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是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的全国唯——个以"华侨"和"文化"为核心概念的国家级发展战略平台.围绕打造成为全市"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新高地的总目标,华侨试验区提出,充分发挥好国家级发展平台示范引领作用,在聚焦产业引进、大产业培育和大项目落地上下功夫,努力构建华侨试验区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具有"侨"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余丹 《潮商》2021,(6):49-50
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务必全力构筑重大平台载体.作为汕头三大国家级平台,汕头高新区、综保区、华侨试验区,承担着汕头改革发展和开放创新的重要任务,报告指出要以国家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华侨试验区和大型产业集聚区为依托,着力构建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3.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兼具"侨"和"文化"特色的国家级战略平台,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又传来重磅喜讯!2017年10月22日记者从华侨试验区管委会了解到,近日,国务院侨办批复同意在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设立"侨梦苑".据悉,汕头"侨梦苑"将打造成为华侨华人聚集发展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4.
《潮商》2018,(1)
2018年1月16日,《人民日报》"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栏目在二版显要位置刊发报道《广东汕头加快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以侨为"桥" 引才筑巢》.本刊予以全文转载. "我们向海内外潮汕乡亲发出邀请,号召大家面向新时代携起手来,抓住家乡发展新机遇,回到汕头投资兴业、创新创业,齐心协力振兴家乡."日前,落户广东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全国最大"侨梦苑"揭牌仪式上,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向海外游子发出邀请.  相似文献   

5.
《潮商》2021,(2)
近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刊发《汕头市将汇聚侨资侨智开创辉煌》一文,介绍汕头作为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一员,充分利用华侨资源优势,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果. 文章指出:"2014年,中央政府批准成立了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该试验区是中国唯一以华侨为主题的国家级发展平台.同时也带动了汕头经济特区华侨产业的聚集.试验区利用海外华...  相似文献   

6.
《潮商》2009,(5)
加快三大经济带规划建设,拓展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进一步扩大开放,构建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发展侨乡优势,把侨资侨力侨智转化为汕头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华侨试验区出台了《关于促进华侨试验区产业发展若干意见实施细则》,根据企业对试验区投资发展贡献的大小和企业的层次,对前来华侨试验区投资发展的优质企业、高端产业项目和高层次人才给予"真金白银"的奖励和扶持.  相似文献   

8.
王开颖 《潮商》2018,(4):7-8
"省委全会和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关于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的部署要求,是我们谋划试验区建设发展的根本遵循."华侨试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先宏对记者表示,华侨试验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汕头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科学规划、从容建设东海岸新城,加大高端产业、企业总部引入力度,全力加快东部大发展,为增强省域副中心城市虹吸力、辐射力、引领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潮商》2021,(6):40-43
1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着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打造高端产业集群 以数字经济为先导,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纺织服装、玩具创意2个特色优势传统产业链式发展,着力培育1个大健康产业,实施"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培育计划,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正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是汕头海湾新区的核心区,包括珠港新城、东海岸新城、中信滨海新城南滨片,其中起步区珠港新城、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和中信滨海新城南滨片已全面铺开建设,一批看好试验区发展前景的产业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特大"利好消息"传来,使有关各方深为振奋,纷纷表示要加快对接融入华侨试验区建设步伐,真抓实干共同推动汕头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魏盼生  陈静莹 《潮商》2015,(4):12-15
在国务院批复在汕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一周年之际,汕头市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15年9月15日上午,"华侨板"开板暨中科协海智基地授牌、汕头市政府与广东金融学院政校合作签约仪式在华侨试验区管委会举行,标志着全国首个以"华侨"为核心概念的区域股权市场板块正式落户试验区,吸引了218家企业挂牌入驻,意向融资51亿元,当天融资1.3亿元.  相似文献   

12.
近日,汕头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濠江区第一时间传达贯彻、第一时间部署落实,表示将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狠抓落实,坚定不移做好"产业强区"这篇文章,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根本抓手,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助力汕头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华侨试验区管委会以"马上办、马上就办、马上办好"服务理念,为投资者提供保姆式服务,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在大年二十八晚连夜驱车300多公里,带齐证件及印鉴为企业上门服务.试验区高效便捷、立行立为的办事效率感动了投资方.春节上班后,华侨试验区的泰盛科创园、潮商总部项目重排工期,提前1个月进驻开工.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以下简称"华侨试验区")。国务院在批复中指出,华侨试验区处于汕头经济特区核心地带,区位条件优越,比较优势突出,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潜力。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把华侨试验区建设作为汕头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15.
沈丛升  黄晴 《潮商》2015,(5):10-13
2015年11月13日,省长朱小丹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2015—2030年)》。
  这也是影响汕头华侨试验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规划,从“五个层面”为这个试验区提出了战略定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国家通侨联侨重要枢纽、华侨文化交流传播基地、发展机制创新示范区、粤东地区新兴增长极。  相似文献   

16.
陈若萱 《潮商》2015,(4):9-11
汕头华侨试验区除了肩负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搭建海外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平台的重大使命外,还将进行经济和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侨务工作模式创新,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对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路.作为汕头市未来发展的"蓝海",汕头市委、市政府高效优质推进华侨试验区建设,在加快推进试验区总体规划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编制的同时,按照"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要求,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政策创新、工作模式创新,并加大力度推进人才引进与培养、参与国际合作,依法保障海外华侨华人投资权益,创新侨务工作模式,全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尽快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强化物流产业政策推行与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现代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是促进工商企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增进贸易,助力消费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8.
正很多人认为,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要打好"侨"牌,充分发挥潮籍华侨数量大、实力强、影响广的优势。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黄赞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仅仅局限于潮籍华侨是不够的,"我们的眼光应该放更长远些,要突破潮汕藩篱,利用各种渠道,吸引在各个领域表现突出的华侨都来试验区投资创业。"黄赞发认为,吸引全球华侨来汕投资创业,我们具备两大条件,一是  相似文献   

19.
近日,汕头市东海岸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海通创意资本、横琴粤科在珠港新城航天卫星大厦举行华侨产业投资母基金签约仪式,这是汕头市第一只由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也是粤东首只.华侨产业投资母基金正式落地,是华侨试验区深入贯彻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开展先行先试、加快金融创新发展的又一亮点,对加快汕头产业聚集发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再创特区新辉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柔燕 《潮商》2021,(1):16-17
在创业中华·"十四五"中国发展与华侨华人投资创业峰会上,汕头市潮创智谷创业产业园、汕头工业设计城、潮汕文化创意产业园、龙湖科技创新中心等四个单位被授予"南粤侨创基地"牌匾,成为入选首批南粤侨创基地的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