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经济》2004,(7):34-37
一、“渝川黔鄂”大经济区发展的初步构想 随着2003年年中三峡工程的蓄水、通航、发电,中国西部的长江上游地区正在形成一个以重庆为核心,成都、贵阳和宜昌为中心城市、连接西南地区众多腹地的大经济区。“渝川黔鄂”这一发展模式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这是三省市一直在等的"东风"。京津冀三省市,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历史渊源深厚,具备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良好条件。然而,长期以来,三地在行政壁垒下各自为政,经济联系松散,在区域合作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作为京畿重地、北方腹地,京津冀被寄望能够带动北方经济、连接南北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然而长期以来,三地发展极不平衡,河北省人均财政收入仅为北京、天津的1/5左右,单位面积年产出不足北京的1/10,存在着巨大的"经济断崖";此外,京津冀总人口已超过1亿人,面临着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镇体系发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2009,(7):106-106
5月21~22日, "第三届大关中发展论坛"在西安召开.如何促进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互动发展,怎样打造"西三角经济圈"、实现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成为论坛上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规划纲要顶层设计的背后,亟须沪苏浙皖一市三省政策规划的支撑和协同。基于沪苏浙皖促进一体化发展政策规划的比较视角,对江苏省实施一体化发展总体纲要所提出的区域性产业政策规划进行探讨,简要分析与沪浙皖三地政策规划与实施的异同。研究认为,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对一体化发展产业规划的实施基本都有较为明确的认知与目标,对应“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节点,凸显进一步将长三角打造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意义,应积极发挥一体化政策的正面影响,通过一市三省的产业政策协同融合来实现长三角地区整体高质量的发展和经济竞争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5.
张艳 《特区经济》2010,(11):203-204
重庆在西三角经济圈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重庆,成都,西安的发展现状比较,阐述重庆在西三角经济圈中的比较优势,并提出重庆在发展中所应采取的措施。重庆要以西三角经济区的构建为契机,迅速成长为长江上游及西三角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通过三省市的合作达到经济要素跨行政区域关联,城市群内产业互补,使得极核作用不断强化,提高西三角经济区活力。  相似文献   

6.
<正>内蒙古发力打造"宁蒙沿黄经济增长区",复兴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同构中国经济"第八增长极"。《中国西部》:几个月前闭幕的内蒙古西部盟市经济会议特别提出,打造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沿交通干线经济重点发展的"西内蒙经济区"。这个适应区域发展的新格局,对于构筑中国西部经济新的增长极、提升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竞争力有哪些意义?  相似文献   

7.
忆木 《中国西部》2010,(12):20-25
<正>内蒙古发力打造"宁蒙沿黄经济增长区",复兴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同构中国经济"第八增长极"。《中国西部》:几个月前闭幕的内蒙古西部盟市经济会议特别提出,打造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沿交通干线经济重点发展的"西内蒙经济区"。这个适应区域发展的新格局,对于构筑中国西部经济新的增长极、提升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竞争力有哪些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南地区提出了“南贵昆经济区”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发展战略,但二者之间存在“两张皮”的缺陷。成渝筑邕城市经济走廊的共建可以使西南地区在“一区一带”战略基础上克服“两张皮”的缺陷,形成“干”字形经济增长通道。共建成渝筑邕城市经济走廊就是以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为理念,以产业共建创新城市经济发展为手段,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与结构功能完备、多中心城市带动的区域组团式城市群(带)崛起、城乡一体化共建的网络式城市经济增长通道。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新增长极的培育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必然要求。但是,西北地区重要经济区存在规模较小、经济结构不合理、辐射带动力与经济联系较弱、先导部门成长性不足等问题。西北地区新增长极的培育和发展应采取"突出总量和规模扩张,注重多元化发展,强化区域和区际合作,协同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的战略思路,以加快核心城市发展来推动增长极经济规模扩大、以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来提高增长极产业支撑能力、以区域一体化和区域合作推动增长极创新发展、以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功能分工来提高增长极的经济联系、以区域联通和发展环境塑造来优化增长极的发展环境、以信息化推动新增长极跨越式发展为战略重点,有效推进西北地区增长极培育和发展。此外,需要通过将新增长极培育纳入"十三五"西部大开发规划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实行分类管理的"增长极"政策体系,加大国家援助与区域合作力度,完善相关优惠政策等政策举措,加快西北地区新增长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的经济核心,其实质是以重庆、成都两市为中心,由重庆城市群、成都都市圈、成内(遂)渝经济带、成德绵城市带以及川南城市群组成的成渝城市集群。文章在成渝经济区作为西部增长极的背景下,对该经济区进行SWOT分析,以便更好地实现它的战略意义,促进西部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1.
2013年9月,随着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科学划分五大功能区域,铜梁作为重从“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区域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承接点,被确立为城市发展新区。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面对新的功能划分与发展环境,铜梁紧扣打造重庆工业经济重要增长极、文化旅游城市、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渝西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的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南地区提出了“南贵昆经济区”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发展战略,但二者之间存在“两张皮”的缺陷。成渝筑邕城市经济走廊的共建可以使西南地区在“一区一带”战略基础上克服“两张皮”的缺陷,形成“干”字形经济增长通道。共建成渝筑邕城市经济走廊就是以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为理念,以产业共建创新城市经济发展为手段,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与结构功能完备、多中心城市带动的区域组团式城市群(带)崛起、城乡一体化共建的网络式城市经济增长通道。  相似文献   

