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发表了题为《韩国无法赶超日本》的报告。报告还提出了“为赶超日本,不能效仿日本”的解决方法。从逻辑上看,这些话都对,但一旦推翻逻辑,无论是结论,还是解决方法都不对。韩国不但能赶超日本,而且为赶超日本,要向日本学习。  相似文献   

2.
浅析企业文化及其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化角度看,日本是东西合壁的“儒家资本主义”国家。东西方文化的结合形成了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本思想”、“和谐高于一切”的人际关系、“忠诚集团主义的劳动观”等。日本企业文化突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陈旧规范,注入了东方文化的深刻内涵,使日本企业文化大大优于西方,有力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是日本经济获得成功的强有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星移斗转,日月如流。在即将迎来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国成功入世为中日经贸关系带来的发展机遇,中国日本经济研究面临新的转折之际,欣闻《现代日本经济》创刊20周年,特向贵刊同仁致以热烈祝贺! 《现代日本经济》是我国创刊最早的专业日本研究刊物,也是我国迄今惟一专以刊载经济类文章为对象的日本研究刊物。创刊 20年来《现代日本经济》先以全面、系统介绍现代日本经济情况为主,后到对现代日本经济的各主要层面进行深入、精到的研究,为中国学者介绍、研究现代日本经济提供了一块不可替代的成果园地,也为关注现代日本…  相似文献   

4.
战后日本外汇管理体制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同时也失去承亚洲的许多殖民地。岛国资源的贪乏决定了日本必须以进口原材料来维持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失去了武力掠夺能力以后,日本只能以出养进,将提高出口创汇能力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位,从此日本走上了贸易立国的道路。70年代日本以贸易大国闻名于世,对外贸易每年为日本创造相当于国民总产值1/10以上的价值。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国,对外贸易每年为它带来亚洲第一个实现赶上乃至超过欧美的国家。1989年日本在人均收入等许多经济指标上都名列世界第一。成功的外汇管理无疑是日本战后取得经济奇迹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战后日本外泯管理体制的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怎样由战后初期的资本输入国于1958年转变为资本输出国,又怎样从70年代的商品输出国转变为80年代的资本输出国。  相似文献   

5.
董娜 《宁波通讯》2011,(6):56-56
通过日本电影分析日本民族的复杂性和日本人的情趣,这不光要借助专业眼光,更需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智慧的思想,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本就不多,敢于毛遂自荐的可就更少了,不过,蔡澜倒是其中一个。曾经留学日本,精通多国语言的蔡澜,通过《蔡澜谈日本·日本电影》向我们展示了日本的文化。蔡澜先生原先为邵氏长期打理日本务,加上他讲什么话题都魅力过人,  相似文献   

