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齐文忠  奚克鹏 《金卡工程》2007,11(12):71-72
2007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安博会)于2007年11月1日至4日在中国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展览会期间,被誉为全球安防产业"高手论剑"的第七届中国安防论坛也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2.
羔狼 《金卡工程》2008,12(2):75-77
中国公安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金盾工程办公室主任李润森也表示:"利用科技手段打造平安城市说明了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用户对安全的重视,安防器材的需求量会因此而增加,这对于目前全国正在开展的,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平安城市"建设,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继2000年银行监控系统改造以来,中国安防产业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大部分安防企业都将此项目看作目前中国安防市场上最热的一块"香饽饽".  相似文献   

3.
面对国内安防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越来越多具有一定实力的国内安防企业开始寻求开拓国际市场,争取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但是,究竟哪个国家的开拓潜力比较大,如何进行开拓,投入的资本需要多少,收益的期限有多长,投资的风险有多大等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国内安防企业迫切希望了解的问题。 2006年2月,应俄罗斯安全工业协会的邀请,以中国安防行业协会理事长柳晓川为团长的考察团,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9天的商务考察。考察期间,考察团参观了在莫斯科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安防与安全技术展会,会见了俄罗斯安防行业的主管领导和许多俄罗斯企业代表,收集到了比较完整的俄罗斯安防市场信息。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写了赴俄考察报告——《俄罗斯安防市场现状及我国企业进入其市场的策略》,这篇考察报告或许能够回答上述问题,为业内有意进入俄罗斯安防市场的企业提供一种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漫步在“第十届中国安博会”,穿梭于摩肩接踵的观众人流中,欣赏着一个比一个豪华的展台,聆听着众多专家的滔滔演讲,记者的心中总是被一种自豪的激流所汹涌着,澎湃着……为民族产业的壮大而自豪,为我国安防行业的繁荣而欣慰.回顾我国安防行业走过的道路,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之惊叹.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安防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业绩.  相似文献   

5.
建新 《金卡工程》2007,11(12):73-74
伴随着中国安防技术市场的发展与变迁,经过了几十年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安防技术市场已经成了大气候,中国安防产业已堪与IT产业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6.
梅宏 《金卡工程》2005,9(4):69-70
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安防市场年市场容量已高达500多亿元,增长率超过15%。安防产业巨大的市场容量和相对有利的投资政策,以及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对国内外安防厂商都有巨大的吸引力,引来众多厂商逐鹿。  相似文献   

7.
梁红兵 《金卡工程》2007,11(2):75-76
近年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推动及国内外市场旺盛需求的刺激下,我国安防产业发展明显提速,到2006年我国安防企业已达两万多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了1000亿元.但是核心技术的缺乏制约着安防产业的发展.目前安防领域所用的芯片及关键器件基本是从国外进口,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许多企业赚取的仅是产品的加工或组装费,赚取利润仅为上游技术企业的1/5至1/10.  相似文献   

8.
千家 《金卡工程》2008,12(5):54-56
展望2008年,从市场角度来看,中国安防市场依然保持稳步发展.在看好未来几年仍然形势大好的中国安防市场下,大部分外商表示2008年将更加注重"深耕中国",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9.
安防产品认证是这两年逐渐发展的新生事物,它对于规范安防行业的市场秩序,提高安防产品质量起到积极作用。认证的效能不单纯体现在产品市场准入环节上,认证制度特别是科学的认证规则体系,对市场的发展也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认证规则作用及其对安防市场影响的分析,提出我国应尽快建立现代认证规则体制,以促进安防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各个行业都在加紧与人工智能进行结合,也因此使得各个行业面临重大洗牌。作为人工智能成果落地较为显著的安防产业在业内素有"隐形房地产市场"之称,对投资者而言在未来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安防产业的已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投资者提出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为博览会的一部分,2011佳能安防产品首次亮相会也于5月19日在浦东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亮相会上,佳能展示了包含9款模拟监控摄像机产品和最新技术的网络监控摄像机产品,并对安防业务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蓝图进行了介绍。佳能株式会社VC(Visual Communication Camera)事业企画部部长中村清、佳能亚洲营销集...  相似文献   

