   

8.
"生与死,是人生起始的两个端点",仔细琢磨于丹的这句话,觉得蕴意深邃。在第一个端点之前,人就是个细胞,其它什么都不拥有,轻松得很;在第二个端点之后,人就是一抔微尘,其它什么都不带走,应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说法。惟有"人生"的中间这一段,"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轻松不起来。诸如"活得好累""压力太大"等抱怨不绝于耳。缘由呢?恐怕是已得、欲得的东西很多。不过,稍加梳理会感到"多乎哉?不多也!"说多,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数不胜数,是在价值量上总冀望无穷大;说不多,归纳起来无非就一个"利"字。  相似文献   

9.
谎言三叶草     
人总是要说谎的,谁要是说自己不说慌,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有的人一生都在说谎,他的存在就是一个谎言。有的人偶尔说慌,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这是一个谎言。谎言在某些时候只是说话人的善良愿望,只要不害人,说说也无妨。  相似文献   

10.
关于温州人有这么一则趣话:一个外星人不幸落难地球,并凑巧降临在中国。他来到上海,立即就被圈起来进行展览,为上海人带来巨额的门票收入;他来到广东,马上被解剖了,广州人琢磨着这个外星人能不能食用、有没有营养;而他来到温州,则成为了每家的座上宾,竞相被人邀请去吃饭,温州人都在问同样一个问题:"你们那里什么东西最好卖?"  相似文献   

11.
彭爱超  四海 《英才》2005,(6):116-117
如果北京人的诉求是: “酒吧里川流不息的人中,我可以和谁共抽一支烟?”那么上海人的诉求会不会是:“谁是我?谁捍卫我一叶风起的美丽?”尽管已经熬成了文化,但吧迷看来,还没有哪家酒吧无懈可击。在文化的包裹里,“酒”是一个婆娑的背景,“吧”是对深夜不归的一种默许,吧虫本质上只为此而痴迷。北京依山而建,有抱负者蜂拥而至;上海临海而成,一直是洋人富贾的聚集地。两地对酒吧的时尚,自然各有各的期许。如果北京人的诉求是:“酒吧里川流不息的人中,我可以和谁共抽一支烟?”那么上海人的诉求会不会是:“谁是我?谁捍卫我一叶风起的美丽?”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往因为诚信不足、欺诈盛行而导致产生重大损失的事件比比皆是。无论是不履行商品、劳务买卖合约而给一方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的普通欺诈事件,还是“安然”、“世通”、“银广厦”等疯狂造假给投资者造成巨额经济损失的重大欺诈事件,无不揭示这样一个事实:欺诈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顽疾”,  相似文献   

13.
说好听点儿,置身现代社会,每个人相当于链条上的一个"结";说不好听的,人们都是拴在一条绳儿上的"蚂蚱",谁也离不开谁,谁也无法逃脱.举个例子:一个出售有毒食品的食品商,尽管获利颇丰并逃避惩罚,但他可能会从失信房产商手中买到劣质房,房产商可能买到假保健品,卖保健品商的则可能买到有害建材,而建材商又会遭遇有毒食品--应该说,拴在这条"生物链"上的,没有一个人称得上是受益者.  相似文献   

14.
何一帆 《新远见》2010,(12):72-79
任何一个企业的领导者都希望自己的企业蓬勃发展,做大做强,无论面对同行业的现有竞争者还是潜在竞争者都能立于不败之地,无数的管理学家和企业家都一再告诉我们,人,是一个企业中至关重要的也是最活跃的要素,谁拥有了一支优质的团队,谁就拥有了战无不克的竞争力。正如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先生曾经所说的:"我觉得我这个团队是我最大的财富,我就最珍惜这个。"那么如何使一个团队形成良好的沟通合作环境、减少企业内耗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是个法律概念。“产权”也是个法律概念,什么意思呢?就是谁对这个东西拥有产权,就意味着谁对这个东西,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我有个产权证,我就对这个房子拥有产权,产权证上的名字是我的,我就是这房子的所有权人。那么“知识产权”,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到,它也是一种产权。是权利人对这个权利所保护的东西,所拥有的控制,使用,处分,等等权利。那么这是个什么权利呢?知识,跟脑力劳动创造的成果有关系的一个权利:还有,在长期经营当中形成的一些特殊的标志所拥有的一个民事权利。民事权利有很多,比如所有权,人身权,因为合同产生的债权、继承权,都是民事权利,知识产权也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一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离开社会无法生存.然而一个人要生存,要求得幸福,必须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必然会形成约定成俗的规则.只有遵守共同的规则,个人的生存幸福才能得以保障,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市场总是存在一些被人们忽视的东西,这些东西其实很多就是市场的"盲点".正因为市场的"盲点"是大家都不太注意的地方,所以谁关注它、发现它、利用它,谁就容易取得成功.企业如果能够在生产经营中善于寻找和发现这些"盲点",并在"盲点"上大做文章,也许就能创造出非凡的卖点来.  相似文献   

18.
旧时上海滩大佬杜月笙曾经说过一句话:“做人不能当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结,谁都不跟谁一辈子。”但在德国大哲叔本华看来,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刺猬。  相似文献   

19.
钟极 《东南置业》2002,(2):91-91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头一年,在中国对外信息交流需求迅速膨胀的一年,在电子邮件已成为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支柱、渠道的时候,断绝东西方电邮传送对西方和东方谁都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20.
告诉你     
你说,审计人是枯燥乏味的,整天对着账簿、凭证看,面对着一个个的数字,说梦话都是123……你说,审计人是无情的,走到哪儿查到哪儿,谁都不欢迎,这一行做久了,就不怕走夜路有人跟踪?你说,同样是执法,税务、工商的待遇多高,而审计是不是太清贫了……这只能说明你不了解审计,更不了解审计人。作为一名审计工作者,我回答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