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黄旭涛 《生产力研究》2008,(17):114-116
民俗作为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是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本。旅游开发是民俗资源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以山西为个案,总结和评估了山西省民俗资源的特点和旅游价值。从民俗资源特点及民俗旅游特点出发,对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突出针对性建议,试图对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种类齐全、独具特色,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成为山西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结合山西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森林旅游资源的主要载体分析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并进一步研究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多分布在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区;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森林旅游资源分布相互叠加现象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西森林旅游资源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应进行合理规划和分类,应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和旅游设施等优化开发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在发展文化旅游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山西省的相关旅游业一直发展缓慢,与其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极不相符.调查发现山西并未切实把自身特色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在一起,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宣传力度不大,没能使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优化整合和利用,以至于山西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不高.本文将RMP(昂谱)分析方法应用于山西省文化旅游开发研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西文化旅游开发战略和相关的保障措施,为提升山西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张焱 《经济师》2012,(7):28
山西文庙旅游资源众多,但现状并不乐观,如何开发成为难题。文章从旅游资源、博物馆、国学讲堂三方面阐述了文庙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应用单纯矩阵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论:(1)山西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国际吸引力不强,以国内和省内为主。(2)开发潜力水平不高。(3)相比于山西文物古建筑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不高,级别低。依据山西以文化为主的旅游资源优势现状,为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将山西划为四个自然生态旅游区,并确立晋东南为中心,晋北和晋中为重点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6.
山西是国内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 ,山西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山西旅游资源开发尤为重要。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山西旅游资源开发除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外 ,市场型战略亦应提到议事日程。文章从旅游市场的需求和山西旅游资源特色优势角度 ,提出了山西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四大市场型战略。  相似文献   

7.
发展山西旅游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变经济的落后面貌 ,实现兴晋富民的战略目标 ,山西必须从实际出发 ,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 ,大力发展以旅游经济为主的服务产业。在“十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一个时期 ,山西都必须大力开发旅游资源 ,深化旅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不断挖掘旅游经济的发展潜力 ,真正使山西这个旅游资源大省变成旅游经济强省。  相似文献   

8.
对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山西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与煤炭资源并列为"两大资源"。长期以来投入少,开发差,效益低,是文物大省,又是旅游小省。因此,只有变革观念,加大投资力度,统筹规划,协调运作,重点开发,创建名牌,才能打造出具有山西特色的旅游产业,使其以可持续发展的蓬勃之势带动经济成长。  相似文献   

9.
对山西红色旅游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而且独具特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山西红色旅游开发不尽如人意,山西红色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上还未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分析山西红色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山西红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提出了山西红色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0.
山西旅游业“潜力大、开发不足” ,为此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形成完善的产业结构 ,突出文化竞争和宣传促销 ,实现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 ;必须对整个旅游产业进行重组、整合 ,以培育出适应国际竞争的大集团 ,最终在山西建成一个集文物资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集团。  相似文献   

11.
对山西发展科技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山西科技旅游,必须发挥山西自身的优势。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指出的那样:"每个国家的人力与资源都有一定的限制,最理想的状况是把资源应用到最有生产力的领域。"山西除了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外,还有一大资源优势尚未被就开发利用。作为华夏文明的摇篮和旅游资源大省,在中国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这块黄土地上,科技资源富集程度非常高,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因此山西搞科技旅游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南疆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点—轴”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疆铁路沿线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开发程度上与内地有一定的差异。要改善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局面必须对该地区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规划和深度开发,更重要的是找出适合该地区的开发模式。以"点—轴"开发模式为理论基础,阐述了"点—轴"模式在南疆地区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南疆地区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提出了开发旅游资源和完善旅游产业结构的战略性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开发旅游资源发挥规模效应促进经济发展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泽民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综合效应。因此,大力开发山酉历史文化遗产,使之成为旅游资源,对实现山西经济上新台阶具有深远意义和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发展旅游业对山西经济发...  相似文献   

14.
山西是我国的煤炭大省,长期以来依靠单一煤炭资源发展经济,经济相对落后,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的时期。山西如何将现有的煤炭资源、文化资源二者结合起来,以“复合资源”的模式来促进山西经济发展,是很有价值的。以文化旅游资源为例,说明如何利用“复合资源”的模式,做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来推动山西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汾河流域不仅记载着山西省的发展历史,而且记载着山西文化的发展历史。以汾河流域为轴线,周围有诸多文化旅游资源,它们展现了山西的文脉。文章在对汾河流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其开发利用状况进行了S WOT分析,进而提出关于形象定位、市场开发、创新发展、人员培养等方面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6.
旅游资源众多的山西应把旅游业作为21世纪山西的一大地柱产业来抓,并且鉴于山西有丰富多彩且文物价值极高的庙资源,而这些庙宇绝大多数系佛教建筑,庙资源实际上就是佛教文化资源,故山西旅游业理所当然地应以佛教文化为标识向高层次,全方位,多角度开发。  相似文献   

17.
景区经营权转让下旅游资源开发激励约束契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让景区经营权是目前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模式之一。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企业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将保护性开发下所获得的旅游收入与地方政府支付给企业的资源补偿相联系,建立景区经营权转让下的旅游资源开发激励契约模型,并提出完善旅游资源开发激励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开发角度提升山西旅游资源的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旅游文化属性角度对山西的人文旅游资源特性进行了分析 ,从黄河文化、边塞文化、佛教文化、古建文化、晋商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山西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品质 ,提出要从文化开发角度提升山西旅游资源的质量 ,并通过旅游主题活动实现资源文化内涵向产品外显的转化 ,以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指出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青藏铁路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战略构想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玲强  祝勤玫 《经济论坛》2010,(11):160-161
温泉旅游开发是目前国内旅游开发的热点,依托我国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目前已经形成了多种温泉旅游开发的模式,温泉旅游在我国逐渐兴起。本文对国内现有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进行梳理、归类,提出建设差异化温泉旅游产品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