6.
日本保险公司破产对我国保险业风险防范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保险业的纷纷破产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保险公司的资金运作失误,日本连续调低利率政策的影响、政府金融政策失误,以及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加剧了保险业的竞争等原因。日本保险业所面临的困境,既给我国的保险业敲响了警钟,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中国保险业目前所面对的状况与日本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结合日本为防止保险业破产态势的进一步蔓延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研究中国保险业的风险防范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7.
黄丽 《魅力中国》2011,(17):273-273
佛教,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它在传播过程中各地的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形式和地域特点,也对当地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以日本为例,佛教自传入日本之日起,在日本就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进而对日本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其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仅仅用了30年时间就完成了产业革命,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为独立,强大的近代工业国家,铁路作为日本产业革命的先行官,对日本产业革命的顺利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产业革命随着铁路线的延伸而不断深入,并最终完成其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综合商社,起源于日本,创建于19世纪后半期,成长于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日本出口的主导力量,综合商社为战后日本扩大对外贸易起到了先锋作用,为日本的“贸易立国”经济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日本九大综合商社在日本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日本综合商社所取得的瞩目成就,韩国、泰国等一些亚洲国家纷纷借鉴和仿效,都取得了较大成功而大力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商社作为一种以贸易为主导,集贸易、金融、信息、综合组织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跨国公司组织,一般都具有企业规模和经营规模巨大,经营范围广泛,经营地区多元化、功能综合化的特征。分析透视综合商社所具有的功能,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它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成 《魅力中国》2014,(19):26-26
本文从日本的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出发,对日本文化的多个侧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认真研究了日本文化的特点,具体从日本文化的吸收性和独立性、日本文化崇尚团体的意识、日本文化强烈的忧患意识、学习和超越意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而为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日本文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日本能源匮乏,能源战略是日本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强能源战略的科学性、权威性、有效性,日本逐步建立起一套从制定、执行到监督、评价的能源战略决策机制,为日本能源可持续利用和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与中国有极深的渊源关系,正因为有了中国的文化与中国人民宽大的胸怀,才有今天的日本,古代中国的文化-汉字,佛教,制度等,传入日本,促使日本文化的发展,可是,日本人却在那段不幸的日子里,犯下了侵略,凌辱中国人民的罪行,我作为一个日本人对此深表内疚,同时常想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做点什么,以作为补偿,我衷心祝愿中国发展,繁荣,愿意为中日友好,中国的发展,天津的发展做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3.
日本经济起伏轨迹的历史性启迪费建明1994年11月,我有幸受国家科委的派遣,赴日本大阪参加了JICA培训项目,培训内容为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研修。研修期间,日本方面安排了代表日本水平的专家、学者围绕日本经济的发展要因、有关政策、产业结构、经营方式、企业活...  相似文献   

14.
日本近代企业的三次发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的近代企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高速发展时期,即三次勃兴期,经过这三个高速发展期,日本的近代企业不论在数量上还是结构上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而使日本的近代企业日益成熟,为日本的经济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日本近代企业的三次发展,在日本的经营发展史上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历史事件。客观描述日本近代企业的三次发展过程,不仅是研究近代企业发展规律的需要,而且也是研究日本近代产业结构发展规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按事务所的数目统计,日本是中小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共有623万个,占全国627万个事务所的99.4%。从业人员为3721万人,占日本非一次性产业从业人员4572万人的81.4%。战后,日本中小企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植下,在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都有了很大发展,现已成为日本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日本经济的现代化和高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吴春波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年功序列制作为日本企业人事工资制度的主要特征,并将其视为日本经济成功的重要制度性因素。但是,如果追溯战后日本企业人事工资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如果对其未来的发展动向予以展望时,得出的结论是:年功序列制作为一种神话,掩盖了日本人事工资制度的动态性变化,当我们依然赞赏年功序列制的成功,甚至在仿效它时,而现实中,日本的企业已经抛弃了它,而转向探讨和实行新的人事工资制度。本文试在回顾日本企业年功序列工资制历史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对日本企业的人事工资制度的现…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2006,(2):70-70
最新的研究报告表明,日本的能源利用效率基本上是发达国家平均数的两倍。如果日本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为1,美国则为2.72,英国为1.91,法国为1.59,德国为1.41。日本人为何会这么节约呢?最重要的是每一位都养成了节约的习惯,在整个民族中形成了一种“以节约为荣”的风气。  相似文献   

18.
日本综合商社的经营战略于安义日本综合商社是包括工、商、贸在内,并以贸易为主体,集贸易、金融、信息、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化跨国集团公司.综合商社担负着日本企业的资源进口、产品出口,开拓海外市场的重任,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日本综合商...  相似文献   

19.
论以经营者为主导的日本现代企业制度吉林大学商学院薛有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企业制度变革,逐渐实现了从以财阀控制为主导的传统企业制度向以经营者控制为主导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制度模式,并在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高...  相似文献   

20.
今年夏天,在日本北海道的洞爷湖,展示了一种电动汽车。这种跑车设计输出马力为140,时速为200公里。目前,此类跑车正在研制中。这是日本有关方面在八国峰会期间展示的日本高科技节能产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