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毓哲 《老区建设》2008,(18):24-26
第十七次党代会政治报告上第一次提出的“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生态文明,党中央为什么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扩大循环经济规模,有效控制污染排放,大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并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一个青山常在、绿水常流、空气清新、经济发展、生活富足、社会和谐、处处都盛开文明之花的美好生态家园。  相似文献   

2.
陈钺 《辽宁经济》2009,(10):42-42
建设生态文明是新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作为一个系统,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是第一要务。一、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先导和引擎文化是促进或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因,生态文化是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将决定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细节,也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的先导和引擎。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生态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生态文明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必须以维护人类经济利益为前提。生态文明的建设不能离开人类经济的发展,而人类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必须实行人的生态化转向。具体我们可以从硬约束和软约束两方面着手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4.
建设生态文明是十七大报告中一个崭新的亮点,而政府则是生态文明建设最为有力的推动者。本文主要从政府行政管理的视角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国研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用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这抓住了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人的行为是受制度的引导和约束的,要想使我们每一个主体包括企业、个人也好,政府也好,让它采取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正确引领新常态,努力把握好新机遇,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做好各项经济工作的大逻辑。海西州正在进行的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同样应放到这个大逻辑中来认识和行动。按照《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海西州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青海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路径、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环保经济。让绿色来到身边,让森林走进城市,是城市在发展中改善人居环境、增强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志;是城市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是加速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彭隽华 《中国经贸》2014,(19):56-57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之中。  相似文献   

9.
韦晓宏 《发展》2008,(2):99-99
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既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也是一个现实的目标。作为现实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对其主要任务作出部署。在全党全国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观念,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费、绿色?肖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使之成为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和行动。  相似文献   

10.
陈利幸 《宁波通讯》2013,(23):31-33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文明形态和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作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委“坚持生态立省方略、加快建设生态浙江”和宁波市委“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宁波”的决策部署,立足北仑开发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新的要求提出,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高瞻远瞩、巨大勇气和对人类的责任感。这一目标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们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  相似文献   

12.
政策体制创新,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环境保护的较低层次,向寻求“生态发展”的较高层次迈进的关键。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是一个包括经济体制、管理体制、土地制度及立法制度在内的完整体系,建议将深圳生态功能区设立为国家级生态文明综合配套示范区,通过探索和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体制创新,先行先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乐亭县在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以建设国家级园林县城为目标,不断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步伐,实现了城建与绿化的和谐发展。如今的乐亭“绿廊交错、组团隔离、公园棋布、翠带相依”,生态化、园林化、人文化融合,成为一座充满希望的绿色城市,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园林县城,犹如一颗镶嵌在渤海岸边的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及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仍很薄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完全遏制,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认真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建立生态文明保障机制,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低碳社会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5.
生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对临沂市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是一个强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6.
论福建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类自身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出发,论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必然性,阐明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福建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适应生态文明的要求,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公众生态意识淡薄,部分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城市现代化转型。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定位现代化城市发展、完善城市生态动能区及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并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要求之一。江西万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面对发展新任务,要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的目标,就必须立足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生态经济兴县富民的科学发展之路,全面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态优美、和谐稳定、文明进步的新万安。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从十二大到十五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是我们党强调的主旋律,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十七大报告中又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政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文明是十七大报告中一个崭新的亮点,而政府则是生态文明建设最为有力的推动者.本文主要从政府行政管理的视角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