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江苏省新沂市的有些鱼塘发生鱼类显著性出血病,造成鱼类死亡。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由于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通过及时治疗、对症下药,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一、症状鱼体各器官组织不同程度地出血或充血。外表症状表现为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鱼体两侧肌肉轻度充血,鳃淤血或苍白,随着病情的  相似文献   

2.
<正>2012年6月以来,江苏省新沂市的有些鱼塘发生鱼类暴发性出血病,造成鱼类的死亡,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通过及时治疗,对症下药,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现将暴发性出血病发病的一些特点及防治方法作一总结,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暴发性出血病的症状主要症状是鱼体各器官组织不同程度的出血或充血。外表症状表现为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鱼体两侧肌肉轻度充血,鳃淤血或苍白,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体表各部位充血加剧,眼球突出,口腔颊部和下颌充血发红,肛门红肿。内  相似文献   

3.
<正> 一、呼肠孤病霉病 草鱼出血病 该病又称为出血病,是养殖草鱼的一种主要疾病。主要发生于夏、秋季,流行广泛,危害性大。 症状识别主要症状是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病鱼呈暗黑色。小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见皮下肌肉充血、出血。病鱼的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这时鳃常呈现“白鳃”;肠壁充血,  相似文献   

4.
<正> 一、暴发性出血病 暴发性出血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败血症。其发病速度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多发于夏季高温季节。 症状 病鱼表现为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皮肤充血、出血,眼球突出,鳃丝肿胀出血,腹部膨大,剖开后可见腹水、肝脏、脾脏、肾脏肿大,肠系膜、肠壁充血、出血,鳔壁充血、出血。病鱼厌食、绝食,在池边静止不动或阵发性狂游,最后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5.
<正>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为细菌性败血症,是一种传染性强、病程短、死亡率高的鱼类传染病。主要危害鲢鱼、鳙鱼、草鱼、鳊鱼、鲫鱼,流行水温为20~28℃,在华中地区6~8月份为高发期,流行范围广,在全国范围都有发生。主要症状为:疾病早期,发病鱼上下颌、鳃盖、口腔、鳍基轻度充血,肠内有少量食物;严重时鱼体严重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胀,腹腔内有红色腹水  相似文献   

6.
<正> 发生鱼类流行性病毒病的池塘,一般是水质过肥的养猪或养鸭池塘;池塘发生鱼类流行性病毒病时,首先死亡的是鲮鱼,其次是鲢鱼、鳙鱼,最后是罗非鱼等鱼类,其主要症状:疾病早期及急性感染时,病鱼的上下颚、口腔、鳃盖、眼睛、鳍基部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微出血,疾病严重时,鱼体表(包括鳍条)严重充血,以致出血(鱼体两侧有红斑),呈  相似文献   

7.
鱼类易发多种疾病,鱼一旦发病,往往传染快、危害大、损失重。病鱼丧失食欲,喂药很难奏效,而注射(打针)的办法又行不通,只能全池泼洒药物。所以预防和及时鉴别传染性鱼病非常重要。现将鱼类专业户张洪军的常见传染性鱼病“一看准”的感官鉴别技术作以下介绍,广大养鱼专业户不妨一试。一、肠道病感官鉴别:1、出血病。肌肉、口腔、各种鳍条的基部充血,尤以臀鳍为甚。剥去皮肤可见肌肉点状出血,严重病鱼肌肉全部发红。有时可见鱼体发红,不用剥开,就可判断。有时鳃盖、大颚、眼圈、肠道也有充血现象,鳃失去鲜红色或呈苍白色。2、肠炎病。肛门红肿…  相似文献   

8.
<正> 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及肠炎病统称为草鱼四大病,是草鱼的多发病,尤以病毒性出血病危害最为严重。 一、病毒性出血病 1.症状(1)红肌肉型:病鱼体色发黑或暗红,无明显出血症状;呈点状或块状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紫红色;鳃多粘液,鳃组织为  相似文献   

9.
<正>如要养鱼富,防病是基础。随着养殖环境的慢慢恶化以及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导致淡水养殖鱼类出现疾病的几率大大提升,带给了养殖者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研究以及探讨分析淡水养殖鱼类较为常见的疾病,以及相应的治疗手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一、细菌性疾病的病症以及治疗方法1.细菌性出血病细菌性出血病是淡水鱼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病鱼在患病初期,其两侧、口腔、鳍基以及上下领则会发生轻度出血,  相似文献   

