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刁永作 《经济纵横》1996,(10):42-43
略论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特征刁永作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制度创新为基础的,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现代产权制度,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作用。一、现代产权制度的基本规定产权问题的研究及其改革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梁辑永 《经济前沿》2004,(10):62-64
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首先界定产权关系,以往企业改革始终围绕转换经营机制,但收效甚微,皆因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把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引向深入的前提和基础是明晰产权并积极推进产权主体多元化,把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引赂深入的前提和基础是明晰产权并积极推进产权主体多元化,要高度重视产权的流动性,无论是从微观经验的角度,还是从实现经验的角度来看,现代产权制度的内在要求都是产权流动。产权失去流动性,就不可能形成完善的现代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3.
姜作培 《经济师》1994,(4):20-21
产权制度改革应实现“六化”姜作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现在的问题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应该怎么改,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笔者认为。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实现“六化”。-、产权结构多元化产权结构与经...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是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是产权制度的创新,因此,培育国有企业产权拍卖市场,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以利于加快企业产权重组的进程,实现企业产权资源的优化配置。一、产权拍卖市场及其功能“产权”是现代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我国经济界一般将产权分...  相似文献   

5.
产权制度是所有制的核心内容,明晰产权并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当前的改革重点。文章从分析产权制度入手,剖析当前国有企业产权面临的问题,并指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杨小东 《经济师》1996,(2):34-35
试论如何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杨小东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如何使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重点在于改革国有企业的制度,即必须改革传统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实现企业内部产权关系的明晰化,硬化国有财产责任约...  相似文献   

7.
分别对产权、产权制度和企业产权制度进行分析,提出市场和企业都是为降低不确定性而由人类创造的制度安排,阐述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特点,并归纳、总结了若干有关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会计诚信危机已成为目前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追溯会计诚信危机的根源,应是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委托代理关系不合理;第二,产权结构一元化;第三,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第四,经营者行为短期化。鉴于此,改革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总体思路应是加快国有资本退出步伐,实现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谭克虎  张红 《技术经济》2001,20(9):33-35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而现代产权制度又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所在,理顺产权关系是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是深化企业改革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政府在产权改革中应确立新观念王晓轩王晓辰产权制度改革是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搞活国有企业的深层次问题。而且,企业要发展,根本出路是靠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在产权制度改革中,政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树立新观念,主动适应新...  相似文献   

11.
就国有企业产权归属、产权改革途径、产权转让定价方式以及产权改革方向四个方面对以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些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邓可然 《经济师》2011,(7):70-71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企业按照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国有企业在产权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问题。文章分析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产权制度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产权改革:国有企业转机建制的突破口杨敬方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的工作很多,但首先要做好的重点工作,是理顺和明晰产权关系,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出资者的财产所有权和企业的法人财产权都经过法律确认,均受法律保护,不可侵犯。出资者不能对企...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刘桂斌有人拿西方的科斯产权理论作工具,认为中国的公有制产权由于缺乏产权所有者的人格化身,因而无法“界定”和“明晰”,主张把产权量化到个人;又有人基于此论有“私有化”之嫌而否定产权制度改革,诸如此类,造成产权制度改革理论的混乱...  相似文献   

15.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现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我国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放权让利”改革,在围绕落实企业的经济自主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弊端。首先,在单一公有制条件下,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亦即全体人民,但具体到每一个企业,产权主体实际上很不具体,人人所有,而人人都没有,这样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形成了事实上的缺位,国有企业没有真正的所有者,因而不能形成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当企业领导人员的利益与国家利益不一致时,领导者的权力急剧膨胀,加上他们拥有极强的国有资产操纵和控制权,  相似文献   

16.
搞活县办企业必须突出一个“放”字——关于新乐市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国有企业无亏损的调查报告河北省工经联石家庄市工经联、经贸委从1992年开始,新乐市委、市政府加大了企业改革的力度,他们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活化产权为中心,推动国有资产流动重组,...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创新不足的症结--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主体缺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艳 《生产力研究》2005,(3):170-172,191
国有企业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脱困后,近年来复困现象又不断增加,表明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家人力资本是创新型人力资本,是企业创新的灵魂。国有企业内部产权改革只重视物质资本产权,而忽视了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因此,在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中,应摒弃产权即物权的思维定势,在追求物质资本产权主体在位的同时还要确立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主体地位,为激发企业家创新动力从而推动企业创新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产权制度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无论是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还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都涉及到一个核心的问题,产权与产权制度改革。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产权和产权制度改革是改革国有企业与重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关键。 (一)产权制度与现代产权理论。  相似文献   

19.
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产权制度不合理,严重制约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因此,振兴辽宁装备制造业,首先要对辽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本文在综述产权理论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横向比较法分析了辽宁装备制造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经营现状,接着分析了辽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产权特征,并探讨了辽宁国有装备制造企业产权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2000年5月份起,江西省鹰潭市在全市国有企业中全面推进"二换一新"的产权制度改革,即通过以出让产权、股份经营、破产重组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使国有企业产权由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转换;采用一次性安置的办法置换原国有企业职工身份,把企业职工彻底推向市场;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