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文章结合相关调查统计数据,探讨肉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文章结合相关调查统计数据,探讨肉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雏鸭发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在我县过去呈散发性发生,可近几年来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畜禽市场交易不断繁荣,该病目前在我县已发展成流行性,严重地危害了养鸭业的发展,成为我县养鸭业尤其是肉鸭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给养鸭业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治疗该病养殖户一般采用土霉素粉拌料或用单一抗菌素治疗,效果不佳。经反复对比,用两种抗菌素药物结合治疗此病,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茵引起雏鸭发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在我县过去呈散发性发生,可近几年来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畜禽市场交易不断繁荣,该病目前在我县已发展成流行性,严重地危害了养鸭业的发展,成为我县养鸭业尤其是肉鸭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给养鸭业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治疗该病养殖户一般采用土霉素粉拌料或用单一抗菌素治疗,效果不佳。经反复对比,用两种抗菌素药物结合治疗此病,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疫病防治     
鸭瘟的预防鸭瘟即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天鹅的一种病毒性、急性、死亡率高的传染病。鸭不分日龄大小、性别公母、不同品种都易感。一般来说,番鸭、绍鸭、绵鸭易感;北京鸭次之。成年鸭、产蛋鸭发病率高。本病是通过感染鸭、病鸭的分泌物、粪便等通过消化道直接传播。...  相似文献   

6.
鸭瘟俗称大头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所以都把鸭瘟视为养鸭业的大敌。  相似文献   

7.
《鸭病诊断与防治》 随着养鸭业的规模化、高密度集约化饲养,各种禽类传染病不断扩散,鸭病已成为鸭业生产的最大障碍。鸭是小型经济动物,生命周期短,一旦发病,传播快、死亡率高。经济损失很惨重。所以,养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齐牧 《农家之友》2005,(11S):33-34
鸭瘟 是由于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并多发于20日龄之后的鸭。病鸭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流泪、拉绿色稀粪、病鸭头和颁部肿胀.故有“大头瘟”之称。  相似文献   

9.
兔血治鸭瘟     
每年春秋季节是鸭子发生新城疫感染的高峰期。新城疫就是鸭瘟,鸭子一旦感染此病,会给养鸭产造成很大损失。怎样治疗鸭瘟,就成了广大养鸭户关心的问题。鸭瘟是由鸭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患病鸭主要表现为白痢、萎缩、厌食、羽毛蓬松、落群等症状,死亡率极高。因鸭瘟病毒寄生在鸭子身上,一旦感染此病几乎都会死亡。如果采用兔血治疗鸭瘟,效果十分理想,治愈率一般在90%以上。具体方法如下:取适量大麦,在铁锅内炒熟后,将热麦子装在木桶或玩缸内,然后将刚宰杀的家兔血与热麦子拌匀让病鸭自由采食血麦,为了保证疗效,一天…  相似文献   

10.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高热,两腿发软无力,下痢,口渴,流泪和部分病鸭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危害鸭,各种年龄的鸭都易感,但成年鸭的发病率较雏鸭高,鹅也易感,但发病率较鸭低,病鸭是主  相似文献   

11.
正传染病对鸭的危害最大,传染病通常由病毒感染所致,其流行和发生一般需要通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鸭群三个环节。因此,掌握鸭病发生特点,控制传播环节,做好防疫治疗,方可保证养鸭效益。鸭瘟鸭群突然出现持续存在的高死亡率,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2℃,翅膀下垂、伏地不起;病鸭头颈部肿大;喙、脚和黏膜呈蓝  相似文献   

12.
浙江农科院畜牧所研制成功一种安全有效的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和专用药“鸭菌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传染性浆膜炎是蛋鸭、肉鸭多发性传染病。据典型调查,发病率高达60%-70%,危害很大。该所1996年把防治这种鸭病列为重点攻关课题。科研人员经过3年努力,在弄清病原特性的基础上,用本省地菌种研制成功了这一新型疫苗,免疫率达94.2%。与此同时,他们还筛选研制出疗效良好的治疗药物“鸭菌消”,临床治愈率达91.2%,比常规抗菌素疗效提高近1倍。经省内外十多个县市试用,为鸭场和专业户挽回经济损失数千万元。目前…  相似文献   

13.
兔副伤寒病的诊治兔副伤寒病是由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其中以幼兔、怀孕母兔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笔者于1993-1995年期间共诊治此病87例,其中幼兔29例,怀孕母兔58例。共治愈81例,治愈率达93%。现将此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4.
<正>问: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请问发病的具体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答: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流行特点主要是3周龄内的雏鸭发病,发病率可达100%,7日龄内雏鸭死亡率高达85~90%上,7~21日龄死亡率为50%左右。4~6周龄也有发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危害小鸭的一种常见细菌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如何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是提高小鸭成活率的关键。本文重点从流行病学、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为养鸭业主防治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问:如何进行肉鸭的疫病防治? 答:在肉鸭的饲养过程中,要做好鸭病毒性肝炎、传染性浆膜炎、流行性感冒、大肠杆菌病、禽出败、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未经鸭病毒性肝炎、禽流感疫苗加强免疫的种鸭,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犯慢性传染病,主要是布鲁氏菌引起的,侵害动物是生殖系统、淋巴系统,其发病不分时段,但主要集中在产仔的季节,对牛羊等动物造成严重的伤害。文章简单分析布鲁氏菌病对羊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鸭霍乱又名鸭巴氏杆菌病或鸭出血性败血症,是引起鸭大量发病和死亡的一种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理特征为浆膜和粘膜上有小点出血,肝脏有大量坏死病灶,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关节炎。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最急性型往往见不到明显症状,多在吃食或吃食后突然抽搐、倒地死亡;或突然死于池塘边、放牧路上或夜晚。 急性型为多见,病鸭常表现为精神萎靡、  相似文献   

19.
<正>鸭减蛋综合征是由鸭的一种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经繁殖、喉头和排粪时排毒。本病主要发生于产蛋鸭群,其传染途径既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水平传播。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简称AI)是一种主要侵害鸡、火鸡和某些野生禽类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为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在已知的A、B、C三个血清型中,只有A型感染家禽。鸭、鹅及其他水禽的易感性较低,多为隐性感染或带毒。症状根据禽的种类及感染病毒亚型的不同,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