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会 《魅力中国》2011,(10):390-390
搞要:音乐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快乐是儿童学习、探宽、尝试的原动力,弦子因为快乐所以学习,因为学习所以快乐。  相似文献   

2.
张涛 《魅力中国》2013,(20):149-149
摘要:蹦蹦,跳跳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因里用游戏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使幼儿在玩中学习音乐是很快乐的。因此,本文阐述从为什么要用游戏教学化以度音乐游戏化体现在内容的游戏性、教学形式的探索性、教学方法的游戏性等三方面阐述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与可采取性。通过此篇文章,希望幼儿能在游戏中培养音乐感,给弦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尽享艺术的真善关。提高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游戏中即能快乐又能享受音乐,更进一步培养幼儿对音乐兴趣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贾燕 《魅力中国》2014,(15):400-400
声乐教学本身应该是快乐教学.笔者认为.部分歌唱者脱离了音乐启迪人心.愉悦人心的本质,阻碍了音乐教学本身应当完成的目标,要从调动学习者的兴趣及学习的创新性上不断思考。  相似文献   

4.
外国许多音乐教育家都曾指出:人生而具有对音乐的喜爱和感受能力,因此,他们都提倡快乐学习,以培养良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为目的。本文分析的国外几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如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柯达伊的将音乐知识与常识以及音乐上的听唱读写能力融于一般的教学活动、奥尔夫的原本性教育思想等对我国音乐教育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丽 《魅力中国》2014,(11):133-133
唱歌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人们一高兴就喜欢大声歌唱,在歌声中,情绪得到了愉悦,快乐也得到了升华。对于孩子来说,歌声更是他们内心的向往。当他们听到歌声时,那种专注、愉悦的表情充分显示了音乐对他们的无穷魅力。可是,如何才能使孩子用心、用情,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歌唱活动中,自然地唱出动听的歌声呢?这是我们音乐教学活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华玉海 《魅力中国》2013,(31):396-396
看上去是个不相干的话题,音乐怎么会与社会发展扯上边?古往今来,精神生活一直是人类追求高境界生活的一个标尺,家里摆放着一架钢琴,会给人一种家庭氛围较为高雅的印象,即使没有人去弹奏,因为钢琴代表着音乐的一个高点。哪怕是在古代战场上,还要用擂鼓助威。当人们面临险境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会一起唱只歌激励共勉,鼓舞斗志。人们舍得掏腰包去音乐厅听音乐,去大演播厅看音乐会,欣赏交响乐团的激情演奏,无不说明音乐带给人们的力量,同时更带给人们以快乐与惬意。可当今中国大众的音乐状况又如何呢?我想把我所感受到和看到的说说看。  相似文献   

7.
中秋前夜,京都信苑宾馆内弥漫着温馨、快乐的气氛,莫扎特的《土尔其进行曲》在纤纤玉指下跳动着醉人的旋律,惟妙惟肖、娓娓动听——受环境的感染,记者对北京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杜猛总裁的采访自然从音乐直切主题。  相似文献   

8.
苏航 《东北之窗》2011,(15):106-106
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啤酒节在偌大的星海广场热闹了整整12天,喧嚣了整整12天,狂饮了整整12天。 李汝建老师的博客里有一句名言,说:“没有蝉呜的夏天是单调的,就如同没有音乐的酒吧。”同样的逻辑,我们似乎可以说。没有音乐的啤酒节是寂寞的”。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如同前几届啤酒节一样,在一个个大棚里面,国内外朋友一起歌唱,一起举杯,充分体验着啤酒文化的快乐,尽情释放了美好生活的浪漫,同时,也再度遗憾地忍受了音乐的折磨。  相似文献   

