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公民社会的建立,菲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由非营利组织提供农村准公共产品,在解决公共品生产资金不足、提高公共品的使用效率以及提升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国外非营利组织在供应农业生产生活资料、提供技术销售服务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然而,在我国,由非营利组织提供农村准公共产品,却存在着供给规模偏小,缺乏应有的独立性、自身造血功能较弱等问题.因此,要增强非营利组织提供农村准公共产品的能力和水平,就必须努力增强其供给能力、拓宽供给渠道、创新供给形式和优化供给环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山东省东营市的112户农户为调查对象,采用主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研究影响农民对农村公共品满意度的因素。研究结论表明:农民对农村公共品的需求出现了新特点,垃圾处理、农机和农业科技服务、文娱设施、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乡镇村基层政府服务等公共品的供给对农民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同时,与个人特征相关的家庭收入来源也是影响农民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农民满意度,政府在提供农村公共品时要有针对性,真正让农民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3.
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的博弈研究——基于行为差异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如政府、村级组织、农民等作为"经济人"通常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其目标取向均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多样性特征,进而决定了其在农村公共品供给方面的行为差异。农村公共品供给各主体不同的行为取向及相互之间存在的博弈是造成农村公共品供给滞后短缺问题的症结所在。政府是农村公共品供给最强势主体,是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难题的关键。地方政府的局部非理性特征决定了其供给行为的扭曲,中央政府应对其约束与激励并举。农民由于内生合作能力的贫弱较难成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需要一个自上而下凭借行政强力的乡村组织介入到村庄秩序的建立中,同时也要健全农民的利益诉求机制和民主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共品多元化供给模式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品的多元化供给模式提高了我国公共品的供给效率,但作为参与主体的政府、私营部门和非营利部门却又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公共品多元化供给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政府应在加强自身制度约束的同时,积极为市场供给提供制度激励和必要约束,并保证非营利部门的健康发展,切实解决公共品配置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品的非政府组织供给与政策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仍处于高度匮乏状态,且供给主体单一。而非政府组织由于在组织方式、信息取得等方面的优势,政府应当鼓励其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发挥作用,这样,既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供给的不足,又可以形成农村公共品社会化供给的多元化格局,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山东省11个县(市)32个行政村的调查表明,主要农村公共品供给质量差已经取代供给数量不足成为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首要问题;科技和信息服务、医疗卫生不但是农民最不满意的农村公共品,也是农民最急需的农村公共品;主要农村准公共品的供给呈现多主体的格局,政府主导或引导、混合供给的模式已经形成。本文认为,应充分发挥农村公共品各供给主体的能动性,在继续增加供给数量的同时,更要注重改善供给质量,并将有限的资金主要投向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农村医疗卫生领域;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建立农村公共品"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和"上下结合"的供给决策机制,使农村公共品供给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农业发展需要以农业综合开发形式提供公共品(一 )农业固有的特性与我国农业经济的现状决定了农业发展需要政府提供公共品农业的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 ,决定了农业问题的特殊性与艰巨性。加之 ,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的狭小 ,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难以成为农业灌溉、农业科研、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业职业教育、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等公共品的投资主体。只有通过政府或以政府为主导 ,农业生产发展所需要的这些公共品才能得到有效满足。(二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发展更需要公共物品WTO《农业协定》的国内支持规则将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分…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历史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括分析了中国古代、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特征.古代农村公共品供给成本基本上由农民承担,民国时期农村公共品供给处于乡村自理状态.新中国建国初期政府采取以劳动力替代资本的方式保证农村公共品基本供给;改革以来至税费改革之前,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承继人民公社制度基本架构,但缺乏人民公社体制的强制性能力,未能适应农民主体利益诉求;税费改革后政府增加了农村公共品供给,而提高供给效率成为制度改进的关健.  相似文献   

9.
略论我国农村公共品的政府供给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由于市场失灵的原因 ,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品无法由私人提供 ,只能由各级政府参与供给。公共品按地域范围划分为城市公共品和农村公共品。根据农村公共品在消费过程中的性质不同 ,又可区分为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农村纯公共品主要包括 :农村基层政府 (县乡级 )行政服务、农村综合发展规划、农村信息系统、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大江大河治理、农村环境保护、计划生育、拥军优属、民兵训练支出等。农村的准公共品可细分为 3种 :第一种是在性质上接近纯公共品的准公共品 ,如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电力设施、小流域防洪防涝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0.
