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枝三花,地位特殊 在白酒行业,郎酒集团是个特殊的企业,首先其是个名酒企业,这在全国40000多家酒厂中一共只有17个企业获此殊荣;其次,郎酒是目前这些名酒企业当中唯一一个同时生产酱香、浓香和兼香型产品的企业,并且这三种香型的产品在市场上都获得了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郎酒的这种特殊性让其获得了“一树三花”的美誉。  相似文献   

2.
黄佑成 《糖烟酒周刊》2005,(10):A051-A052
从我刊的调查情况来看,老名酒的一举一动,仍是经销商在市场上关注的重点。毋庸置疑,老名酒的酒质是好的,但却因为酒以外的原因,许多老名酒已经没有了名牌酒的昔日风范,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早已大打折扣。与此同时,不少老名酒这几年的变动都很大,比如企业改制、政策调整、主要领导的更换,而由此带来的一些起伏不定的市场表现着实让经销商有一种“看不透”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在行业内,老名酒何去何从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今,这个老话题终于有了新注解。从近一年来的市场发展来看,除五粮液、茅台、剑南春、泸州老窖等长期驰骋全国市场的老名酒外,汾酒、洋河、古井、西凤等正在悄悄发力,逐步看到了重新走向全国的生机,成为当前老名酒阵营中最值得期待的一股生力军。一如往届的糖酒会,今年的济南自然少不了这几个老名酒。作为糖酒会上的常客,他们在此次糖酒会向业界展现出了各自的新面貌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在常人眼中,二锅头似乎成了一个低价酒的代名词。不管是红星还是牛栏山,其主打产品从历史到现在,市场价格一直徘徊在五六块钱。在名酒企业“集体冲高”的各种文章中,我们也好像很少见到有关二锅头在这方面的动作。但事实上,二锅头的市场并非仅仅集中在低端,在上百甚至数百元的高档市场中,以红星和牛栏山为代表的二锅头企业正在飞速发展。它们的高端“秀”,或许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5.
抛出名酒振兴这个话题,已不再有新鲜感了,但市场总是在变化的。近一两年来,名酒市场的动向集中体现在名酒振兴和名酒涨价上。在我们的视野里,一些名酒企业陆续改制成功,并采用提价、收缩老产品、推出新产品的战略方针获得恢复性增长。但增长也是有差异的,并不是所有的名酒企业部找到了一条好的战略轨道,部分还只能算是一种虚假繁荣。在市场日渐区域化中,部分名酒的市场全国化好象还是个难题,依然备受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名酒之间的竞争最有看点。从近年的市场来看,在未来的名酒格局中,延伸出来的系列品牌成功与否将从很大程度上决定该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强势系列品牌正在成为名酒之间另一种竞争方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名酒企业的低端产品,历来是市场份额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近些年来名酒企业纷纷把重心转移到发展中高端产品上,对低端产品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了。2006年五粮液经销商大会上就明确宣布要缩减尖庄等低端产品的产量,并且明确表示不再支持经销商代理低端产品;汾酒集团在2006年缩减玻瓶汾酒产量并提高价格的基础上,也将通过更换品牌名称的形式实现品牌置换,达到缩减低端产品的目的,其他一些名酒企业也透露出了类似的意向。各种形式的缩减低端产品行为,是否会引发市场和消费群体的强烈反响,对名酒企业自身发展中的形象、市场等方面产生影响呢?本期“调查发布”栏目,就这个问题对经销商、专卖店、烟酒店、商超和一些消费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第六届“中国名酒”初选名单公布后.在白酒行业内引起了重大反响,有赞成者有反对者,目前商务部正对一些企业提出的异议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业内各方态度不一。有了第六届的“中国名酒”初选名单,我们就可以将白酒企业简单地分为两类:一类是人选企业:一类是落选企业。而在这两类企业当中.又可以分为两类:即是否是老名酒企业。这样就有了四类企业:一是原来是老名酒企业,现在重新获选的,  相似文献   

9.
阿美 《糖烟酒周刊》2004,(41):i020-i020
自从国家加大白酒税收力度之后,降低产量、提高利润成了近年来白酒开发的一个趋势。无论是老高档名酒如茅台、五粮液,还是老中低档名酒如泸州老窖、全兴,甚至是一些不知名的地方白酒企业都竞相推出自己的高端品牌,“酒往‘高’处走”成为近年来自酒界的一大奇观。然而在喧嚣的背后,高端品牌的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暴露出了这个市场的杂乱和不成熟,而在这个市场中发生的种种怪现象更是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在厂商芸集的糖酒会上,这种关注便演促成了高端酒论坛,从9月18日到20日短短两天内,就有两家“中国高端白酒发展论坛”在长春召开,一  相似文献   

