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陈薇 《特区经济》2012,(6):139-141
我国旅游景区的名山大川中,为数不少的是不同等级的地质公园,本文以广东丹霞山景区为例,研究游客对地质公园的感知和期许,引发对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提出营造旅游氛围,塑造红石公园的形象,提供有效景区服务等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和制约因素分析,并且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地质公园区的科学研究,加快园区的建设规划工作;结合特色,加大宣传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利用的环境影响科学评价,加强监测;结合资源特色,市场为主导的综合开发原则,加快地质旅游产品开发;加强培训和引进人才,提高整体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地质公园数据库的建设;协调处理好多头共管理关系等开发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岩石遗迹、矿物遗迹、构造遗迹、水文地质遗迹和地质地貌遗迹等。宁德地质旅游资源具有久远性、系统性、完整性、品位高、内容丰富的特点。文章从加强地质旅游景区规划建设和旅游市场营销战略等方面提出了宁德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昂谱(RMP)分析法,综合地质公园保护性需求,对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资源特性(R性)、市场特性(M性)、产品特性(P性)进行分析,提出在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应以洞穴旅游产品为核心竞争力,通过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和媒体宣传提高旅游网络关注度,带动市场认知度与游客量的增加,并整合公园喀斯特地貌与温泉资源,协同周边特色旅游资源,在保护性开发前提下开展各色旅游项目,形成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谱系,促进地质公园的可持续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分形理论,对拉萨市旅游目的地子系统(旅游景区系统、旅游城镇系统、旅游交通系统)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景区系统分布过于集中,中心性强;城镇系统结构紧凑,集中性强;交通系统呈离心状;三大子系统耦合较好,但景区和城镇的集中性与交通的离心性仍存在显著矛盾。据此提出加快旅游城镇和特色乡镇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功能;优先开发周边旅游景区,推动区域旅游均衡发展;加强旅游景区连接公路建设,提高路网密度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龙虎山地质公园旅游的开发实践以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为进一步促进龙虎山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化龙虎山地质公园管理体制;加强旅游人才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将保护地质遗迹放在首位;加大宣传力度,加速信息系统建设;建立龙虎山地质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多渠道筹集资金。  相似文献   

7.
朱慧  曾克峰  刘超 《特区经济》2013,(1):194-196
通过思南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分析、主要经济数据的比较,认为思南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是思南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贵州思南的经验告诉我们:①西部贫困县地质公园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②地质公园可以成为县域经济的特色品牌;③地质公园建设为地区旅游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机遇;④地质公园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⑤地质公园的建设为区域产业调整提供新思路;⑥地质公园建设提升了地区环保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湖北京山大洪山景区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产品的介绍,对景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湖北京山大洪山景区的开发策略即重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加强景区接待能力、重新规划整合旅游线路、旅游文化的深度挖掘等等。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张掖市影视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开发多元化的影视旅游产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创新营销模式;倡导绿色影视旅游,注重景区环境保护五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影视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景区点,是旅游业的主要产业要素之一。通过多年的开发建设,上海旅游景区业初具规模,对推动都市旅游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上海景区点吸引率逐年递减,景区点的“非景区化”状态、莆区点的“非旅游化”管理等问题影响了景区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直面世博会,为将上海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上海旅游景区业应以创新发展为根本,革故鼎新,大力开发都市型旅游资源,优化旅游景区产业结构,加强景区点的“旅游化”管理,在不断发展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1.
四川光雾山-诺水河地质公园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后,在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发展方面将面临新的挑战,通过采用SWOT态势分析法,对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质公园发展模式探讨,得出了多样性保护模式、科学研究模式、社区发展模式、综合协调模式等适合该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地质公园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对于推动地学科普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在地质公园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严重制约了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变这些困境,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地质公园发展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深挖内涵、重视科普、严格保护、整合资源和打造特色等五个方面路径,以期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安徽省红色旅游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文章在对安徽红色旅游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发展红色旅游存在的环境问题,并从政府政策和景区经营管理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性建议.结合安徽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从旧址、陵园纪念馆和遗迹三个方面提出生态培育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刘式妙  程志 《科技和产业》2022,22(10):270-275
以三亚蜈支洲岛为例,以携程网用户点评的好评和差评文本为数据来源,应用ROSTCM6软件对文本数据进行词频分析和语义网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蜈支洲岛在景区活动、景区资源、景区的服务与管理、景区的设施与环境等4个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4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完善景区设施优化景区环境、合理定位景区旅游产品的价格、塑造多元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加快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等景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思南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业链的构建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超  曾克峰 《特区经济》2012,(2):174-176
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有保护地质遗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两大宗旨。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地质遗迹资源与地学环境的保护,而经济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链的构建思路。本文吸取品牌延伸战略与"1+1>2"整体效应的精华思想,贯彻科学性优先原则,提出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业链构建的一般思路为"资源整合-优势资源-旅游产业-优势旅游品牌-品牌扩张-旅游产业链"。并针对思南国家地质公园给出政府主导型的产业链构建策略:围绕地质遗迹景观行政整合旅游资源,围绕地质公园旅游配置县域资源,以地学科普游为主要产品构建区域产业链,以区域规章制度保障品牌质量与产业链的运营。  相似文献   

16.
刘红芳 《特区经济》2013,(2):106-108
许昌市是一个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八柏冢景区像一块幽静的处女地镶嵌在许昌市区城北,整个景区既有幽静的环境、庄严的寺庙、雄伟的冢墓,又有优美的传说和葱郁、古老、奇特的树木,是精华荟萃的休闲胜地。对八柏冢景区的旅游资源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体验旅游的大趋势和八柏冢景区的实际特点,提出了八柏冢景区旅游发展定位及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7.
邓吉祥  刘晓 《科技和产业》2021,21(7):157-163
景点POI的空间布局对优化城市整体旅游布局发挥着重要作用.抓取2010年11月长沙市景点POI数据,采用平均最近邻分析、核密度估计、缓冲区分析、区位熵等方法,从不同景点类型、不同距离尺度,探讨长沙市景点POI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长沙市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整体来看,长沙市景点POI呈区域发展不均衡、区域密度不均衡、区域景点POI类型不均衡等特点;各类型景点POI集聚程度存在公园>城市广场>其他>风景名胜>宗教文化景观的差异;不同尺度的各类型景点POI集聚特征也有所不同,但总体表现为距离衰减规律;影响全市旅游业收入的正向影响因子主要有人口、POI数量和公路里程,人均消费水平与全市旅游业收入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蔡云辉 《改革与战略》2011,27(12):137-140
文章认为,区域替代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因区域旅游竞争所产生的一种客观现象,其原因是主体因素、资源性制约和产品更新升级速度加快。区域旅游替代表现主要有出行方式替代、出行时间替代、旅游产品替代、景区(点)替代和旅游目的地替代等。旅游替代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文章认为,要正确应对区域旅游替代,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科学性与前瞻性的统一,坚持区域差异化开发策略和区域合作,从而实现共赢基础上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