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良好的网络资源一定意义上促进了英语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目前的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使用网络学习英语时,会出现“迷航”现象,本文主要提出几点关于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英语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合作学习”作为学术英语(EAP)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引来不少教师的关注,但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于教学课堂,并研究其实际开展的例子不多。文章以“行动研究”为框架,对实际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系统探究,通过文献查找、课堂观摩和教师访谈等研究方法搜集数据。研究表明,“异质组”是“合作学习”前最佳分组方式;“合作学习”任务应将趣味性、真实性、目标性合为一体;而教师不应过度介入学生“合作学习”中。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感知学习风格偏好特点与他们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后发现,他们最喜欢动手操作型学习风格,最不喜欢小组型学习风格;男生和女生的英语学习风格偏好并无显著性差异;他们的学习风格偏好呈现多样性,但与他们的语言学习成绩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对本研究结论的探讨,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中介语对比分析法来研究中国学生在写作中“like”的使用情况,以及中国学生和本族语者在“like”使用上的差异。笔者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四个不同语料库发现:中国学生有like误用情况;和本族语英语学习者相比.中国学生倾向于把like用作动词;而且中国学生有不同的语义倾向。  相似文献   

5.
朗读与背诵是外语学习的一种方法,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英语学习中,背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其重要性丝毫未减。但从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客观发展角度来看,“背诵”实施的难度往往很大,在高职院校里实效性较低。相比之下,“朗诵”在高职院校更易于被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接受,而且在选材和制作、安排上更能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和各自优势,实效性非常好。本文中,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并实际开展了“Ice Breaker”、“News Reporter”和“Oral English Presentation”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朗读活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升了。  相似文献   

6.
调查结果表明园林、园艺专业高职学生大部分为来自农村基层的非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较强;学习目的明确,专业兴趣较浓,目标要求较高。由于英语基础较差,他们虽然认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但学习兴趣较低、信心不足,自主学习和运用能力较差;对英语课程学习效果评价较差。建议针对学生素质和英语学习特点,改进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以及自主学习和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语言驱动与内容驱动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普通高校大学英语应凸显其桥梁型课程特点,培育学生从显性的语言学习向知识的显性学习和语言的隐性学习逐渐过渡,实现从“学习英语”到“用英语学习”的教学目标。侧重语言技能、语言技能与知识内容并重、侧重知识内容构成其阶段性课程目标;语言技能课程体系、分科英语和通识英语课程体系构成其课程的总体框架,最终实现使语言回归工具性本质的同时,赋予其人文性和专业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语篇教学对于英语综合技能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加强语篇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技能,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起到“一石双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通讯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以及微信和微博的普及,促成了全新的“移动微学习”,学习者利用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展开微学习,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这样的“移动微环境”中,学生各取所需展开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英语学习。本文结合应用型财经类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分析了“移动微环境”对于英语学习的助益,实时更新的财经英语资讯使学生接触真实鲜活的语言素材,网络社交互动增加英语学习的社会临场感,功能强大的学习应用软件提升各项英语技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本的阐述,掌握“群”字英汉之间的细微差异,学习使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