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娱乐化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特征,已经在大众文化的方方面面刻上了烙印。因此,在娱乐化这条道路上,一向以严肃示人的电视纪录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娱乐化。纪录片娱乐化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原因造就的。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和《变形记》为例,对当前电视纪录片娱乐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娱乐营销这一新营销概念的含义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娱乐如何与产品、渠道、促销等营销组合进行结合,进而全面推进营销娱乐化这一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娱乐经济的背景下,广告传播也不可避免的具有了娱乐化倾向.广告娱乐化在近几年中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它能够消除受众对广告的排斥情绪,在各个方面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传播模式,娱乐化广告的诉求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从广告娱乐化特征与成因入手,分析广告娱乐化发展的诉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娱乐化广告的发展作出分析性预测.  相似文献   

4.
王鸿伟 《商》2014,(15):98-98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在我国日益兴盛。这种现象不但显现于各类都市报、晚报,而且渗透于广播电视乃至网络。正如陈力丹教授所说:"娱乐新闻和娱乐类的板块越来越成为传媒经济效益的增长点,这是大势所趋。"新闻娱乐化现象是新闻报道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媒介发展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在各种新闻报道中不仅报道总量上软新闻比例高,而且在报道形式上也偏向娱乐化。从英语新出现的单词"Infortainment"来看,新闻娱乐化即"Information"(信息)和"Entertainment"(娱乐)的结合,人们在娱乐中获取信息。这也说明新闻娱乐化现象不仅是我国独有,而是世界普遍现象,我国媒体产业正是为了迎合时代潮流,新闻报道越来越朝着娱乐化方向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新闻娱乐化原因基础上,结合一些具体案例分析了其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并试图对这一热潮进行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浅析手机媒体娱乐化趋势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靓  张彦 《消费导刊》2010,(4):205-205
在手机已经十分普及的今天,手机媒体的通话功能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媒体的娱乐功能愈发凸显出来,娱乐化趋势明显。本文试从手机媒体的特点出发,分析手机媒体产生娱乐化趋势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促进手机媒体的娱乐功能能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广聚人气     
这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通过电影、话剧、音乐这些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与消费者深度沟通,潜移默化地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是娱乐营销的精髓。这家参展商在工程机械展上通过魔术表演拉近了观众与厂家的距离,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产品与用户的界限,本身就带有浓厚的人情味。  相似文献   

7.
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娱乐经济不断地呈现出新的变化,而娱乐媒体和娱乐消费有哪些新的趋势呢?  相似文献   

8.
广聚人气     
这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通过电影、话剧、音乐这些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与消费者深度沟通,潜移默化地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是娱乐营销的精髓。这家参展商在工程机械展上通过魔术表演拉近了观众与厂家的距离,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产品与用户的界限,本身就带有浓厚的人情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电视传媒走上了娱乐化生存之路。电视娱乐化演绎得如火如荼的原因,是基于受众的精神消费需求、传媒的市场经济诉求和政府对娱乐化效果的无意渴求三者的共融。电视娱乐化下的大众通俗文化构成多元文化的一部分,电视娱乐化生存之路终将走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娱乐产业在近十年迅猛发展,催生了一批大众明星与粉丝群体。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粉丝经济这个新兴概念的出现,粉丝作为娱乐产业的消费者对娱乐产业的产品——明星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强。本文结合相关已有理论,立足于市场营销角度,探索基于互联网载体的粉丝评价对于明星商业产出的影响,通过对比内陆、香港、台湾三地的不同情况,为内陆娱乐运营主体的决策提供支持,为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下的中国娱乐产业提出创新赢利模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珺 《消费导刊》2009,(9):208-209
本文通过对电视纪录片娱乐化文本表达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重点探析、提出了电视纪录片娱乐化要适度、适情、适时的理念,表达了自己对电视纪录片娱乐化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早在20世纪80年代,娱乐新闻就已经成为了报纸、杂志占领市场的强大武器,而电视娱乐新闻节目直到上个世纪末,由一家民营电视公司制作的《中国娱乐报道》才填补了这一空白。从此,中国的电视娱乐新闻节目开始了风起云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童雯 《科技转让集锦》2008,(11):202-202
回顾近几年中国的整个传媒行业,娱乐化趋势愈演愈烈,大众文化的流行与媒介的商业化对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传媒娱乐化在传播领域中肆意地蔓延开来的同时,也将影响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4.
胡智琴 《广告导报》2005,(8):133-134
现在在营销领域有一句很流行的话:“任何行业都是娱乐业”,可以说,我们已步入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的娱乐营销时代。娱乐营销时代的主要特征是娱乐资源的极大丰富,社会各行业都以满足消费者的娱乐需求为主要目的,传媒娱乐业不断强大、成为传播娱乐的主导方式,企业的营销与广告方式向娱乐化转型.娱乐创新能力成为商业竞争的焦点。这个娱乐化趋势,给身处其中的企业和媒体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大挑战。要从容应对这个挑战,需要不断以新的视角去探寻和实践娱乐营销。  相似文献   

15.
湖南卫视娱乐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同质化竞争中迅速变短,这是过度娱乐化、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电视媒体的竞争中,将娱乐因素融入到节目中成为电视媒体赢得收视率的重要途径,电视新闻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娱乐化的道路。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角度来看,新闻娱乐化一方面使得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把受众的本能欲望作为新闻价值选择的标尺;另一方面,媒体提供给受众的新闻成品又刺激了受众潜意识中的“暗影”。  相似文献   

17.
财经节目的娱乐化在打破陈旧模式,提高节目收视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财经谈话节目娱乐化的趋势,以及财经节目娱乐化现象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经节目娱乐化的底线,以期迟到制片方和受众理性回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姚军元 《中国报业》2012,(16):87-88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新闻媒体出现了严重的市场化倾向,传媒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媒介融合越来越多的娱乐元素,传媒市场弥漫着严重的娱乐化气息,甚至出现了故事化乃至于庸俗化的倾向。传媒为了在市场上竞争,扩大市场份额,貌似必然要经历一个娱乐化的过程。传媒娱乐化同时带来了严重的问题,消弱了媒体社会责任,降低了新闻报道的深度。本文结合新闻集团的"窃听门"事件对于新闻娱乐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白雨萌  赵丽娟 《中国报业》2023,(14):126-12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虽然新闻娱乐化现象大多呈负面影响,但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应该辩证地看待,不能全盘否定。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之在正确的轨道上良性发展。本文探索新闻娱乐化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新闻过度娱乐化现象的对策,为其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梦想售卖机     
在一个过度娱乐时代,以一种“反娱乐”的姿态高调出镜,是《中国好声音》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于操盘者浙江卫视而言,这是一门精致的生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