9.
刘培发 《魅力中国》2009,(24):70-71
近年,在音乐教育方面,就有人提出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这一概念,即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游戏化不仅体现在音乐游戏这样特殊的成分,而且体现在它的一切活动形式和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丰富多彩,具有游戏和类似游戏的特征,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受,能自觉自愿、快乐而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和敲敲打打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而儿童钢琴教学也是音乐教学上的一大分支。所以我认为将科学的钢琴教育与音乐游戏化手段相结合都对儿童的钢琴教育拥有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康薇嘉  吴元会 《新西部(上)》2009,(12):176-176,141
音乐是一扇通向人们创造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窗口。音乐教育是儿童智力开发的主要途径;音乐教育还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塑造人的高尚品质。因此,合理的开发音乐的各种潜能,充分运用音乐的各种教学手段将有利于儿童科学、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在公共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快乐体育坚持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思想,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实施快乐体育是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为了完善体育教学,教师应换位思考,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推动快乐体育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2.
张军霞 《魅力中国》2013,(28):162-162
新课程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爱的教育是一门感动的艺术,是一种春风化雨的创造。教师要以爱心为源,关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爱的海洋里,让每一朵花都在爱的海洋里快乐的绽放,让每一个弦予都有享受音乐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齐勇 《西部论丛》2005,(5):80-80
我不是一个特别喜欢音乐的人,但却对一盘CD情有独钟,因为这是我们的快乐威风锣鼓队演出录制的CD。当“咚!咚!咚!咚!咚锵、咚锵、咚咚咚咚锵……”的激越鼓点传入耳际时,所有的疲劳都会烟消云散,浑身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4.
在“快乐经济学”的讨论中,有些学者对幸福快乐的理解,较集中于消费领域以及人在消费中的主观感受。该文主张把讨论纳入以经济为核心的轨道,视经济活动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幸福快乐的客观基础,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程度为测量幸福快乐的客观标志。我国目前劳动的外在强制性依然存在,总体生产力水平偏低,对规律的认识掌握还不充分,旧式分工以及由此带来的贫富差距、地位差别还很严重。为此,要正确认识我国国民目前的幸福快乐程度,从各方面不懈努力,自觉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提高全体国民的幸福快乐程度。  相似文献   

15.
成长的快乐     
人生的成长在烦恼、有困惑、但也有快乐。因为成长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体会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有人视“中大奖”为快乐,有人视“中状元”为快乐,但从严格意义上说,这还算不上是真正的持久之乐。  相似文献   

16.
快乐经济学     
你听说过“快乐经济学”吗?你了解“快乐经济学”吗?陈惠雄的“快乐经济学”理论,为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本身,而人本身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快乐。因此,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追求各自的快乐满足。”发展经济,目的是快乐幸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新财经》2009,(9):64-65
身居高位的首脑们偶尔换换角色,体会一下作为普通人的快乐,并不只是为了体现亲民形象、故作姿态,这也是他们内心的需要。正如法国总统萨科奇所说:“我是一个与他人无异的法国人,热爱音乐,愿意与人交往,而不希望被封闭在一个象牙塔里。”事实上,民众也乐于见到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国家领导人,而不希望他们仅仅是一个工具  相似文献   

18.
杨菱 《魅力中国》2013,(8):249-249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中心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迭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因此,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并贯穿音乐教学始末,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随着音乐教材体系的不断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需要广大音乐教师合理运用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音乐教学资源,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强化音乐教学过程,而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总之,我们要把握音乐学科的特点,让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让信息技术走进音乐课。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2009,(8):18-20
慈善事业是扶贫济困、愉悦心灵的快乐事业,因此。慈善事业必须从快乐做起来。快乐慈善,是公益的最高境界!快乐慈善,是真慈善。时代需要“快乐慈善”。社会呼唤“快乐慈善”。在今天在慈善家们眼里,从教育、医疗到扶贫、科普,乃至公共传媒,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全球数字音乐收入与实体音乐收入首次持平,但针对于数字音乐盗版、非法使用等版权问题频出。基于商业生态系统视角,联系数字音乐版权管理发展的背景,以腾讯QQ音乐付费版权管理为例,尝试揭示数字音乐版权管理的商业生态现象,构建以QQ音乐为中心的商业生态系统模型,及探究其付费版权管理路径传导机制,并从政府、数字音乐服务商,数字音乐技术提供者、消费者等角度为数字音乐付费版权管理路径更好的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对促进我国数字音乐版权管理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