10.
王正坤 《糖烟酒周刊》2005,(2):A018-A019
上期杂志中《五粮液、茅台直奔终端!?》一文提到,五粮液、茅台2005年的一个“工作重心”是要加强对终端的运作力度,业内认为,这种提法对整个高档酒市场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一些刚在市场上成长起来的高档酒品牌将会面临巨大压力,对于这些品牌来说,只有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将要到来的老牌名酒的冲击,才有可能在高档白酒市场上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11.
表象:资本“核扩散” 如果说买断或OEM是名酒公司资本扩张的“加速器”,那么当这个“加速器”到达峰值并开始减速时,就意味着名酒公司的资本扩张陷入了瓶颈。毫无疑问,现在的名酒公司普遍遭遇到了这样的难题。然而,名酒公司业绩增长的“政治任务”看上去是不允许倒车的.因而获利方式开始转向,越来越倚重于产品销售特别是主导产品的盈利水平。而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向市场要效益,名酒公司不得不释放原先“核聚变”得来的庞大资本的能量。在这里.我们不妨称之为资本“核扩散”。  相似文献   

12.
《糖烟酒周刊》2007,(13):24-24
“中产阶层”说的其实就是白酒行业的格局问题。这个词语本来是社会学范畴的专有词语。移用到白酒行业里的确是一件有意思而且更有意义的事情。它的意义首先在于让业内人士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这个行业的格局.如果一味拘泥于行业说行业,我想迟早会让人厌烦的。其次.这种提法非常妥贴.读了文章后能一下子让人对行业格局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了中产阶层后,这个行业的分类就更简单了.即中产阶层和它的上下两个群体。这种分类方法较之于原来的名酒、二名酒甚至是地方名酒的分类方法更为简洁.它是从企业实力和销售规模角度做出的分类。是一种全新的分类方法。个人觉得,原来的那种以名酒为中心的分类方法并不能对行业力量做出全面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高永 《糖烟酒周刊》2007,(11):50-51
“中产阶层”是一个新鲜的提法,也是很有价值的提法,首先它让我们从分类方法上有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样更有利于对这个纷繁复杂行业的考察。这种分类就像营销专家路长全所鼓吹的“营销切割”法.我们在这个庞大的行业中首先把“中产阶层”这个企业群切割出来.然后“中产阶层”之下、之上的企业群也就跃然而出。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对于计划和市场的结合有过几种不同的提法:“大计划、小自由”,“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这反映了在不同阶段里人们对利用市场的方式以及利用到什么程度的不同认识。这些提法在计划和市场各自的地位以及结合的“度”上,是有区别的;然而这些提法又有共同的一面,那就是既反对绝对的市场调节的“市场乌托邦”,也反对绝对的  相似文献   

15.
一、国营商业在市场上的“领导作用”和“主导作用”,是不同条件下提出来的,但都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规律的要求长期以来,在我国,对国营商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和作用,都明确地称为“领导力量”、“领导地位”、“领导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了新的提法,称为“主导力量”、“主导地位”、“主导作用”。这两种提法在实质上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16.
《糖烟酒周刊》2006,(25):I0004-I0004
近年来在河北白酒市场上,板城烧锅酒的高档产品——“龙印”酒销量上升很快。尽管该酒在酒店价格高达300多元,但是销量不亚于全国性的高端名酒。“龙印”能够在市场上与国家名酒比肩而立,靠的就是卓越的产品品质。殊不知,板城为了生产出一瓶“龙印”酒整整用了15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林枫 《糖烟酒周刊》2007,(34):40-42
今天,在“家门口”取得初步成功的二线名酒,都雄心勃勃地制定全国化的目标,但是众多二线名酒一旦进入“根据地——非根据地”相互博弈的悖论,如果没有创新的做法,在下一个五年将会整体走入一个死胡同。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创新机制,发动企业决策层和执行层,去持续不断寻找“最薄的冰层”,将会成为二线名酒进一步扩张的关键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地处长三角腹地的苏南,从中国经济板块角度进行划分概指苏锡常三地,作为拉动中国经济的火车头之一,从白酒市场化之初到现在,苏南在近10年间,逐步走出了白酒被“流行文化”元素充斥市场的怪圈。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和传统企业的战略调整,名酒再次成为苏南白酒市场上的主旋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自2003年以来,名酒企业阵营发生了太多的变化,普遍保持在10%以上乃至40%的高速发展.这在以前并不多见,并且还演绎了几出几乎死而后生的好戏。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之为“名酒的奇迹”也并不为过。在这种情况下,名酒企业未来的发展成为业内很多人包括外围的投资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名酒的高速发展是否能够继续?能持续多久呢?  相似文献   

20.
由兰州义顺公司发起并于4月1日启动运营的“甘肃义顺名酒联销网”,引起了业界的关注。这是一个以名酒经营为纽带的商家联销网,在渠道整合、名酒打假等方面融入了新的活力。据了解,目前这个联销网组建进程较为顺利,提出加盟申请的客户有一百多家,经考查后其中33户已经成为了“甘肃义顺名酒联销网”第一批加盟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