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集体统一经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吴令江,贺承涛江泽民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的讲话中提出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在巩固农户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好集体统一经营的层次,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做到农村基层组织“有人办事”、“有钱办事”。这是深化农村改...  相似文献   

2.
苌峰 《农业经济》2000,(10):1-3
前一段时间,社会上“转制”、“转私”风盛行,村级集体经济也受到很大冲击。一些村讲改制就卖,讲股份就散,结果短期效益带来长远损失,有些村集体经济实力弱化,重新成为“经济薄弱村”。对此,谈些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一、发展集体经济是村级政治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 1、集体经济是村级财力的主要来源 江泽民同志说,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关键要做到两条:一条是有人办事,一条是有钱办事。“有钱办事”对于一个村来说,就是要有一定的财力。从我国现行行政体制来看,村委会属于村民自治组织,不是一级政府,根…  相似文献   

3.
李伟 《农村经济》2000,(2):18-19
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村村级组织的 3年集中整顿和建设后 ,村级组织“有人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如何更好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使村级组织“有钱办事” ,需要仔细研究下述三个核心问题。一、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实质问题长期以来 ,我们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解存在一个误区 ,所谓农村集体经济 ,就是农村集体所有的资产 ,通过集体直接经营管理获得收益的经济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 ,“办工厂、上项目、找贷款 ,集体管”就是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企业是集体经济最主要的表…  相似文献   

4.
“有人管事,有人办事,有章理事”,这是中央对全国所有村提出的要求。从上海郊区状况分析,大部分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有一定实力,为民办事有能力,基层组织在群众中有向心力和号召力。然而,也有一些村,村级经济相对薄弱,企业固定资产量小,产品结构单一,村务管理费用主要靠“三提留”。现在税费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眉山市近年来为解决好“农村基层有人办事、有积极性办事”的问题,通过实行“基础报酬 绩效报酬”的结构报酬制,全力提高村组干部报酬待遇,规定凡村“三职”干部(村支书、主任、文书)报酬人均每月少于120元的,由区县、乡镇财政负责筹措补足,有条件的区县还可提高标准。该  相似文献   

6.
1994年以来,雪浦村紧紧围绕建设“四个一”工程和“五个好”目标,全面开展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过6年来的整顿、改革、巩固和提高,该村在经济、文化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基本实现了“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的目标,实现了“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为全面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加强支部建设,健全村级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过去一段时间,由于放松了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结果人心涣散,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群众安于现状,公益事业无人管。通过近几年的整顿、…  相似文献   

7.
村民常常感慨地说:“真正是送钱送粮不如送个好干部啊!” 从韵家口村的实地考察来看,农村内部矛盾不是解决不了,而是看你是否认真对待,是否真正做到以“三个代表”思想为出发点,切切实实想为农民办事。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承包法》以法律形式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标志着农村土地承包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如何贯彻落实好这部法律,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以下简称承包合同)管理,笔者认为要解决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和按章理事问题。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解决有人管事、有钱办事的问题《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赋予了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农村土地承包和承包合同管理的重要职责。因此,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以此为契机,结合中央有关文件关于建立健全有权威的农经工作机构和经常性的工作制…  相似文献   

9.
目前 ,农村村级组织建设明显加强 ,“有人办事 ,有钱兴事 ,有章理事”的问题基本解决 ,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 ,个别地方基层组织仍然存在软弱涣散的问题 ,村务管理混乱 ,干部行政行为缺乏民主监督 ,借支、挪用、挥霍、贪污集体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加之少数干部作风简单、粗暴 ,工作漂浮 ,脱离群众和实际 ,致使党群、干群关系紧张 ,甚至严重对立。而“村务公开 ,民主管理”既有利于发展农村基层民主 ,活跃农村基层民主生活 ,保障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 ;又有利于引导农村干部依法建制 ,…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青年报》发表孙成华文章,他认为,解放思想要遵循思想方法方面几个基本原则: 求“是”性原则。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准确把握本质和规律,依照规律办事。 务“实”性原则。解放思想不是浪漫主义的空想,而是实实在在的道路选择,是以是否尊重客观实际、是否行得通、是否走得对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时下,在基层干部中,有一种人说话、办事总是先看别人的“脸色”,尤其是看领导的“脸色”。他们时时揣摩领导的心思,把领导的好恶作为办事的出发点,领导“脸色”的“阴”和“晴”,决定了他办事的心情和成效。按理说,看领导的脸色并没错。一位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的领导干部,他的心必然与群众相通的,脸上的表情与群众的表情肯定是一致的。既然一致,不妨换个角度,还是多看群众“脸色”来得更直观、更实在。群众的“脸色”实际上是鉴定干部工作好坏的一面镜子,也是正确评判干部政绩的“显示器”。干部为群众办事,就要多看群众的“脸色”,因为其中…  相似文献   

