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在规划阶段使用BIM技朮不仅可以节约设计周期,还司以通过没定假设条件,使项目性能最优化。行业发展的要求2017年9月11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公路BIM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的通知(交办公路函[2017]1283号)》,《通知》提出了"提升公路设计水平""提高公路建设管理水平""推进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的三个阶段目标。其中,对于公路设计阶段,要求提升设计水平,鼓励和促进工程设计人员直接利用BIM技术进行设计,形成以三维形式表述的设  相似文献   

2.
正为激励BIM技术的普遍应用,加快BIM技术的创新和工程实践,中国公路学会设立"交通BIM成就奖",下设BIM优秀设计奖、BIM优秀工程奖、BIM技术创新奖3个类别,于2019年首次开展申报工作,申报截止时间为2019年3月31日。  相似文献   

3.
正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开展的"公路改扩建工程BIM智能辅助应用研究"项目于2019年获首届中国公路学会"交通BIM工程创新奖"一等奖,主要研究成果是针对改扩建公路工程的"GIS+BIM"融合技术、道路桥梁设计自动化程序和智能化组装程序、钢箱梁虚拟拼装、交通仿真  相似文献   

4.
会讯     
正为激励BIM技术的普遍应用,加快BIM技术的创新和工程实践,中国公路学会设立"交通BIM成就奖",下设BIM优秀设计奖、BIM优秀工程奖、BIM技术创新奖三个类别,于2019年首次开展申报工作,申报截止时间为2019年3月31日(邮件以邮寄日期为准)。  相似文献   

5.
正9月12日,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BIM在交通领域推广与应用技术交流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在2016年第20期《中国公路》杂志上,我们分享了BIM在我国公路行业的推广应用状况。在此,我们继续分享BIM在路桥工程上的应用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12月30日,由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交控集团”)投资建设的G0321德州至上饶高速公路合肥至枞阳段(以下简称“合枞高速”)建成通车。作为交通运输部三示范项目(第一批公路BIM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工业化智能建造科技示范项目、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合枞高速致力于“标准化装配式结构体系”建设及“智能化预制生产安装技术”“BIM+智慧工地数字化建造技术”研究,全力打造“公路桥涵工程工业化建造技术”品牌,研究成果被中国公路学会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7.
预告     
<正>全国公路养护新材料应用技术大会将于深圳召开为提高我国公路的抗重载和耐久性能力,全面提升公路养护技术水平,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定于11月19日至20日在广东省深圳召开"全国公路养护新材料应用技术大会",展示和推广公路养护新材料、新技术。联系电话:010-64956336  相似文献   

8.
预告     
正大数据与智慧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论坛将在青岛召开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定于5月10日至11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大数据与智慧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论坛"。会议主题为"科技引领·智慧交通",内容包括交通强国战略下的公路智能化养护与发展、互联网+带给养护管理与技术新格局、基于云平台的桥梁监测数据管理与分析评价等。5月11日将现场考察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联系电话:010-64956336/64242380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的重要环节——"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交通BIM工程创新奖""2019中国公路学会世界人行桥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优秀论文"等赛事和颁奖典礼吸引了众多与会嘉宾和代表的目光。"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是大会唯一现场角逐最终排名的赛事,而他们大胆的创意、精妙的设计更让评委和观众们相信,未来可期。首次颁发的"交通BIM工程创新奖""2019中国公路学会世界人行桥奖"唤起了更多交通人对BIM技术的发展和  相似文献   

10.
预告     
<正>2014年中国公路养护与管理学术年会将召开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定于2015年1月15日至16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2014年中国公路养护与管理学术年会。会议主题为"材料循环与新技术应用"15日全天,学术交流,包括全面把握"3R"原则推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公路绿色运营管理技术探讨,江苏省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发展规划等。16日上午,设路面、桥隧2个分会场,进行互动式学术交流,分别是  相似文献   

11.
正由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东平水道特大桥BIM设计"项目,获得了2019年度"中国公路学会交通BIM创新奖"特等奖。东平水道特大桥是国内第一座采用BIM技术的公轨两用斜拉桥,设计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探索实现了多专业BIM设计协同,铁路BIM技术  相似文献   

12.
预告     
正为响应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绿色公路建设的五大任务,鼓励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新技术,并开展"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新技术"等五个专项行动,中国公路学会将于9月12日至13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BIM在交通领域推广与应用技术交流会"。联系电话:010—64957736当前,PPP项目市场已进入大规模签约及运行的实操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公路交通行业PPP项目实际操作水  相似文献   

13.
<正>为贯彻落实公路养护管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价值观,以及"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十六字方针,进一步提高公路养护技术发展水平,促进养护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定于11月16日至1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第三届全国  相似文献   

14.
预告     
正"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开始征集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拟定于2019年1月在重庆召开"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现面向行业和社会征集科技论文。论文围绕路面及路基养护技术;预防性养护技术;国内外公路材料循环利用;互联网+智慧公路养护管理技术等展开。字数限5000字以内,电子文件形式为.doc,投稿邮箱为ygfh2009@126.com,征稿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10日。咨询电话:010-64956336/64242380  相似文献   

15.
一线     
<正>2014年全国公路养护技术学术年会隆重召开2015年1月15日至16日,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主办的"2014年全国公路养护技术学术年会"在江苏南京隆重召开。本次学术年会以"材料循环与新技术应用"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全国公路系统、科研院所、养护企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路、桥、隧的日常性、周期性养护工作,举行了23场报告,交流了我国路、桥、隧养护材料循环与新技术应用及公路养护环保理念在实际应用中的新成果、新进展。会议突出"强化环保意识,推行绿色养护"的特色,旨在通过充分探讨新形势下我国公路  相似文献   

16.
正项目团队结合地下工程建设具有体量大、投资高、周期长的特点,针对施工和运维管理协同需求,展开了"基于协同工作模式的地下综合管廊和隧道BIM技术应用"深入研究。其研究成果获2019年度首届中国公路学会"交通BIM工程创新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7.
正9月12日至13日,"BIM在交通领域推广与应用技术交流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周荣峰、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郭剑彪、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巨荣云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等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0名公路交通系统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巨荣云主持了开幕式,翁孟勇、周荣峰和郭剑彪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言。郭建彪简  相似文献   

18.
预告     
正2014年中国公路学会学术年会将召开中国公路学会将于8月20日至21日在哈尔滨举办2014年中国公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加冬季道路养护技术国际研讨会,同期召开中国公路学会七届五次理事会议。会议将邀请来自加拿大、美国、挪威、韩国等国家及国内公路养护方面的知名专家,共同交流探讨交流冬季道路养护与管理的创新思路和规划、运营,以及技术的最新进展。联系电话:010—64813501  相似文献   

19.
预告     
<正>第四届全国高等级公路机电养护与管理技术论坛将在苏州举行为全面提高我国高等级公路机电养护管理的水平,交流机电养护管理经验,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定于10月14日至15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第四届全国高等级公路机电养护与管理技术论坛。联系电话:010-64956336温拌沥青混合料与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交流会将在西宁举行为全面总结行业创新成果,在行业内广泛推广和应用,中国公路学会将于10月22日至23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温拌沥青混合料与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交流会。联系电话:010-64957736  相似文献   

20.
正8月25日,"2016全国沥青道路建设与养护技术研讨会"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武汉武大卓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协办、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推广中心承办,旨在贯彻公路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面提升沥青道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水平,更好地推进"四个交通"快速发展,切实加强公路建设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巨荣云、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养护保通处处长王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