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用衍生产品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在全球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成为金融创新浪潮中的一颗耀眼的新星。随着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银行参与程度的日益加深,活跃的信用衍生产品交易正在改变着国际银行业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一、信用衍生产品的产生和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是以债务(贷款或债券)的信用状况为基础资产的衍生金融工具。这种新型的衍生产品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初主要是一些衍生工具交易商用来转移较大的信用风险,后来银行参与其中,并逐渐成为最大的交易者。信用衍生产品的快速发展来自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一)信用衍生产品能够满…  相似文献   

2.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分类的常规和实用方法是按照风险的性质和来源来划分,国际证券委员会和巴塞尔委员会在1994年的联合报告《衍生工具风险管理指南》中,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分为五类,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3.
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延伸与拓展,为金融机构优化资产组合、管理信用风险提供了操作工具。以CDO为核心的信用衍生产品供应链,在次贷危机中形成了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与负反馈循环机制。应建立与风险约束激励相容的公司治理机制,并借鉴交易所成功的监管经验,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与集中清算制度,加强对场外衍生金融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信用风险缓释产品是分离、转移、对冲和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也是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型衍生金融工具。对信用风险缓释产品的会计处理西方发达国家较为成熟,而我国的信用增进业务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涉及行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因此,文章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特点,以信用风险缓释产品为对象,探讨其会计处理方法,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相似文献   

5.
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上最为基本、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风险,它是指在金融交易中,交易对手或债务发行人违约或信用品质潜在变化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在信用衍生产品产生以前,金融机构是通过信用评级、信贷配给、出售贷款等方法来管理信用风险。但这些方法的应用,一方面减少了金融机构的利润来源,另一方面也挫伤了客户的贷款积极性。信用风险的防范及量化是国际金融业一直努力设法解决的问题,直到1992年,在巴黎举行的ISDA(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年会上首次正式提出了一种可以用作分散、转移、对冲信用风险的创新产品——信用衍生产品。  相似文献   

6.
短期融资券面临着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评级风险等四大方面的风险。要从规范信用评级市场、加强监管力度、加强投资主体信用风险控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角度不断加强对短期融资券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7.
信用衍生产品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项小军 《企业导报》2010,(3):152-153
信用衍生产品是国际金融市场出现的重要的信用风险管理创新工具,信用衍生品已被证实为目前最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之一,并在西方发达国家获得迅速发展。通过分析信用衍生品对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的作用,提出了中国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和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衍生金融工具创新环境下银行会计信息系统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在金融创新中居于主导地位,金融创新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基本上都来自于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对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加强企业风险防范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同  相似文献   

9.
信用衍生产品(credit derivatives)是一种使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类型中分离并隔绝开来,并从一方转让给最适于承担或最愿意管理该风险的投资者,以再造、转移和规避信用风险的信用工程(credit engineering)合约.  相似文献   

10.
一、银行业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理论概述企业是风险与收益的结合体,任何一个企业在追求收益时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在面临着风险时都存在着一定的收益获取机会。风险与收益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性,收益越大,风险也越大。银行业是一种高收益行业,同时也是一种高风险行业,银行管理在本质上就是风险管理。现代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类型。在银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任广智 《民营科技》2011,(3):138-138
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系列从基础资产上剥离、转移信用风险的金融工程技术的总称。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出现扩展了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起到提高金融系统效率和稳定性的作用。现对我国应如何发展信用衍生产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发展信用违约互换:改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信用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面临巨大信用风险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信用违约互换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思路。同时,在分析使用信用违约互换解决信用风险应具备条件的基础上,给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有效利用这一衍生产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长期以来。信用风险是银行业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风险。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有关研究表明。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巨大,信用风险过度集中,严重威胁着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以及整个社会金融系统的安全。另外.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也会影响到社会实体经济部门的正常运行,影响到国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有效制定和执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和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证券市场迅猛发展,这使得金融衍生市场的主要风险已从信用风险转向了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的度量是市场风险管理的基础。评估市场风险可以单独量化和控制市场风险中的每一种风险,但这样频繁调整的成本非常高,所以机构并不试图消除所有的风险,而更注重对风险综合评估分析,以决定风险是否可接受。本文将通过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及其管理的分析,探讨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银行间市场发展现状,对该市场上的主要债务融资工具作了回顾和评述,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创新解决方法,指出了类CDS(信用违约风险互换)产品在我国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中运用的成功案例,并对该衍生产品在其他债务融资工具中的推广动因、前景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胡芳 《财会月刊》2007,(11):I0018-I0018
通过QDII产品进行境外投资.除了要面临证券投资的一般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及投资管理人风险等.还要关注海外投资的特别风险.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现有研究债券流动性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针对中小企业债券这种流动性极差的债券流动性指标,并对常见的债券流动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信用风险和投资者特征对中小企业债券流动性的影响在统计上显著。随后在实证的基础上又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主要取向是弥合债券投资者风险偏好和中小企业债券所含信用风险的差距。具体措施包括降低有效信用风险、用衍生品对冲信用风险,以及引入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等。  相似文献   

18.
曾玲  张志凤 《会计之友》2012,(33):105-107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edit Risk Mitigation)是我国创新和发展的信用衍生产品之一。《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征求意见稿)》第七条规范了CRM会计处理政策,文章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不同会计政策下CRM卖方的会计处理方法,并将属于衍生工具及财务担保合同的两种会计处理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金融风险管理的风险价值(VAR)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喜玉 《企业经济》2003,(2):126-127
花旗集团的前董事长沃尔特·瑞斯敦说过:“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管理风险,而不是消除风险。”金融机构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管理金融风险。但另一方面他们现在更意识到,作为控制风险及为风险适当定价的第一步,必须精确地测度风险的各种根源,这就提出了风险管理测度的新问题。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大体可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随着全球经济日益增加的波动性及衍生工具市场的迅猛发展,市场风险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日见凸现。市场风险源于金融资产与负债的价格变化以通过未结清头寸的价值变化或收益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资本积累的日益广泛,怎样当好家、理好财是每个家庭需要直面的新课题,欧洲人的新型理财工具和做法也许会带给投资者有益的启示。 其一,对冲基金。其操作的宗旨在于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和化解投资风险。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上,人们谈论得最多的就是对冲基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