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家杰 《理财》2012,(6):54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至今,投资者对它的认知程度却并未随着产品发行数量的飙升而大幅提高。相反,银行理财产品给普通投资者的第一感觉就是种类太复杂,数量太多,合同难以看懂,诸如此类的认识误区比比皆是。银行理财≠储蓄存款银行理财产品是一种风险收益水平介于储蓄存款和股票投资之间的多样化投融资工具。既然是投资,那就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既然有风险,那就需要进行谨慎投资。所以在投资过程中,投资有可  相似文献   

2.
李纯 《财会学习》2004,(5):11-11
时下某些保险营销员在推销分红保险业务时常说分红保险收益比储蓄存款高,买分红保险比储蓄存款合算。其实,储蓄存款和分红保险哪个更合算不能一概而论。两者各有自身特点 储蓄存款是一种纯储蓄性业务,其优点是安全性好,种类较多,变现性较好,投资不需任何费用,缺点是扣利息税,收益较低(收益=固定的利息收入)。分红保险是一种具有储蓄功能附带投资风险的业务,其优点是安全性好,不扣利息税,除能获得利息外还能分享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另外还能附带一定的保险功能,缺点是收益具有不确定性(收益=保底收益+不固定的分红),投资不灵活,变现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3.
卜育 《黑龙江金融》2005,(10):72-72
一、凭证式国债发行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国债利率偏低。购买凭证式国债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希望其获得一定的收益,其收益是通过凭证式国债的利率来体现的。而对于凭证式国债利率设计的主要依据是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很少考虑发行时其它方面的情况。造成现行国债的利率偏低。  相似文献   

4.
理财     
《财会学习》2013,(7):38-39
银行理财产吕选购细节最近,频繁收到银行理财产品推销信息,在股市不景气的情况下,有想法将部分投资转移到银行理财产品。但是,怎么在这么多银行理财产品中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吉林省张斌)专家:银行理财业务从存贷款业务脱胎而来,安全稳健是其主流产品的主要特征。在股市跌跌不休、基市萎靡不振、金市前景难料的环境下,银行理财产品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初衷是风险收益水平界定于定期存款与股票之间的多样化投融资工具,即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比股票低,收益比同期限同币种的定期存款高。银行理财产品本质上是金融投资产品,并不是储蓄存款。是投资就必然有风险,理  相似文献   

5.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收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定义投资者收益率指标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投资者收益率,并与风期银行个人储蓄存款利率相比较,分析了1991-2000年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收益情况,指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规范发展证券市场的最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老百姓来说,储蓄存款可能是最常接触和使用的投资工具。从实际来看,几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会在银行拥有自己的账户。大家都将储蓄账户作为安全、方便的代名词,没有刻意通过储蓄来取得较高的收益。储蓄存款虽普通,但办理这项业务同样有技巧,不仅能战胜通胀,还能取得比简单存款更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7.
广大金融服务消费者投资理财,一定要树立正确观念,避免走入误区,其中至少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1.银行理财≠储蓄存款。银行理财产品本质上是金融投资产品,并不是储蓄存款,即使是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也可能存在着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8.
个人外汇理财产品是专门为个人投资推出的投资品种。该产品销售对象为普通外币存款大众,多为保本型产品。投资方式与普通储蓄存款相似,不同的是投资需要与银行签订格式化合同,约定投资币种、投资方式、最高投资期限、收益率、可赎回条款以及其他附加条款,一般为可终止型产品。该产品的实质是投资投资衍生产品市场从而获得高于普通外币储蓄存款的收益。  相似文献   

9.
教育储蓄自1999年开办以来,作为特殊储种,以减免20%的存款利息所得税的收益,诱惑着众多的存款客户,在居民投资渠道相对狭窄的大环境下,成为推动银行储蓄存款增长的主要产品,  相似文献   

10.
目前,贷款仍作为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贷款不仅有收益还有风险,贷款风险度正是贷款收益与贷款风险之间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贷款风险度,寻找到贷款收益与损失之间的最佳衡量点是银行追求的目标。由于贷款收益与贷款损失都是可以量化的,因此贷款风险的衡量即贷款风险度同样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风险是指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是指在将来一段时间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进行资本市场投资,必然存在风险.资本市场投资风险就是投资预期结果(预期收益损失)的不确定性,有投资风险,就会有投资者对其进行的预期.本文建立了存在风险条件下的资本市场投资预期收益模型,并由此得出了不同投资者的预期收益--风险偏好的不同投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会财会》2014,(2):46-46
正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并非稳赚不赔。特别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未来收益将由投资对象的市场表现来决定,因此,其中蕴含的投资风险应引起投资者的注意。然而,许多投资者并不十分了解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标明的风险等  相似文献   

13.
宗春霞 《科学投资》2004,(12):60-61
同样将钱存在银行,收益却要比同期储蓄高出30%,这种人民币理财产品有安全稳定的投资渠道,收益又高于银行储蓄,成为替代储蓄的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4.
《大众理财顾问》2013,(4):22-23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2月,75家银行发行了2367款个人理财产品。新发产品特征股份制银行仍然是理财市场的发行主力,各类型银行发行产品的数量见图1。新发产品市场分布当月产品投资方向、风险收益特征、币种及投资期限分布情况分别见图2~5。产品预期收益分析从各类型银行来看,2月预期收益率整体水  相似文献   

15.
运用计算实验方法,构建再担保业三类主体的收益及风险模型,用计算实验展示各主体经济收益及代偿风险的运行状态及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仍是最大的获益者,适度承担风险并不会明显影响银行的收益;提高放大倍数,可以迅速增加各方收益;适度的投资有利于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收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中间业务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经营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出现一定的偏差,从而受到损失或获得意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因此,风险在这里可以界定为任何在未来时期可能影响到银行利润的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多维度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外一家大型商业银行的CEO曾经给银行下过这样的定义:“银行是通过风险管理而实现收益的金融企业“。那么.银行应该如何认识自身的风险管理?银行业务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需承担风险。一般是风险越大,预期收益越大;风险与收益呈正相关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消除风险就等于消除收益。风险本身并不是坏东西。关键是如何管理好风险.糟糕的是对风险没有正确认识和错误管理风险。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实现收益最大化。风险管理的复杂性要求银行应该用多维度的方法和理念.全面认识风险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8.
对大多数人来说,把手中外币交给银行打理是个不错的选择。近几年,各银行纷纷推出多种名目的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有固定的,也有在一定范围区间浮动的。无论采取那种方式,理财合同书上所标明的收益率普遍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或至少相等。于是手持外币的个人在不做其他外币投资的情况下,选择了购买收益相对可观的外币理财产品,这为银行外币理财产品销售提供了市场,为此,银行也不失时机地大量推出其产品。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19.
唐元春 《理财》2013,(7):58-59
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说明书越披露越完善,但是产品在运作中的收益及到期收益情况少披露甚至不披露,却成了投资理财者心中永远的硬伤。尽管银监会理财产品“8号文”(即《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点指出要银行披露部分类型产品的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20.
国外一家大型商业银行的CEO曾经给银行下过这样的定义:“银行是通过风险管理而实现收益的金融企业。”那么,银行应该如何认识自身的风险管理?银行业务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需承担风险。一般是风险越大,预期收益越大;风险与收益呈正相关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消除风险就等于消除收益。风险本身并不是坏东西。关键是如何管理好风险,糟糕的是对风险没有正确认识和错误管理风险。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