13.
近日,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经国务院批复,继成渝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之后,我国西部又一个重要的增长极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4.
2006年第9期的《西部大开发》,独家刊载了《大西安大关中崛起构想》专稿,文中经济学家张宝通对西安及关中的经济发展,率先提出了具有战略性的构想。时隔近两年,与之相关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宏伟蓝图开始展现在人们面前,正紧锣密鼓制定的《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亦有望在年内批准实施。专家预料,未来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将有望成为继成渝经济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之后,我国西部又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5.
李世泽 《广西经济》2007,(3):26-27,51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已被《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纲要》列为西部大开发三个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衡量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成效的重要标尺,也是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一体化有利于该区域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分工协作,整合利用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合力打造中国南部沿海经济新的增长极,带动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进而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促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相似文献   

16.
成渝经济区的因由及其面临的现实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回顾成渝经济区的由来,同时列出成渝经济区发展面临六大现实问题:成渝经济区能否成为和如何成为西南甚至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成渝经济区的协作发展问题;成渝经济区的特色经济、特色产业以及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问题;成渝经济区城市、城镇体系建设问题;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的问题。未来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应着力研究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产业空间布局战略、协调机制、对外开放、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贵 《天津经济》2007,(2):62-63
京津冀都市圈将成为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第三增长极,为破解都市圈发展难题,创新、整合和协调各方资源,促进该区域整体发展,由京津冀三省市社科联与河北工业大学联合主办“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由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等单位承办,于2006年11月25日在天津召开。本次论坛以京津冀三地产业分工与协作、资源整合与协调、企业协同发展为中心议题,来自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下面就本次论坛的一些新观点、新思维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一、“一圈两翼”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是指:打造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1小时通行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一圈),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市群和以黔江为核心的渝东南城市群(两翼)。其目的是在重庆形成以主城特大城市为核心,5个大城市、9个中等城市、众多卫星镇相互依存的城市群,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培育核心经济板块和区域增长极的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增长极理论出发探讨新疆经济增长的三大增长极格局,进而讨论喀什作为新疆南疆地区最大经济增长极,如何设计其功能区,发挥增长极作用和功能区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较为细致地探讨了喀什作为一个特殊经济区如何设计其功能区,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功能并带动南疆,乃至全疆经济增长,实现南疆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布局立足于国家发展三大战略,即"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区,打破地区发展的限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大城市充分发挥增长极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经济,然而像铁岭市这样的中小城市该如何去找准自身定位,厘清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发挥自身特点,把握住这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是中小城市未来发展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与大城市相比较,一方面中小城市没有聚集要素的能力,人口逐渐向大中城市集中,在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不占有绝对优势;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累积了不少问题和缺陷,如何解决"成长的烦恼"也是中小城市发展的阻碍。在资源上没有绝对优势,政策上没有倾斜,中小城市应当从查摆自身问题出发,充分了解自身的发展问题、特点,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实施供给侧改革、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使中小城市经济发展走上复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