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金融开始兴起。互联网金融极大地改变了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成为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然而,互联网金融在为实体经济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金融泡沫、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等。因此,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并加强对金融业务的监管和金融风险的防范,以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2022年,实体经济的发展遇到诸多困难与挑战。持续三年的新冠疫情不断蚕食着实体经济的韧性,磨灭着实体经济发展的信心,挤压着实体经济发展的空间。也是在这一年,实体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成为政策发力的重点。一年来,实体经济先后经历了疫情散点多发严重冲击下的下滑,多方发力帮扶下的止跌企稳与艰难复苏,并在发展中出现了明显的分化。2023年,在惠企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推动下,通过企业自身的创新突破与战略调整,相信实体经济将谱写加快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蒋文兵 《价值工程》2020,39(7):72-74
目前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但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进展依旧推进缓慢,需要国家切实增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速度。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制造业的融合对策,推断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虚拟化已经成为21世纪的代名词。互联网的出现给传统的市场营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通过缩短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使得消费者直接在网上完成购买行为,网络营销的产生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购买行为的完成并不意味着交易的完成,只有通过物流系统才能完成最终的商品实物交剖。因此,完善网络营销的物流支持系统,加强实体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和整合,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实体经济为主导发展方式,实体经济包含第一、二、三产业的大多领域,是人民生活的保障,更是国民经济的根基。然而在这个互联网全面覆盖、信息大爆炸的大数据时代下,虚拟经济飞速发展,实体经济面临着一系列的考验与机遇。如何适应时代的浪潮,引领经济发展,是实体经济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如何把握好互联网这一庞大的经济网,亦是实体经济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并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介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商业模式、交易方式、管理活动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同样也给会计行业带来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在职能拓展方面,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事后核算模式,实现会计核算与业务活动的同步集成,会计监督、内部控制与业务流程的有机融合,更好地促进会计工作对经济活动的实时反映和有效监控,更好地为内部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会议明确指出,要“加速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因此在十九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提出了开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研究,加快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障碍,主要包括开放合作融合标准、明晰产权融合机制、跨界复合融通人才和精准差别财税政策缺乏等问题。本文主要围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展开,从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措施建议两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6,(3):31-33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人们对互联网技术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由此而来的大数据对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带来很大变化,人们正步入大数据时代。在企业营销中,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大大促进精准营销的发展,为其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详细分析了企业在电子商务中实施精准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中国实体零售业受到了空前的打击和影响。但中国毕竟是一个大市场,实体零售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张家口实体零售业是该地经济的一部分,本文在分析张家口实体零售业经营现状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希望引起当地业界关注,有助于该地实体零售业发展,进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作为世界发展的趋势,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同时也为会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有的"互联网+"时代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互联网+"时代会计的特点、"互联网+"与会计的融合、"互联网+"为会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发展策略。文章通过文献回顾发现专门对"互联网+"与会计发展这方面研究的文献数量和成果较少,且多集中于对"互联网+"与管理会计融合的研究,对"互联网+"与会计其他领域的研究较少。经分析后认为对"互联网+"时代会计改革与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将会成为学者们持续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网络金融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相互融合。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从实体扩大到以互联网为中介进行的各种金融服务活动,诞生新的金融形式—“网络金融”,它是在实体金融服务活动运作模式、市场以及流程上的巨大创新,也是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面对互联网经济大潮,网络金融和商业银行面临新的挑战,推动经营理念、运作模式和服务品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曹胜男 《活力》2023,(21):175-177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创新,使得各行业领域都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经济业态,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创新模式、创业机会和发展平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数字经济时代,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缓解就业紧张、实现就业倍增的重要方式,更是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正快速进入互联网时代·中国网民超过5亿,手机用户超过10亿,互联网带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改变着新闻资讯的获取渠道,社交与娱乐的方式,更带来了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旅游电子商务风生水起,智慧旅游成为旅游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既是从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向现在转变的重要推手,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抓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互联网+金融"新业态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创新的金融体制,"互联网+金融"可以将企业的内部信息和在运营过程中的各种信用数据整合到一起,通过统一分析后,对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评级,促进资金的有效融通,从而让实体经济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加高效的发展。因此,探讨"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款、贷款、汇兑、支付结算为主要经营业务的金融企业,是我们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是实体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人们生活改善、社会经济稳定的推动力量,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和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的影响,银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通过经营管理质效的提升获得健康稳定发展,是商业银行有关人员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浅论虚拟经济的风险与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虚拟经济的展带来的风险的分析,阐述了虚拟经济风险表现的三个方面,提出了通过加强信用度建设、形成多元化的约束机制、平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发展这些手段来规避虚拟经济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宋辉 《活力》2011,(7):158-158
阅读是人类学习知识与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人类文明发展到20世纪末,阅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一变化是由电脑与互联网的兴起所带来的,它对传统的纸质读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给纸质媒体的发展与生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学者詹姆斯·默盖尔把阅读分为知识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探索性阅读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金融已经渗透至经济系统的各个领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实体经济的传统金融的资金存在抑制分流作用,而目前互联网金融的资金还没完全流通到实体经济领域去。互联网金融整体发展对经济增长还有一定的负向影响作用,但互联网金融投资发展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互联网保险发展对地方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互联网支付对工业增加值都存在正向影响,说明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部分领域已经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应该从宏观政策引导和市场化两条路径推进,从而确保互联网金融在健康发展的同时,对经济增长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 “物流互联网”时代大幕开启 目前,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引发了一场全新的产业革命,以互联网为核心,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自动化为基础的技术革命,已经可以实现互联网与实体产业网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给传统实体产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让实体产业跨入了“产业互联网”时代.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平台经济迅速崛起,"互联网+电子商务" "互联网+出行服务" "互联网+智能家居" "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新业态发展迅猛,就此催生了以"淘宝" "京东" "拼多多"等为代表的超级电商平台.然而我国消费者在享受平台经济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挑战.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