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阳浑南区21世纪广场附近,一座巍然屹立的大楼,成为近日媒体关注的焦点,第二巡回法庭就设在这里。大楼正门悬挂着国徽,左侧挂出一块牌匾,"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几个大字闪闪发光。四周铁栅栏将大楼围在正中,保安严格把守着大门,不准任何无关人员进入。走进巡回法庭的一楼大厅,"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几行红色大字首先映入眼帘,整个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第二巡回法庭在沈阳挂牌,胡云腾庭长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接受记者采访过程中,他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给予一一解答。问题一:巡回法庭能否成为撬动司法改革的"支点"?胡云腾:司法改革早就启动了,中央和最高法院已经多次作出部署,不存在撬动司法改革的问题。但就巡回法庭这项改革而言,确实可以体现本轮司法改革的多种元素。首先,最高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改革举措,体现了国家重大司法体制的改革创新;其次,它是跨区域管辖案  相似文献   

3.
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更是时代和人民对中国政府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法治政府的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在人民,难点也在人民.本文鉴于"8.12"天津港爆炸事件经验教训,结合"以人为本"思想,从"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三个方面,具体谈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4.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在沈阳挂牌,人们都在关心这样一个问题:巡回法庭怎么"巡"?能否"巡"好?"家门口的最高法"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巡回法庭并非独立的法院,但在审级上等同于最高法。巡回法庭的法官均来自最高法,判决效力等同于最高法判决,均为终审判决。在许多法律界人士眼中,可比喻为"开在老百姓家门口的最高法"。巡回法庭的运行将最大程度地便民,例如设立诉讼服务中心,方便当事人提交诉讼资料和证据等。按照法律规定,案件  相似文献   

6.
继1月28日第一巡回法庭在广东省深圳市挂牌,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1月31日在辽宁省沈阳市挂牌,至此,司法改革继续向纵深迈进。设立巡回法庭,只是一个开始,但对整个中国司法改革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正如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所言,将第二巡回法庭设在沈阳,主要是考虑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在工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矛盾纠纷数量较多。如果能够通过设立第二巡回法庭,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话,那么无论是对东北而言,还是对整个中国来说,都是一件幸事。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将这一治国方略载入宪法,把党的主张通过立法的形式,化为国家和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的行动准则,这是社会进步与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但依法治国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因此,要认真分析妨碍依法治国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后,不少公众表示,巡回法庭是不是中国古代的钦差大臣?它不是钦差大臣。从根本上来看,设立巡回法庭,是通过维护司法主权以追求司法公正的一项制度设计,其目的是提升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现代国家司法权的根本价值,在现代国家法治体系中处于元价值的地位。为实现这一元价值,现代国家以不同的方式,通过制度安排对公共权力之间进行清晰界分,以厘清司法权与其他国家权力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司法权内部进行有效配置,以明确司法  相似文献   

9.
推动分工深化对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具有深远意义,如何推动分工深化成为亟需探索的时代命题。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是分工深化在微观层面的重要体现。本文以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微观企业视角实证考察地区司法水平对分工深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巡回法庭设立后,巡回区内企业专业分工水平显著提高。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巡回法庭主要通过改善契约环境、抑制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减少行政干预实现对分工深化的推动。异质性分析表明,当企业面临的市场交易成本较高、不具备政治关联以及与巡回法庭之间的地理距离较近时,巡回法庭对企业专业分工水平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本文结果表明,地区司法水平的提高能够推动分工深化,拓展了法制环境的微观经济后果及企业边界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本文结论对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进一步完善巡回法庭制度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浓墨重彩地勾勒出一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蓝图,奏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黄钟大吕。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的论述,有不少新表述、新论断和新要求,这充分昭示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将进入全面推进的崭新阶段,中国法治建设将谱写依法治国的新篇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重要法治主题,是新形势下吹响的法治号角,依法治国是当代中国最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国家治理方式。1 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科学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经  相似文献   

11.
光阴荏苒,转眼一年,多姿多彩的2014,已经成为"匆匆那年"。对于平安建设来说,这一年是很有意义的,是收获成果的,因而是特别难忘的,是值得回味的。这一年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  相似文献   

12.
赵东山 《走向世界》2022,(14):64-67
地处大山深处的淄博市沂源县人民法院东里法庭,距沂源县城43公里,是淄博市最偏远的一处法庭.东里法庭共有5名正式干警,多年来,他们坚持走进田间地头开展普法宣传,积极推行巡回审判,把法庭搬到村中、果园,搬到农户家中,极大延伸了司法服务的触角,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行走在大山里的"流动法庭".  相似文献   

13.
风声     
《东北之窗》2013,(3):32-33
习近平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3日下午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正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从提出至今已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从党的第十五大报告开始,历次党的代表大会都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写进了报告,并且对其内容进行了不断的深化。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  相似文献   

15.
《宁波通讯》2008,(2):8-9
建设“法冶宁波”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渐进的过程,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法治宁波”,必须着力在“七个推进、七个提高”上下功夫求突破。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历程和显著成就的科学总结,并且将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个方面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学习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讲话,本人认为,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开展科学发展示范村创建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具体实践。作为一项长期动态工程,必须统筹谋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扎实推进,尤其要着力抓好五个关键环节,不断把创建活动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从2011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六五"普法的启动,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民普法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从1986年开始,我国连续实施了5个五年普法规划,广泛普及宪法和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2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特殊社会组织,法治兵团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在新疆的实践.本文阐述了法治兵团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法治兵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法治兵团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