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活跃、市场开放,农业生产资料销售价格及农村消费品价格也相应提高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抵销了农民在农产品提价中所获得的好处.据四川省有关部门匡算,到1985年止,由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农民所增加的收入,已为生产资料及农村消费品零售价格上涨而增加的支出抵销了58.4%.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尤其是种植和交售粮食的积极性,笔者有两种设想:一是粮食定购合同实行经济配套措施,把平价供应尿素、柴油及粮食预购定金与粮食预购挂起钩来;二是适当提高粮食定购价格.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两种方案都能程度不同地起到调动农民种植和交售粮食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1988年粮食合同定购挂钩化肥,柴油的数量,仍按定购每百公斤贸易粮供应平价优质化肥(尿素、进口复合肥,氯化钾、硫酸钾)10公斤、柴油3公斤的标准不变。为了不误农时,挂钩化肥应在4月底前向农民兑现50%,6月底兑现剑80%,10月底全部兑现完毕;挂钩柴油仍按季均衡拨付,力争做到上半年调拨、供应到55%以上。  相似文献   

3.
在农用生产资料阶格大幅度上涨,农民种粮收益显著下降的情况下,为了调动农民种粮、卖粮的积极性,今年全国实行合同定购粮食与供应平价化肥、柴油及预购定金挂钩的“三挂钩”政策。四川在执行“三挂钩”政策吋制定的标准是:定购粮食100公斤,平价供应标准氮肥10公斤,柴油3公斤,预付粮食价款20%。上述政策如能按标准及时兑现到粮农手中,无疑将会使农民得到一定的实惠,有利于调动粮农种粮,卖粮的积极性。但在执行时却出现不少问题,以致落实困难,基层干部、农民以及粮食、农资经营部门意见很大,效果很不理想。首先,“三挂钩”政策打乱了农用物资按生产需要进行分  相似文献   

4.
一、对定购粮收购的价外补贴,要落实到位,让农民得到实惠。收购粮食要做到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绝不允许压级压价收购,及时兑现售粮款,不打“自条”。要积极议购农民完成定购任务以外的多余粮食,价格随行就市。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定购粮食主要是用于城镇低收入人员和农村缺粮特困户口粮供应,实行凭证定量限价销售办法。区内议购粮、外购粮和进口粮的销售按照购销差率。优质优价,由物价部门控制进销差率,以此确保市场稳定,粮价稳定,确保低收人员生活稳定。  相似文献   

5.
农业补贴的政策转型与具体操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玮 《中国农村经济》2003,(10):61-64,71
20 0 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 ,要积极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 ,加大国家对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对农民进行补贴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调整 ,是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对农业进行补贴是大多数国家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国家农业政策的核心。如果说计划经济时期不存在补贴问题 ,那么 ,在农产品市场稍稍放开后 ,就已经存在对农业的补贴问题和补贴政策了。比如 ,在粮食实行计划收购的年代 ,就有对粮食的“超购加价” ,主要是对于向国家交售的超过定购部分的粮食 ,给予比较高的收购价格 ,这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6.
"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生产资料的价格都上涨了。"刚刚完成水稻育秧的黑龙江省肇东种粮大户单玉恒说,上涨最厉害的是化肥,价格比去年上涨了15%。当前正值农业春耕春播时节,生产资料价格以及劳动力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  相似文献   

7.
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粮食问题,当务之急要做好下列工作: (一)遵循价值规律,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逐步缩小工农产品的“剪刀差”。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猛涨(普遍上涨一倍多),粮食生产成本增加,而国家粮食合同定购价较低(一般低于自由市场1/3),农民对此极为不满,叫苦不迭。有的农民形容  相似文献   

8.
春耕用肥高峰已经到来,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国家近日加强了对化肥生产、流通环节的价格检查,对化肥乱涨价案件保持高压态势。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大检查首先是控制源头,加强对化肥出厂环节价格检查。重点部署了对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21家大型氮肥生产企业的尿素出厂价格检查。主要检查尿素出厂价是否突破国家规定每吨1650元的最高限价,以及是否存在价外加价、价外收费、一货两款、关联交易等变相超价的违法行为。发改委已于近日公布了部分化肥价格违法案件。陕西省渭河煤化工集团公司、内蒙古天野化工(集团)公司、中石…  相似文献   

9.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据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涨20%以上。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产品的价格高低、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到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各地农资产品价格上涨情况如何?农民有何反应?导致当前农资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调控农资市场价格的难点在哪儿?农资产品价格的上涨将对今年的粮食生产产生什么影响?记者日前赴我国粮食主产区湖南、江西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10.
春耕用肥高峰已经到来,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国家近日加强了对化肥生产、流通环节的价格检查,对化肥乱涨价案件保持高压态势。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大检查首先是控制源头,加强对化肥出厂环节价格检查。重点部署了对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21家大型氮肥生产企业的尿素出厂价格检查。主要检查尿素出厂价是否突破国家规定每吨1650元的最高限价,以及是否存在价外加价、价外收费、一货两款、  相似文献   

