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目前,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增加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但自动化系统的微机装置雷击损坏自动化设备对外界的干扰极为敏感,电流、电压冲击耐受的能力弱小。特别是雷击过电压对自动化的系统电源、通信等回路的冲击,常常破坏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甚至使装置损坏。主要介绍县级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防雷方法,微电子器件耐雷水平,新型防雷器件TVS管的特性,过电压保护器的四级保护,防雷接地与屏蔽的有关要求,防雷综合措施及其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其电压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培,由于弱电系统的工作电压过低,雷电波侵入对设备损坏严重,造成设备 或元器件寿命降低,储存的信号受到干扰或数据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 误动而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许多智能小区面临着弱电系统防雷问题。本文 探讨了智能小区弱电设备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3.
何洋 《辽宁经济》2009,(2):66-66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建筑物越来越多地采用各种信息化的电气设备。我国每年因雷击破坏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事件时有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因此建筑物的防雷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在施工阶段严加控制质量的措施,要求对现场施工进行跟踪检测,同时检测员应加强对防雷新技术的学习掌握,注重过程控制,保证建筑防雷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慧萍 《西部大开发》2010,(7):63-63,66
雷电及操作过电压是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雷击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是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电气设备、电气线路,造成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击中的物体泄放大地:感应雷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雷电过电压和感应过电压直接或间接的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随着集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系统的危害与日俱增,预防来自雷电、开关操作、静电放电等原因带来的瞬间浪涌的侵袭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秦娴 《魅力中国》2011,(5):370-370
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恢复补偿机制,要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要求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或不良影响的生产者、开发者和经营者应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进行补偿.对生态环境由于现有的使用而放弃未来价值进行补偿,用于修复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坏,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筑电气的设计与施工的主要内容包括:高低压变配电系统、动力和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等。一般说来,建筑中变配电系统主要包括:高低压系统、变压器、备用电源系统等;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动力系统配电及其控制;照明系统则主要包括:室内外各类照明:防雷接地系统包括:防雷电波侵入、防雷电感应、接地、总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辅助等电位联结等等。  相似文献   

8.
仇建华 《魅力中国》2009,(29):126-127
针对智能楼宇建筑内设备种类繁多的特点,就智能楼宇的防雷保护、智能楼宇的供电接地系统及电气保护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期做好保护接地系统的设计,保证智能建筑物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曹智 《魅力中国》2010,(28):48-49
“门”作为建筑物构筑必要元素之一,具有自身的基本功能和在建筑物中具有的重要元素价值。在中国千百年的建筑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现代建筑运动发展提供了美学依据,历代建筑师们从“门”的艺术造型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出发创造了一门新的建筑形式——门式建筑,并成为建筑中的美学景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建筑技术不断融合各项相关技术推动自身的发展,在规年代产生了新的建筑类guw能建筑。其先进的自动化系统(挨宰自动化系统BA、通讯自动化系统CA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为人们创造了一个高效舒适的建筑环境。与之相应,建筑物内迫切无要一种能够支持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通信霞要的布线系统,这一系统必须能够支持多种信号的传柏业务(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并能够满足用户长期使用及用途的局部变更要求。顺应这一震求,综合布线系统逐渐被引入建筑设计中,…  相似文献   

11.
昊锦  吴增祥 《走向世界》2009,(13):76-77
2000年春,随着熊耳山双龙大裂谷的发现,1668年郯城8.5级特大地震造成山崩现象的神秘面纱也在逐步被揭开。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在山东南部发生了一次旷古未有的特大地震:郯城及附近地区建筑物破坏贻尽,山河变异,“城楼垛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俱倒塌如平地”,“地裂泉涌,上喷二、三丈高”,“地裂处或缝宽不可越,或深不敢视”(《康熙郯城县志》)。  相似文献   

12.
朱安康 《魅力中国》2013,(16):9-9,10
建筑物地基是建筑物与地面传递荷栽和建筑休承受重量的重要部位,一旦出现缺陷其建筑物生命就很难迭到人们设计的年限,对人民的生命及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对建筑物地基缺陷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的探讨,迭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再生骨料的强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建筑物的拆除和新建筑的建立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既造成环境污染又浪费了资源。利用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骨料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利用途径。对再生骨料的强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郭晔 《魅力中国》2014,(22):244-244
视频监控设备是安全防护和科学管理的辅助设备,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视频监控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现在采用的视频监控设备均属微电子化产品,而这些电子设备承受耐过电压的能力非常低,雷击电磁脉冲的入侵和闪电所产生电磁效应都会对视频监控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坏。雷电成为视频监控设备损坏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做好雷电防护对保护视频监控设备越来越重要,下面将对视频监控设备的防雷防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县级疾控制中心电气设计实例,对此类建筑的防雷接地、照明设计和动力配电以及信息站建设等诸方面作了一定深度的总结,目的在于倡导正确定位建筑物性质,准确应用电气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新一代商业大厦今后将走“智慧型大厦”的建筑路线 ,这意味着目前在中央商业区内的许多建筑物将列为“过时”建筑物 ,很可能得重建或翻新 ,才符合新的商业需求。日本人把不符合智慧型大厦规格的建筑物列为“废物建筑”。此外 ,东京丸之内地区的摩天大楼开发商 ,纷纷对各自的大厦进行大规模的重建 ,以避免被划归“废物建筑”。纽约华尔街和曼哈顿地区的商业高楼 ,也在积极开展翻新与重建工作以使大厦拥有先进的信息科技设备。新加坡目前已有了一批“智慧型大厦”。最近由香港置地承建的莱佛士连道1号及新加坡百腾置地投资兴建的“资金…  相似文献   

17.
在偏远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这些地方的群众看电视主要靠村级小有线电视系统解决收看电视节目的困难,由于这些小网络都是无专人管理,容易出现各种故障,从以往的雏护经验看,部分严重故障都是雷击造成的。要保证“村村通,长期通”,就要做好农村小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工作。  相似文献   

18.
徐艳 《北方经济》2011,(6):87-88
建筑材料和建筑的建造都消耗能源,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更要消耗能源;一句话,建筑从建设到使用都离不开能源。能源是建筑物建设和使用全过程不可缺少的、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建筑能耗有两种定义方法:一种是广义建筑能耗,是指从建筑材料生产制造、建筑物建设施工一直到建筑物使用的全过程所消耗的能源;一种是狭义建筑能耗,或称建筑使用能耗,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在建筑中的使用已经是一个趋势。绿色能源的使用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惠渊峰 《魅力中国》2010,(35):321-321
湿陷性黄土受水浸湿后,土体结构会迅速被破坏,并发生明显的附加下沉,这不仅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严重时可致建筑物完全破坏、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目前常用的几种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便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20.
所谓“绿色住宅”、“绿色社区”,即绿色家园,就是指节能、环保、健康舒适、讲求效率的居住或居住建筑群体。绿色家园不仅仅是多种植一些绿色植物,它的根本含义在于对自然资源的较少消耗,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较少破坏。那么,应当如何摆正认识,构建绿色家园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