10.
<正>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方法,不同的资料多有不同的介绍,但实际效果却不尽一致。笔者在长期的鱼病防治实践中,找到一种快速治愈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方法,3-5天能有效控制病情,起到"药到病除、立竿见影"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症状、危害及流行情况等(一)症状及表现1.鱼体症状:病鱼的口腔、鳃盖、眼眶、鳍条基部及鱼体两侧充血,眼球突  相似文献   

11.
<正>下面就武汉施瑞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瑞福"系列产品的功效特点,对常见的科学组方介绍如下,供广大经销商和养殖者参考:1、暴发性出血病,又叫细菌性出血败血症疾病早期和急性感染时,病鱼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眼眶周围充血,眼球明显突出,腹部膨大、红肿、腹腔内积有红色腹水,肝肾肿大,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发炎充血,急性发病迅速,死  相似文献   

12.
<正>鱼类生活在水中,鳃是鱼类适应水中呼吸的特殊器官,鱼体与水环境的气体交换主要由鳃来完成。水体中存在的大量病原体生物很容易感染到鳃上,鳃若发生病变鱼类则呼吸不畅,这必然会影响其正常代谢和生长。当鱼的  相似文献   

13.
<正> 一、病毒性出血病 1、病因:病原是一种呼肠弧病毒,当水质恶化、溶氧量降低、锦鲤抗病力下降时,病毒即可乘虚而入。 2、症状:患病初期病鱼眼眶四周、鳃盖、口腔和各鳍条基部充血。将其皮肤剥开,可见肌肉呈点状充血。当病情  相似文献   

14.
团头鲂细菌性败血症是团头鲂养殖生产中危害较大的疾病,发病后常造成鲂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生过程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证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一、致病菌团头鲂细菌性败血症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二、发病症状在慢性感染初期或急性感染时,病鱼上下颌、口腔、鳃盖、鳍基部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眼眶下缘点状充血,肠内尚有少量食物。慢性感染后期,病鱼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鱼体表严重充血,甚至出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或淡红色透明腹水,肠道积水,鳃、肝、肾的颜色均较淡,发病严重时病…  相似文献   

15.
<正>一、草鱼出血病1.病原体:为一种草鱼呼肠孤病毒。2.症状及病变:病鱼体色暗黑而带微红色,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见皮下充血发红。口腔、眼眶、头顶、下颚、鳃盖、鳍条基部充血,甚至眼球突出。将病鱼皮肤剥除,肌肉显示点状或块状充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严重出血的病鱼可出现"白鳃"或呈斑点状充血,但有些病鱼鳃瓣无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16.
病鱼共同特征是鳃瓣受损、腐烂发白。明显的区别是,细菌性烂鳃病的病鱼主要表现为:鳃丝腐烂发白,鳃丝尖端软骨外露,附有污泥和黄色粘液,鳃盖骨内表皮充血,表面常被腐蚀成不规则的透明小洞;而鳃霉病病鱼主要表现为:鳃瓣点状出血,部分鳃丝发白并呈坏死腐烂状。  相似文献   

17.
<正> 从鳃部直观鉴别鱼病,有细菌性烂鳃病和由中华鳋引起的鳃病。由于病灶主要发生在鳃部。诊断时极易混淆。为此,现将多年实践的经验体会如下:一、诊断方法1、鳃盖:细菌性烂鳃病一般鳃盖充血,中央内表腐蚀成圆形或不规则透明口;由中华鳋引起的鳃病一般无损,不充血。  相似文献   

18.
<正> 草鱼出血病,4~10月为流行季节,以8~9月为最甚。危害对象为当年草、青鱼种。病鱼肌肉、口腔、各种鳍条基部出血,尤以臀鳍为甚,剥皮可见肌肉点状出血,严重病鱼肌肉全部发红,有时可见鱼体发红,有时鳃盖、下腭、肠道  相似文献   

19.
<正>3、暴发性出血病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亦叫"细菌性败血症"。该病原主要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主要症状是鱼体各器官不同程度的出血或充血。病鱼多表现为不吃食、在池中不动、溜边慢游等,最后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20.
<正>一、草鱼出血病与肠炎病1.共同症状:患病鱼体色发黑,游动缓慢,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食欲减退,以致完全不吃食。剖开腹部,可见肠壁充血发炎,肠腔内无食物。2.区别:活检时患出血病的鱼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黏液较少,而患肠炎病的鱼肠壁弹性较差,肠腔内黏液较多,严重时腹腔内充满大量的淡黄色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