12.
工作     
“养殖中心”这牌儿制后多日无人去立天也确是落着绵绵延延的秋雨。有人提议:这样的天气,是否到外面取取养殖经?应者云集。口工作@樊冬柏 ~~  相似文献   

13.
据报载,贵州省大方县小屯乡大田村在村办公楼的醒目处设立“群众留言”专栏,若群众要找的工作人员不在,可将要办的事留言在栏上,留下姓名和地址,便于经办人员回来后与群众取得联系,上门服务,深受群众好评。笔者为这种“把方便留给群众”的做法叫好。以往老百姓办事,往往是跑断腿,磨破嘴,上门办事还遭遇“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冷遇。当前,随着各地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不断加强,群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的确少了许多。但是有些地方的部门和单位工作人员由于经常进村入户或其他原因,群众来办事,常常找不着人,有时得跑好几趟,才…  相似文献   

14.
当前,各国营农场以职工家庭承包为主的经济责任制日趋完善,一些职工家庭农场开始转向商品经济的经营,这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我们发现有些地方只注意强调职工家庭承包后的经营积极性,放松、削弱对职工多层次的领导,片面追求“分”,忽视“统”,甚至有人错误认为“承包到了户,不必要干部”了。据调查发现,有的基层干部只拿补贴,不为职工办事。一部分职工想走经济联会、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贵州省普安县楼下镇,近年来,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发展农村经济,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兴镇富民这个中心,全面开展创“五好”村、“六好”乡镇活动,着力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确保“有人管事”和“按章办事”落到实处,该镇党委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由镇党委成员牵头,对全镇22个村的干部、后备干部进行全面考察,调整了19个瘫痪、扯皮、搞小圈子的班子;大胆启用一批有文化、有经济头脑、有开拓精神的农民能人走上村级领导岗位;选拔16名股站级干部到村充实力量;从镇机关中派出12人到村挂任副支书或村主任…  相似文献   

16.
日前到基层搞调查,发现一些金融企业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考核办法均未能兑现。然而,翻翻这些单位的会议记录或有关上报材料,却都白纸黑字写着:“要把某某工作列入当前的重要议事日程”,看得多了,不禁想问一句:为何不提“将工作摆上办事日程”? 列入“议事日程”就是指将事情安排进行讨论研究的序列,按程序上下来商讨。照理说,“议事”之后就是“办事”,应当是实际有效的行动。但在当前的一些单位,往往是“议事日程”一结束,所议之事便“到此为止”,没有了下文。 出现“议”而不“办”的情况,表面上看,似乎是工作作风不踏…  相似文献   

17.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按照国务院《农民承担费用和芳务管理条例》办事。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十个不准”:(1)不准把村提留、乡统筹费等集体资金平调、挪用到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使用,坚持由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管理;(2)不准强制农民以资代劳和平调以资代劳金,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国内农业学术界对粮食问题有过几次大讨论:首先是对“以牧为主”的农业发展道路的论争;接着是关于“大农业”“大粮食”观点的交锋;后来又发生中国粮食“是否过剩”的商榷。在实际工作中,今年说多了,明年说少了,莫衷一是。这些都必然会影响到全国的粮食决策,影响到粮食生产的稳定。由于粮食生产连续丰收,全国粮食出现了剩余,有人误认为我国粮食已经“过剩”。  相似文献   

19.
盛儒 《中国改革》2002,(2):30-31
有人说,中国的“三农”问题是不可能根本解决而只可能相对缓解的,其能否缓解,取决于政策是否对路。  相似文献   

20.
发展集体经济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和基层组织战斗力与号召力,是有人办事、有钱办事和有章办事的关键,是农村基层组织团结群众、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依托,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公益事业、推动农村小康、现代化和促进农村稳定的重要保障。发展集体经济要有新内涵。新形势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绝不是改革前的那种"大呼隆"式集体经济。不仅包括社区性集体经济,还包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阵成份,农村中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以及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