11.
信息短波     
A桂政发[1996D2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1996年度粮食定购价格和化肥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1996年我区定购粮备品种每50公斤中等标准质量的粮食收购价格调整为:早税稻谷70元;中、晚税稻谷84元;玉米65元;小麦72元。各种粮食的等级差价仍按现行的等级差4%会算。议价粮食收购,价格随行放市。走动粮价格提高后.取消自治区本级的价外补贴。新的定购粮价格从1996年6月16起开始并行。从1996年粮食年度起,实行粮肥挂钩办法,即农民每交售50公斤定购粮(不合公粮).自治区y粮食风险基金给予1.5元的化肥差价补贴。粮食e门在收购定购粮时…  相似文献   

12.
为了防止农业滑坡,改变粮食生产连续几年徘徊的局面,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1987年国家决定通过合同三挂钩政策,将农民种粮所需的农用生产资料,平价供应农民.从而降低种粮成本,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最近笔者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政策本身的利弊,进行了以下剖析思考.一.农民对粮食合同定购三挂钩的态度1.认为粮食合同定购三挂钩,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挂起来.农民只知自己该交什么品种的粮食,每个品种的交售数量和入库时间,至于每户应得多少化肥、柴油、预购定金,农民一概不知.上交粮食后,该拿到手的挂钩物资,除尿素以外什么也得不到.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对农民减负增收措施的落实,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将有一定幅度增长,其中化肥、高效低污染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等需求增长幅度较大,其价格有可能出现上升。同时,为支持农业生产,2004年国家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的销售价格,并由地方政府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进行补贴。2005年,地方政府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补贴难以全面落实和进一步的实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会出现回升。化肥2004年尿素出厂价每吨在1700元~1800元,广东每吨尿素最高零售价已突破2000元,部分地区供应出现紧张,局部地区还一度出现了断…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我国化肥价格上涨较快。从我国整体物价水平上涨情况和近几年来化肥价格趋势看,化肥价格每年有一定幅度的上涨是正常的,涨幅10%左右比较正常。但今年化肥涨价幅度已远远高于这个比例,且有继续上涨的势头。磷酸二铵今年的销售价已从去年的每吨2100元左右上涨到2500元左右;氯化钾由去年的每吨1200元左右上涨到1350元;尿素,市场销售价格由去年的每吨1600元左右上涨到2000元以上,上涨幅度高达25%以上。化肥价格的迅速上涨,抑制了农民投入的积极性,如不及时控制,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后果。一、化肥价格过快上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文件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决定从今年起,在广西全面推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一)取消粮食定购任务。从2002年开始,全区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每年购粮不再向农民收购,但公粮的征收额度不变。(二)放开粮食购销市场。鼓励符合条件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经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审核粮食经营资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后,按照国家规定从事粮食收购。(三)放开粮食购销价格。在正常情况下,粮食购销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粮食企业按照随行就市经营粮食。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后继续保留公粮结算价格,以便统一公粮结算标准。广西还同时明确了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一)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适当增加全区储备粮规模,使全区的地方储备粮规模由5亿公斤增加到7亿公斤。健全区内各级储备粮管理体系自治区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对已上收的自治区储备粮库人、财、物由自治区储备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管理继续抓好粮库等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还应保留和扶持一定规模的国有骨干粮店、粮食加工企业和粮食购销企业。凡属政策性的粮食供应,原则上统一由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负责。(二)...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1日下午,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时披露,按目前价格测算,今年因农资价格上涨,农民种粮亩均支出比去年同期增加近60元。种粮成本的增加是源于国际原油等原材料的上涨,经过供应链的传导,造成了今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资料的大幅度增加;另外,田地肥力下降,农民只有增多化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7.
一、改革粮棉“三挂钩”兑现办法。国家(包括中央和地方) 通过“三挂钩”方式用于扶持粮棉生产的化肥、柴油,由按平价供应实物,改为以货币方式,将平议价差,在收购价格之外,直接付给农民。以货币方式兑现“三挂钩”的标准,一方面,实物兑现“三挂钩”给农民的好处,改以货币方式兑现后不能减少;另一方面,财政支农的负担也不宜因此过多增加,以货币方式价外补贴范围限定为原来国家定购粮食的品种、数量和  相似文献   

18.
农民对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意愿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农民对取消粮食合同定购任务、放开粮食购销价格的政策三种反应的主要理由和原因。针对农民的反应和意愿,提出五点建议:引导和帮助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宣传和切实履行政府的保护措施;完善粮食价格的形成和调节机制;严格控制土地的用途,严禁土地抛荒;发展土地有偿流转,推进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9.
今年年初以来,我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扬,突出表现在化肥价格上。据统计,与2003年年底相比,今年一季度全省大部分地区的磷酸二铵价格涨幅在20%以上,尿素价格涨幅在12%以上。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增加了种粮成本,部分抵消了农民从税费改革和粮价上涨中得到的实惠。针对这种情况,省物价局坚持以中央1号文件精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民对这个问题反映比较强烈,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对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区域经济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概括起来,当前的农资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市场混乱,多渠道、多家经营。国营、集体、个体以及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还有县乡两级经济实体,差不多都经营化肥,导致市场价格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资商品的及时正常供应;二是价格上涨、增加了农民负担。由于市场放开,加之开征增值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国拨和计划内化肥指标取消,自采费用增加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农资商品价格普遍上升。以化肥为例,1993年春节前,美国进口二铵每吨1500元左右。1994年春节过后就上涨到每吨1800多元,四五月份又上涨到1980元至2100多元。由于多环节、多渠道、多家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