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2.
经过相关理论分析,通过明确自我效能感的定义,进一步确定英语自我效能感的意义、性质。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问卷,并对东北石油大学华瑞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326人施测。研究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我效能感分为4个因素,并进一步比较了被试群体在这4个因素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的组织支持感、集体自尊与组织承诺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社会认同的理论视角,通过对某高校197名在职教师的实证研究,探讨了组织支持感、集体自尊与情感承诺及规范承诺之间的关系。层次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年龄、职称以及工龄4个变量的效应后,教师的组织支持感与其情感承诺与规范承诺正相关,教师的内部集体自尊在组织支持感与组织承诺(情感承诺与规范承诺)的关系中表现出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近年来有关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内涵与测量、当前的基本理论研究思路和现状,以及未来研究思路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探讨,揭示了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重要的认知中介变量在未来创业管理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物流员工工作压力、工作倦怠以及自我效能感三者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并运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物流员工的工作倦怠与工作压力存在中度正相关,而工作倦怠与自我效能感呈中度负相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另外,工作压力与自我效能感也存在低度的负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一是物流员工自身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与工作态度;加强学习,提高职业素养,增强其在工作中应对人际关系压力的能力;合理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避免员工自身情绪耗竭与玩世不恭的心态。二是在组织层面,物流企业及其管理者要建立健全应对管理机制。三是企业支付员工的绩效以及报酬要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6,(10)
每位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会遇到成功或者失败,教师对教学成败不同的归因方式会直接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增加或降低,并进而对工作绩效水平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自心理学家海德提出归因理论之后,不同学者从不同领域对归因展开了研究,但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归因方式研究甚少。基于此,文章以来自河南省部分高校的30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对所获数据用SPSS19.0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正确、积极的归因有利于自我效能感的增加,并进而提高其绩效水平;反之则不利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造成绩效水平降低;自我效能感在归因方式和工作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8.
大学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从认知理论角度出发,构建社会资本、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意愿理论模型,探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社会资本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在社会资本与创业意愿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根据结论,文章从多个角度对激励大学生创业、提高其创业意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在压力中创新已成为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员工创造力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检验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对挑战性压力源和员工创造力之间关系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72个企业员工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挑战性压力源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上级发展性反馈正向调节挑战性压力源和员工创造力间的关系并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正向调节挑战性压力源和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同时,上级发展性反馈对挑战性压力源和员工创造力关系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