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法院一审判决赔偿3.3亿元,最后调解协议补偿1.5亿元”。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诉施耐德电撂低压(天津)公司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案成为中国侵权诉讼最高赔偿额的案件。  相似文献   

2.
傅文彬 《上海企业》2011,(1):106-108
法院一审判决赔偿3.3亿元,最后调解协议补偿1.5亿元。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诉施耐德电器低压(天津)公司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案成为中国侵权诉讼最高赔偿额的案件。  相似文献   

3.
张伟 《活力》2009,(13)
新闻名誉侵权是民事侵权的一种,是指新闻单位或者个人利用大众传媒侮辱他人人格,故意捏造事实向受众传播内容违法或失实的新闻,侵害公民和法人名誉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效颦 《企业导报》2004,(4):26-27
<正> 据中新社北京3月17日电中国第一辆法拉利跑车车主李晓华状告《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报社名誉侵权一案,3月5日由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被告在《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上刊登的《“北京首富”李晓华涉案》文章内容严重失实,侵犯了原告李晓华的名誉权;法院判令被告《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报社自判决生效之日起20日内在《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第一版上与侵权文章相同的位置处刊登声明,向原告李晓华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相似文献   

5.
秦岭 《活力》2011,(5):166-166
新闻舆论的监督功能在新闻传播中不可小视,政府部门行政督办与舆论监督相兼容。使媒体舆论监督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尤其是行政督办对象在媒体上用“红黑榜”对比形式刊出。能收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宴群 《活力》2011,(11):198-198
新闻从业者的天职就是探寻和报道事实真相.这要求新闻从业者必须时刻坚持将“真实”放在首位。但是在漫长的新闻业实践中.新闻报道失实的现象不仅从未消遁.而且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在不同历史时期,其主观动机、表现形式和危害性还有不同的呈现。由于新闻报道失实会造成对受众的欺骗、对舆论的误导和对媒体公信力的伤害,建立一套完整的长效机制以防范报道失实,并对失实报道进行及时处置,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新官司     
“赵C”捍卫姓名权胜诉,苹果语音邮件侵权案和解,惠普与宏基侵权官司和解,英特尔官司缠身,乘客猝死引发索赔官司,王中磊起诉媒体不实报道,《金婚》著作权惹纠纷  相似文献   

8.
新闻工作者在发表文章时,应避免新闻侵权,尤其舆论监督记者,更要注意这一问题.一旦侵权发生,必将引起法律诉讼,到那时不但要忙于应诉,还浪费了大量时间,实在是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9.
李莎  丁波 《活力》2013,(19):107-107
新闻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之一。这是由媒体的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党所倡导的。早在建国初期。党中央就作出在报纸刊物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在以后的各个时期,党中央都反复重申“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事实证明,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于弘扬正气、鞭笞邪恶、引领潮流、净化社会、反腐倡廉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闵晓闯 《活力》2009,(9):132-132
新闻舆论监督,经过新闻界多年来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应该说解决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的问题,但是近几年来,仍然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高度关注.比如.在对媒体性质的认定问题上,因受西方新闻观影响.仍有不少人坚持“第四权力说”、“公器说”:一部分编辑记者受“纯新闻理念”影响,大局意识淡薄;少数记者以“无冕之王”自居。干一些与自己身份不符的事情等。上述现象严重影响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孙英 《活力》2011,(7):197-197
坚持新闻真实.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新闻媒体如果有失实、虚假报道,不仅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更会伤害广大读者.失信于读者,使媒体威信扫地。  相似文献   

12.
孙锐 《活力》2011,(12):240-240
“流言有根有据.基本属实。越来越像新闻;新闻捕风捉影,随意夸大,越来越像流言。”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条短信,这个流言讽刺了目前有些新闻报道.夸大失实的现象。开始听到这个短信.心理颇有些不是滋味,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谁愿意听到这样讽刺的话呢!可细细想来,目前新闻报道失实的情况的确存在,仅自己所见所闻这样的事情就可以用“可观”来形容了。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事实”就已经严格界定新闻报道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失实的报道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不是新闻了。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1月15日,深圳市中级法院对美国安提俄克公司诉深圳星光公司专利侵权案做出一审判决,认定星光公司没有侵权。这场简单而又备受关注的官司至此告一段落。2002年8月7日,美国安提俄克公司以侵犯外观设计专利为由,将星光印刷(深圳)有限公司告到深圳市中级法院。安提俄克公司诉称,星光公司未经授权,擅自“克隆”与其专利设计极为相似的相册,同时还将侵权相册出口香港和美国。该公司要求法院判决星光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50万元人民币。安提俄克公司是注册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专营相册的公司。该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了条带相册产…  相似文献   

14.
【事件】1999年11月11日,备受关注的深圳南深总物业公司状告深圳南油世纪广场业主何龙龙违规装修、改变房屋使用功能及名誉侵权、何龙龙状告《深圳法制报》名誉侵权等两案一审判决结果公布:业主何龙龙应将其公司迁出小区718、719室,恢复这两室住宅功能,并恢复718室被扩宽的进户门,同时法院不支持何龙龙针对法制报的名誉诉讼请求。次年二审判决结果未变。  相似文献   

15.
朱悦 《活力》2014,(16):60-60
尽管人人皆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近年来,虚假新闻却不断涌现。虚假失实新闻不仅对媒体自身造成了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健康发展。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公众进行最真实的新闻报道.维护好新闻的真实性。在树立高度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同时,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为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一)地产品牌侵权案 涉及中国房地产商标侵权的第一案——“香榭里”侵权案正式在上海提起诉讼。 由深圳市美地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深圳美地置业)在深圳市福田区农园路全资开发的香榭里花园,是亚洲至今惟一荣获在世界建筑界享有“奥斯卡”之你的”金块奖”大满贯项目(1999年6月荣获全球第36届“金块奖”——Gold Nugget,2003年6月,荣获第40届金块奖之‘卓越成就大奖’—一MERIT AWARDS,成为金块奖史上罕见的从规划到建设到落成荣获“双奖”的项目)。深圳美地置业已于1999  相似文献   

17.
李琦 《活力》2011,(20):125-125
随着传媒事业的蓬勃发展。新闻媒体在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出来。在我国,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舆论喉舌,对国家的各项社会事业有舆论监督的职责,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突发新闻事件中,媒体及时有效的做好新闻报道是发挥舆论监督职能的有效途径。媒体在最短的事件内做好重大社会新闻事件的报道实现新闻的时效性成为市场化经营环境中媒体竞争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公民权利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我国新闻事业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也面临一些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很少遇到的问题。其中,新闻侵权就是我国新闻界和法律界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我国新闻侵权案件逐年增加,既增加了法院的工作量,也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本文从我国现状出发,分析新闻侵权问题和法制上的完善建议,对于预防新闻侵权,避免新闻侵权诉讼,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浅析新闻失实与新闻侵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志国 《活力》2011,(13):61-61
现代社会.新闻媒体已经渗透到公众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信息传播、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新闻媒体的活动与公民日常生活的领域有着广泛交叉。近年来,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因新闻侵权而引发的新闻官司屡有发生,在这类官司中,以公民维护名誉权最为多见。新闻单位和从业人员坐上被告席,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一大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0.
牟薇 《活力》2012,(8):146-146
“新闻舆论监督”的涵义是随着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和媒介体制的不同而发展变化的。在我国,梁启超1902年首次提出了新闻舆论监督的理论。他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问中提到“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日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并提出“舆论无形,而发挥之代表之者,莫若报馆.虽谓报馆为人道之总监督可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