12.
建华 《金卡工程》2008,12(5):59-61
2007年下半年,上海、北京、济南等城市都在创建专业的安防市场,并且这些市场都脱离电子市场独立运作,在安防行业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形势下,从情理上说,在本地区建立一个专业的安防市场对当地安防企业来说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好事,但在以上地区实际操作过程看,行业内不同层面人士对这样一件好事的看法却大相径庭,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13.
《金卡工程》2011,(Z1):50-52
<正>各类门锁依然是居民在考虑居室防盗功能时的首选产品。机械门锁和电子门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被作为居民住宅市场安防的最主要产品。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安防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在对住宅的要求中,除了舒适、方便外,安全也逐渐占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在居民安防市场上各种电子防盗、防火系统,家居自动化系统应运而生,从事安防咨询的公司也开始关注居民住宅领域。但是,目前大多数居民的安防意识相对比较传统,对新产品的认识不  相似文献   

14.
中子 《金卡工程》2008,12(1):73-75
一、北京奥运安防市场规模大 中国今后几年将陆续主办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和第16届亚运会,中国的安防行业面临着那时如何保证大型国际活动的参与者(包括大量游客)的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的新挑战.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为公共安全事业打造5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李润森 《金卡工程》2006,10(2):68-70
当今我国安防技术和产业发展,与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快,必将要求我国安防产业协调发展,这对于我国的安防产业发展无疑是一个极大推动和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储铃 《金卡工程》2007,11(11):66-67
如果您观察中国安防产业颇有时候,相信您会认同以下观点:杭州已经成为中国安防产品生产和制造的重要基地之一.其中以DVR为代表的厂商如海康威视、浙江大华、大立三家公司,就坐拥中国DVR市场前三甲,并担当数字监控领域之要角;且前两者都是年销售额过5亿元的"大户",占据中国大部分DVR、视频服务器等市场份额.其次,红苹果、AB等厂商也是中国矩阵市场的楚翘.而生物识别厂商中正、光传输厂商中威、一卡通厂商立方等,在技术掌握度和市场影响力上,均是相关行业的代表性厂商.  相似文献   

17.
张洋 《金卡工程》2007,11(5):65-66
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3月份的安防市场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18.
中子 《金卡工程》2006,10(9):77-78
伦敦爆炸案又一次刺激了发达国家的敏感神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也使发展中国家的犯罪率不断上升,人们对安全问题的关注促使全球安防设备市场快速发展。众矢之的的美国是目前全球安防设备最大的市场,以视频监控设备为例,Frost&Sullivan的研究显示来自美国的需求占了全球总需求的26%。与此同时,亚太地区成为最引入注目的市场,不论是市场需求还是供应能力,亚太区的潜力都不容小觑,越来越多的欧美安防厂商把工厂向东迁移。  相似文献   

19.
慧聪 《金卡工程》2007,11(2):73-74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全球反恐大环境所需,全球的安防市场近几年可谓是红红火火,一片繁荣景象.据悉,2006年全球视频监控市场已经超过50亿美元.中国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安防市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自国家公安部颁布文件要求对首批21个城市进行"平安城市"试点以来,安防市场的需求更加火爆.安防企业都在欢呼:大蛋糕来了!面对如此庞大而且潜力巨大的市场机会,在相对饱和的IT市场中挣扎的IT企业当然不肯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蛋糕落入别人口中.于是,众多IT企业纷纷加入到这个市场争夺战中.国际企业如Intel、技嘉、EMC、WD等,国内如TCL、清华同方等,都想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越来越多的安防企业和业内人士意识到,和IT企业共同竞争,共同发展已成定局,安防业的IT化也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赵雪明 《金卡工程》2004,8(11):29-31
安防行业的发展同新月异,安防市场也对安防产品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一些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安防系统中,如金库,监狱,看守所,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或报警系统或门禁系统在错综复杂的现场显得独力难支。即使是多个系统同时应用,在很多功能上也显得捉襟见肘,致使一些安全隐患凸显出来。因此,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报警系统之间的联动显得尤为重要,安防产品的整合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