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范宇鹏 《北方经济》2014,(12):58-59
正一、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一)广东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根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发表的"201 2年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具竞争力的十大省市"排行榜显示,广东为第一位。2012年广东用于文化体育与传媒的财政支出高达170.56亿元,为全国之首。2003-2010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2.6%,高于全省同期GDP增长水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在5.5%以上,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2010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52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5.6%,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超过1/4,已连续8年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从产业分布来看,广东文化创  相似文献   

2.
正编者按:1月22日,宁波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发布了2019年宁波经济运行数据。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占GDP比重为49.1%,比上一年提高1.0个百分点。近年来,宁波服务业呈现规模持续增长、占GDP比重稳步上升的良好势头,但发展质量所存在的明显短板已成为推动宁波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综合  相似文献   

3.
《特区经济》2020,(3):6-7
2019年中国GDP增长6.1%国家统计局于2月28日发布了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467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86165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534233亿元,增长6.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7.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3.9%。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1.2%,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11.0%。  相似文献   

4.
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迅速,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3%,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5%;2007年上半年北京市的第三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67%。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的不断增加,表明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邓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上半年,忠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拉动GDP增长6.9个百分点,贡献了65%以上的税收。目前,全县民营企业吸纳就业占比达82.5%,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6.8%在民营企业。8月16日,忠县召开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研究部署民营经济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新举措。这次会议对于贯彻落实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和陈敏尔书记调研忠县讲话精神,进一  相似文献   

6.
《开放潮》2007,(Z1)
现状当前,版权与商标、专利一起构成了知识产权的三大主体。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版权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疾速提升,正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强有力的支柱之一。每年全球版权贸易收入达到1100亿美元左右,大大超过全球图书产品直接贸易的总收入。版权产业在各国GDP中占大约3~6%左右。2002年,以版权产业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因的美国,其核心版权产业创造了大约5351亿美元的产值,占该国GDP的5.24%左右,总体版权产业产值估计为7912亿美元。约占GDP的7.75%。  相似文献   

7.
服务业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初步预测,浙江服务业年均增速将高于GDP增速1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稳步提升,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成为今后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8.
大局把握     
长江三角洲■上海旅游业发展迅速上海2007年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858.1亿元人民币,占全市GDP比重首次突破7%,达到7.2%。这  相似文献   

9.
改善宏观调控 解决房地产业四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2005年全国GDP年均增长9.6%,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房地产业占GDP的比重平均为4.1%,比改革开放前提高了2.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不但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而且产业  相似文献   

10.
王惠珍 《上海经济》2015,(Z1):35-42
20世纪60年代,世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由此世界经济出现了从“工业化”向“服务化”转变。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随着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服务业的主导性产业,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有关数据表明,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现象”,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70%,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的70%。近年来,服务业在中国GDP中所占比重呈现缓慢但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十一五”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办公和通信设备制造业是近年来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我国办公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由2001年的11.38%快速上升到2005年的27.18%,甚至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的增速14.52%。其占工业增加值和GDP的比重分别从2001年的4.72%、1.87%上升到2005年的7.59%、3.19%。  相似文献   

12.
浙江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与战略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畴镛 《浙江经济》2009,(24):16-17
浙江服务业在"十二五"期间将以年均12%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48%左右,实现产业和就业结构向"三二一"序列转变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广西工业克服金融危机冲击等重重困难,取得重大进展,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953.37亿元,增长15.9%,占全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38.4%。当年,全国工业增加值为134625亿元,比上年增长8.3%,占GDP的40.1%。广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逼近全国平均水平,仅低于全国1.7个百分点,这是多年来广西首次将这一差距缩小至3个百分点以内。  相似文献   

14.
国家发改委网站最新公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2010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的目标。规划还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发展现状 (一)总量稳步扩张,发展速度低于第二产业。“十五”期间,滨州服务业年均增长14.2%,呈稳定发展态势。2002年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占GDP的比重为30.8%,达到历史最高。2005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GDP的比重为26.1%。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经过连续两年的大幅下滑之后出现小幅回升,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0.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滨州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于第二产业。“十五”期间,滨州第二产业年均增长20.3%,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0%,分别比服务业高出6.1、6.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中心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已普遍呈现一升一降的变化趋势当前,浙江中心城市功能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服务"加速走强,占GDP比重已经超过"生产",越来越成为促进城市加快发展的新动力。这里有三组数据作证。——中心城市经济结构向服务型转变。进入"十二五"以来,11个中心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合计占这些地区GDP的比重继续提高0.5个百分点,而二产增加值合计占GDP的比重进一步下降0.5个百分点,初步呈现向以服务经济结构为主的转型。——中心城市提供服务的广度和深  相似文献   

17.
《当代陕西》2007,(10):M0002-M0002
新中国第一个GDP数据是1952年的679亿元,那时国民经济百废待兴,工业增加值只占GDP17.6%。而2006年,我国GDP达210871亿元,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3.3%。[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王彩虹 《改革与开放》2016,(12):121-121
2014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的12%,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引领和支撑上海新一轮发展的支柱产业。通过探析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找出制约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的因素,寻求相关对策路径,进一步提升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发展水平和产业集聚能力。  相似文献   

19.
何霞 《北方经济》2012,(21):58-60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规模总量不断扩大,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高,2011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3.1%,比2002年提高1.6个百分点。信息服务业、快递业等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迅速发展,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10,(10):14-19
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10月18日,中国政府网刊登《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在发展目标上,《决定》明确提出,到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再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决定》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必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结合实施产业发展规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营造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良好舆论环境,本刊全文刊发《决定》,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