石龙  罗静 《农村经济》2007,(4):11-14
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中在对湖北省荆门市Y村的"机耕道"和农田用水两种公共品供给失败的个案分析后提出,在减免农业税后,农村出现了公共品建设用工投入不足和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能力弱化等新的特征,并在由于农民的不合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在改进对策方面,应注重政府公共财政的引导作用,加大政府供给的比重;同时,注重农村基层组织职能的归位,在部分公共品保护上可采取签订合同、明确产权的承包形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公共品融资问题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以农户调查资料为主要依据,对农村公共品及其融资现状、农村公共品需求的特点以及农民对农村公共品融资的基本态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总体看,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整体水平较低,并且,不同类型村庄存在明显的差距;农村公共品融资的投向与农户对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公共品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农村公共品融资管理监督制度尚不够完善;农户在农村公共品融资上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已有很大提高;政府在农村公共品融资中的职能和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科学定位和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品的需求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万水 《农村经济》2005,(6):99-100
长期以来农村公共品的“自上而下”管理模式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带来了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浪费和不足并存。农村公共品的需求管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把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从供给管理到需求管理是对公共品供给的一次革命,它是把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外生转化为内生,把农民对公共品供给的抵触转变为农民的自觉,把公共品供给的低效率转变成高效率,这种转变将极大地改善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状况。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在公共品的供给上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治,结果带来了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困境,农村组织出现了绩效衰减。农民们应对绩效衰减不外乎有竞争机制、退出机制和呼吁机制,而我国的实际又决定了农民们只能寄希望于呼吁机制。因此,我们的制度安排必须提高农民们的呼吁效率,并以此来培养农民们的忠诚,尽快修复绩效衰减。  相似文献   

14.
陆昂  李郁芳 《农村经济》2007,(11):20-23
当前,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使农村公共品供给陷入了困境.本文界定了农田水利的公共品性质和供给模式'并以广东省为例分析了当前农村农田水利投入现状和陷入困境的原因,提出了从提高农民投入意愿和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积极性两方面入手来解决农村农田水利供给困境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利益主体博弈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框架,考察了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三个利益主体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博弈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加大农村公共品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收入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疆M县为例对西部地区农村公共品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农业经济增长是农村公共品投入和农业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增加农村教育、农村电网和农田水利等公共品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仍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有研究大多表明,人口空心化带来居民向心力、凝聚力衰退以及乡村社会资本瓦解等问题,使农村公共品自主供给陷入困境。然而,以留守务农居民为参照系的统计分析显示,外出务工未明显降低居民对农村公共品的参与意愿,但改变居民对不同农村公共品的偏好。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由于外出务工居民无法完全脱离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外出务工不会明显降低居民对农村公共品的参与意愿。外出务工弱化居民对农业生产的依赖程度,降低其对与农业生产相关公共品的参与意愿,但外出务工也带来家庭收入增加,带动其对与农村生活相关公共品的参与意愿。政府在积极推进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改革的同时,应充分调动外出务工居民对农村生活密切相关公共品的参与意愿,对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公共品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在村庄公共品供给的过程中政府供给数量不足、效率低下以及外部人供给的"城市偏好倾向"等问题,导致村庄凋敝趋势日趋加剧,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浙江省龙头村的案例表明,将村庄看作是农民创业者、村民、村委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共同生存的地理空间,面对村庄公共品供给带来的成本、收益的变化,经过与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权衡和博弈,以农民创业者为核心主体形成村庄公共品供给的内生机制是可行的,这为中国其他农村地区的村庄公共品供给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品除了具有一般公共品的特性外,还具有收益外部性、成本沉淀性、多样性、层次性、阶段性和公平性几个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农村公共品不应该只由单一的政府供给,而应该由政府、盈利与非盈利组织、农村社区和农村居民个人、其他社会力量等共同供给,但政府应承坦起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地位,同时要明确划分各供给主体的责任,以确保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20.
农业上市公司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对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正外部性效应已被理论界广泛认同,但农业上市公司作为农村公共品的投资主体的非理性经济行为给企业带来的负外部性风险则应该引起我们关注.本文分析了引发这种负外部性风险的起因和背景,探讨了企业非理性经济活动中与政府间的博弈行为,并提出农业上市公司投资作为农村公共品的负外部性风险的防范与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