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果枭  李良 《经济问题》2001,(12):62-63
从长远来看,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是我们的主攻方向。财政对地区均衡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调节资源配置;二是均衡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财政对策是: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制定合理有效的区域性税收调节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投融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财政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省际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非常不平衡,而促进义务教育均等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教育资源的均等化配置。由于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是义务教育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建立中性的财政投入体制,使经济发展差距不再成为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障碍。有鉴于此,本文设计了中央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考案,并依此对2006年小学教育经费情况进行模拟,论证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建立中性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和实现省际区域间均等化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义务教育具有特殊的"双重外部性",在没有激励机制的情况下,义务教育的供给将不足.同时,在多级财政体制框架和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义务教育财力分配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都不平衡.因此,应通过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这一制度安排,促进义务教育外部效应内在化,提高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弥补各级政府教育财政缺口,缓解义务教育财政的纵向不平衡;实现各地教育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促进义务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上级拨款政府对发展义务教育的意图与偏好.  相似文献   

4.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国家,都建立了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这种规范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方案设计;二是建立较高层次效力的法律来保障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  相似文献   

5.
最优义务教育供给和政府间财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义务教育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其经费主要应该由国家承担,这是一个共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有可选择的多种形式。实际上,地方政府同时受到上级政府的一次总付性补助和专项补助。由于不同的转移支付形式对地方政府义务教育财政决策的影响不同,因而它们具有不同的政策效应。上级政府在给予不同地区财政补贴时,要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这就要把不同形式补贴激励作用考虑进来。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财政是财政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80年代以来,理论界对于义务教育财政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论述,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三方面:一是关于义务教育产品性质的研究;二是关于义务教育财政投资主体及各级政府之间对义务教育财政管理职责划分的研究;三是关于各级政府之间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的研究。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前述研究偏重于理论研究和单纯的教育研究,实践研究偏少,关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研究偏少。因此,这两方面将成为今后教育财政研究领域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一度实行的向东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既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普遍高涨,也使区域经济发展陷入了严重失衡的壮态,本文就此提出了解决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财政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政府投入不足的状况.但依靠中央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的义务教育投入,不仅难以完全满足义务教育实际需求,且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义务教育投入分配不公的格局.实地调查还发现,义务教育事权上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义务教育供给效率.进一步完善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需要上级政府采取合适的干预机制,在均等地方财力的同时,着力解决县级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激励不足的问题.另外,要适当增加乡镇和村参与义务教育财政决策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要考察中央政府教育财政的支出结构,就有必要了解各类教育支出中中央所占比例,同时还要对中央政府教育支出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只有通过这两步分析,才能让我们对中央教育财政支出结构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仍存在义务教育的失衡,甚至同一地区的校际间也存在比较突出的差异.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不仅是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现实路径.本文对国内外有关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研究文献进行评价,并使用泰尔指数测算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均等化程度,客观反映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优质师资、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据此提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对策建议,合理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努力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相似文献   

11.
均等化转移支付规模的研究首先需要确定"均等化"目标的含义.义务教育均等化不应仅仅是财政经费占用量的均等,而应是产出或结果的均等.这意味着生均经费支出总水平不能有太大的差异.在此目标下,我们以全国省级2000-2004年数据为样本,利用双固定效应回归技术,寻找义务教育需要的决定机制.并在回归模型确定的决定机制基础上,根据变量性质与农村人口学统计特征、农村物价水平等特征,具体计算了合意的均等化目标下农村所需的义务教育均等化转移支付规模.实证研究表明,均等化转移支付需求较大,而且,地区间的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框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义务教育具有特殊的“双重外部性”,在没有激励机制的情况下,义务教育的供给将不足。同时,在多级财政体制框架和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义务教育财力分配在纵向和横向两方面都不平衡。因此熏应通过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这一制度安排,促进义务教育外部效应内在化,提高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弥补各级政府教育财政缺口,缓解义务教育财政的纵向不平衡;实现各地教育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促进义务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上级拨款政府对发展义务教育的意图与偏好。  相似文献   

13.
论城乡义务教育投入分配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从城乡义务教育投入与服务之间的内在关系入手,研究从城乡分割条件下的逆向投入方式转向城乡统筹条件下的正向非均等投入方式,推动城乡义务教育由低水平普及阶段向高水平均等化阶段跨越的客观必然性。形成的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与不同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战略相适应,存在四种投入分配方式;评价了实施逆向投入方式造成了先进的城市教育与落后的乡村教育相并存的"二元结构"差别状况;提出了在2020年战略机遇期内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目标与彻底转变城乡投入分配方式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施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起到了很好的制度保证,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实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及造成西部地区自身财政困难的原因,提出了要求中央加大对西部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而基础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优先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力度,切实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是当前财政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义务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马国贤 《财经研究》2002,28(6):46-52
义务教育是我国的国策,也是中国政府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富有远见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没有解决好。主要通过“三提五统”形式向农民摊派,这种分摊不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不仅增加了农民负担,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而且分摊方式极不公平。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资金缺口已经成为阻碍义务教育的重大问题。本文认为,义务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它通过法的形式作出的庄严承诺。义务教育资金资金应当由政府和受益人分摊,为此,有必要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8.
韩良良 《经济经纬》2022,(5):151-160
基于2008—2018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负向影响,税收返还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正向影响。(2)分区域来看,财政转移支付对较高经济水平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负向影响,而对经济水平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正向影响;具体来看,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对较高经济水平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有负向影响,而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的负向影响在中部地区更明显。因此,不断完善与财政转移支付相关的现代化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与科学测算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将有利于新时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论财政转移支付的实现方式寇铁军财政转移支付是与分税制密切相关的经济范畴。不论是实行彻底的分税制还是不彻底的分税制,都是辅之以多样性的转移支付手段,以达到多重目标的实现。一、实施分税制,为重塑转移支付制度提供契机建立分税分级财政体制,以益于理顺中央与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