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云 《沪港经济》2001,(7):26-28
今年11月初,香港著名电影导演吴思远来沪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活动期间,建议记者采访他的一位老朋友、港澳著名古玩鉴赏家李明光。吴思远说:此人值得一见,大有文章可做。 似乎为了坚定记者的采访决心,吴思远先抛出一个“诱饵”,讲了一个李明光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当《星球大战》、《亡命天涯》,《坦泰尼克号》等美国大片,在全球起一次又一次轰动的时候,当美国人将其影片进入中国市场,也铁板钉钉地写进中国人世协议的时候,好莱坞影片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商业属性亦已暴露无遗。 对此,香港电影界重量级人物吴思远,呼吁国人应调整视野,转换视角,以抗衡美国影片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3.
香港回归后辽港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闻世震省长接受《香港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最近,闻世震省长接受《香港商报》记者采访,就香港回归后辽宁与香港的经贸合作问题发表谈话。闻世震说,香港回归,不仅每一个中国人都翘首企盼,也为世界所瞩目。它标志着中华民族雪洗...  相似文献   

4.
7月19日,香港人民币业务再次跨上一个新台阶,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补充合作备忘录》、与中银香港签署《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协议》。新协议为人民币在港流通大大松绑:消除开设人民币企业账户的行业限制,并撤销企业港元兑换人民币的上限,个人或企业客户于不同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可做自由调拨,而银行间也可以自由买卖人民币,无须通过清算做平盘安排等。自此,人民币业务在港趋于普遍,港人进行人民币理财也揭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盛大、《马丁的早晨》、陈天桥、超蛙战士……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尽管出身各异,但是他们现在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张江文化产业的“形象代言人”。  相似文献   

6.
少峰 《发展》2000,(2):32-34
对广大证券投资来说,赵笑云无疑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在中央电视台和许多省市电视台的股评栏目,能看到他的身影;在中央广播电台和许多声讯台,能听到他的声音;在《中国证券报》,《金融时报》,《上海证券报》等200家报刊,能读到他的章……当前全国名的证券投资专家中,他是最年轻、声誉最高,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香港主权回归之初,即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创,经济泡沫破灭,周边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凸显服务成本偏高,使香港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经济衰退:股市楼市暴跌、财政赤字严重、失业率高企(2003年曾高达8.7%)……针对香港经济和民生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中央及时在2004年1月1日启动实施了《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建立更加紧密经贸合作关系的安排》(CEPA),  相似文献   

8.
敬告作者     
《新西部(上)》2009,(6):252-252
《新西部》杂志社:我举报一个骗子,他的名字叫张随学,此人冒充《新西部》杂志社的编辑,在网络上发布虚假广告,骗取钱财。  相似文献   

9.
香港回归祖国,转眼已十年。十年来,香港与内地的经济、文化等交流日趋频繁,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香港与祖国西部在投资、商贸交流、合作中,更呈现多品位,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发展的良好态势。 同时,也涌现出许许多多情系西部、投身西部大开发的各类杰出人士。在隆重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日子里,《西部大开发》杂志特别推出这组《香港人在西部》专题报道,以此献给所有在西部的香港同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2006中国百富榜》公布了,人们又开始津津乐道于最新的富豪,第一个女首富,房地产富豪居多数……在这津津乐道中人们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胡润。  相似文献   

11.
在第八届中国策划师年会上,记者与来自香港的策划名家宗第博士相会言欢。这个有着实业和策划多重经验的专家,对品牌经济和品牌策划别有一番心得。谈到这些话题,宗第说:“我有一个建议,就是中国的品牌如何借道香港走出去。大家知道,香港是东方明珠,也是世界金融贸易中心,同时也是消费品的集散地,世界品牌的亚洲交易中心。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华人巨富郭芳枫不久前去世的丰隆集团创办人郭芳枫是新加坡华人社会中白手起家成为大企业家的典型例子。他不但是新加坡名列前茅的巨富,他所创办的丰隆集团也是亚洲业务增长最快的大企业,郭芳枫和丰隆集团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去年七月,香港《资本家》月刊的“世...  相似文献   

13.
核心内容:在香港,看病很容易,费用也很低,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家庭的负担。香港医疗制度比较完善,同时拥有高度透明的投诉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 在香港回归六周年之际,《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CEPA)在香港签署,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这不仅将给香港经济的再次腾飞提供强大动力,同时对内地(包括南京)加强与香港的经贸合作并借助CEPA拓展更广泛的国际经贸合作空间,也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一、内地与香港CEPA协议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对拉美、东亚经济发展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琦 《山东经济》1999,(1):23-27
据世界银行发表的《东亚奇迹: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一书中的资料,1965—1990年,东亚8个经济实体(日本、香港、韩国、新加坡、台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比拉丁美洲将近快两倍,同时,收入分配也得到了改善,1960—1985年,日...  相似文献   

16.
香港商情     
林影 《沪港经济》2008,(5):70-71
香港奢侈品店吸引富豪 香港最尊贵的奢侈品店Joyce作为亚洲最著名的奢侈品百货商场之一,这里的贵宾服务自然也与纽约和巴黎相接轨。Joyce被《福布斯》杂志选为最登峰造极的10家店之一,另外9家为:Barneys(美国纽约)、  相似文献   

17.
香港:掘金长三角会展旅游 《沪港经济》记者:香港的主要业态是服务业,而旅游业又是香港服务业的重要支柱,长三角地区是否是香港会展旅游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英国《金融时报》8月5日】老张是我的一个朋友,来自香港,在英国定居多年,已入籍,看到中国大陆房地产炒得红火,有些眼红,也想凑个热闹,但近日告我:他已放弃了这个想法。  相似文献   

19.
1997年9月18日,八佰伴日本公司宣布破产。该公司负债总额高达1613亿日元,是二战后日本流通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破产。八十年代中期,一部讲述普通日本女性艰难创业的电视连续剧《阿信》,引起了中日两国无数观众的共鸣,随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个企业的名字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八佰伴集团。据悉,《阿信》是以八佰伴的创始人加津女士为原型的。在这以后,八佰伴的事业不断拓展;总部移师香港,进军中国内地市场……  相似文献   

20.
滬港信箱     
沪港经济编辑同志:您好!通过一年多来精读,对贵刊更加喜爱了。我近两年来经常阅读的刊物有四种:《中外管理》、《沪港经济》、《浦东开发》、《国际市场》,一段时期以来总想和贵刊谈点什么,现想初步谈三点。1、希望贵刊每期增设刊首语。2、希能有系统地介绍香港各方面情况,每期有一个专题。如我看了贵刊第四期(刚收到不久)中汪道涵先生提到上海与香港的异同,特别指出:"我觉得要读一本书,就是香港……"我想贵刊能否把香港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