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徐堃  刘富  田义文 《商业科技》2010,(28):140-140
排污权交易是当前备受各国关注的环境经济政策,它通过赋予环境容量资源价值,确定产权,并允许产权自由转让交易的方式,有效配置污染削减责任,来降低污染控制的社会成本,因而成为有效实施总量控制的方法,然而我国排污权没有进入市场,排污权转让市场远未形成。本文试图通过对排污权交易的理论、研究概况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排污权制度运行的成功范例,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的污染排放问题以及实行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我国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排污权交易是当前备受各国关注的环境经济政策,它通过赋予环境容量资源价值,确定产权,并允许产权自由转让交易的方式,有效配置污染削减责任,来降低污染控制的社会成本,因而成为有效实施总量控制的方法,然而我国排污权没有进入市场,排污权转让市场远未形成。本文试图通过对排污权交易的理论、研究概况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排污权制度运行的成功范例,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的污染排放问题以及实行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我国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环境治理力度也逐渐加大。随着环保税的开征,我国排污权交易试点地区将同时实行环保税和排污权交易两种环境经济制度。因此概述二者的理论基础和国外实践,指出我国排污权交易试点地区的实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环保税政策对于企业的影响。通过对环保税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比较分析,认为二者不存在重复征收。基于我国国情,两种制度相互配合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丁锋 《商》2014,(13):174-17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30年,环境承载压力日趋巨大。与此同时,作为农业大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使得农业面临污染也成为重要污染来源。探索建立排污权跨产业部门交易制度,制定跨产业部门的排污权交易的相关法律法律,以立法形式对排污权交易行为的规则和合法性作出规定,通过市场化机制来实施排污权资源的优化配置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发端于美国的新型环境保护措施。其主要思想是首先确定一个地区污染物排放的总量,然后通过发放排污许可证的方式授予排污单位排污权,各排污单位通过污染治理再将节余的排污指标进行交易从而获取经济利益。排污权交易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激励手段,对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而言是一个“舶来品”。我国长期以来主要采用行政管制手段与排污收费措施对污染排放进行治理。排污权交易究竟是要取代现有治理方式还是与其进行配合运作?排污权交易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也就是我国未来创建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应该如何在现有环境保护体制中运行。  相似文献   

6.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项起源于西方国家、不同于传统"命令—控制"型行政管理手段的市场化制度。这项制度有着深厚的经济学基础,可以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外部成本内部化的难题。我国对排污权交易已经展开了广泛的试点,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困境。为了推进这项先进制度,我国应当尽早完善立法、建立科学准确的监测方法和信息系统、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以及降低排污权交易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史丹 《商》2012,(10):172-173
"十二五"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是经济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协调发展。而排污权交易的建设是实现这个发展的重要助力之一。在水资源先天短缺、连续大旱4年的昆明市尝试通过经济手段控制污染排放,意义显著,同时也面临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昆明市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的实际出发,利用一些资料分析了目前昆明市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现状,并对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8.
邓蕊 《现代商业》2011,(3):132-133
排污权交易的主要内涵为在满足环境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并允许其像商品一样买入和卖出,以此进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这一市场机制的运用有利于调动地区和企业的减排积极性,有利于污染源的合理布局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文章主要介绍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基本内容,结合中国的实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价格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排污权交易使资源环境的价值开始逐步通过价格的形式体现,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政策手段。本文在对排污权交易制度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分析了价格杠杆在排污权交易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建立排污权价格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排污权交易理论的核心在于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排污权交易的实施是经济进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既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保证环境资源总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还可以降低治理污染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目前,江西省已经具备了推行排污权交易的相应技术条件,并有政策法规加以支持,故在江西省开展排污权交易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排污权交易制度与价格管理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是我国开展排污权交易较早的省份之一。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对促进浙江全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浙江省的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研究,分析了当前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美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实施经验,提出了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排污权交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排污权交易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取代行政性排污收费制度、采用市场化资源配置手段来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制度。本文在分析广东省环境污染现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证许可制度和在线监控的基础上,以构建广东省电力行业SO2排污权交易为例,探讨广东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可行性,并提出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环境保护中的经济手段的广泛应用,排污权交易制度应运而生。首先介绍了这一制度的提出及主要思想,随后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排污权交易这一新型环境经济政策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实行污染权交易制度的可行性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环境保护中的经济手段的广泛应用,排污权交易制度应运而生。首先介绍了这一制度的提出及主要思想,随后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排污权交易这一新型环境经济政策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实行污染权交易制度的可行性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治理企业污染的市场手段,将市场机制充分地运用于环境资源的配置,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通过排污权的交易,实现低成本治理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进行了排污权交易的尝试。随着排污权交易在我国的逐渐展开,企业将会面临如何恰当地对排污权进行会计处理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重点围绕排污权会计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16.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近年来我国环境政策一项的改革,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排污权的交易机制并不成熟,也存在一些争议。针对我国的污染现状,结合经济学的观点,对排污权交易制度进行剖析,并得出排污权交易制度优于传统的环境政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琦  刘亚卓 《商业时代》2006,(24):65-67
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环境经济政策在国外被广泛使用。鉴于我国现行排污收费制度的缺陷,有必要研究在我国推行排污权交易的意义。本文论证了在我国推行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性,并在分析我国推行排污权交易存在障碍的基础上,提出目前在我国实施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排污权交易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戴尔斯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首先被美国联邦环境保护局用于大气污染及河流污染管理,而后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相继进行了排污权交易的实践.我国自2002年起在部分省市开展了排污权交易的综合试点工作,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经济的作用,促使企业主动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以最小成本实现减排目标.本文试对排污权交易制度及其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剖析.  相似文献   

19.
张建 《中国市场》2008,(52):212-213
排污权交易的存在有其理论基础。我国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必须分步进行。必须不断推进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在注重其他配套制度完善的同时,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排污权交易是在政府部门的监督下,发挥市场机制对生态环境容量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本文对我国排污权交易存在的缺乏法律依据、排污总量确定难、排污初始分配难以做到公正公平以及排污监测难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由此可见,我国并没有形成有效地以市场为机制的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借鉴美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先进经验,提出建立我国完善的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