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整体上市的公司层出不穷。本文在探讨整体上市的模式基础上,分析了整体上市的财务效应,并以武钢集团整体上市的案件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孟令杰 《会计之友》2007,(28):81-82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整体上市的公司层出不穷.本文在探讨整体上市的模式基础上,分析了整体上市的财务效应,并以武铜集团整体上市的案件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张莉 《会计之友》2008,(29):101-102
整体上市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热点,它是否对任何集团都适用,都会增加股东价值?本文从探讨整体上市的含义,整体上市的边界,整体上市的政策环境入手,深入分析了整体上市对股东价值的影响。得出企业集团总体上市是有条件的,只有EVA为正时的整体上市才有益于股东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企业的整体上市己经成为证券市场新的热点。2004年以来,TCL集团吸收合并TCL通讯并成功实现整体上市,武钢股份以定向增发收购武钢集团主业的方式实施整体上市,这些以产业整合为主要目的的集团整体上市将对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公司整体上市到底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财务效应,并对以后企业整体上市选择最优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孟令杰 《会计之友》2007,(10S):81-82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整体上市的公司层出不穷。本文在探讨整体上市的模式基础上,分析了整体上市的财务效应,并以武钢集团整体上市的案件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长,整体上市逐渐成为企业金融创新的热点话题。整体上市能够有效地避免分拆上市模式下的种种弊端,也能够有效地配置企业资源,拓展融资渠道,对公司绩效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首先对整体上市的概念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对绿地集团整体上市的背景、动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在系统分析绿地集团整体上市前后绩效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全流通预期下企业整体上市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流通为企业整体上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力,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整体上市受到集团公司的极大青睐。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实施整体上市的推动效应以及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企业实施整体上市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8.
周健 《西部财会》2009,(4):32-3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企通过整体上市战略实现了自身的不断壮大。深入分析企业整体上市的各种理由,重点关注企业整体上市后的绩效评价体系,是整体上市战略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9.
该文分析了武钢股份整体上市后关联交易的变化,发现关联交易的规模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整体上市对武钢股份大幅减少关联交易的作用微乎其微,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应当理性看待整体上市这一金融创新,在大力推进整体上市的同时,更应该冷静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更加深层次的问题,避免整体上市成为另一种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圈钱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TCL、武钢股份等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以及股改的顺利实施使得制约集团整体上市的制度性约束的逐步解除,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型国企表现出强烈的整体上市冲动。通过整体上市方式,企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也可能带来显著的财务效应。  相似文献   

11.
积极推进中央企业整体改制上市.通过上市的方式来引进市场约束,着眼于从整体上提高和完善央企的公司法人治理水平,是当前深化央企改革的工作重点。一些地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也把整体改制上市作为近期加快股份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和目标。一、央企整体改制上市背景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资本市场中我国上市公司中整体上市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会计指标法,对我国2006年至2008年期间通过定向增发整体上市的公司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上市公司整体上市后经营业绩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整体上市的企业集团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我国内部资本市场在缓解融资约束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已整体上市的集团公司比未整体上市的集团公司控制的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大;已整体上市的集团公司中,民营性质的集团公司比国有性质的集团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大。  相似文献   

14.
《英才》2009,(4):47-47
整体上市遇阻 《英才》:去年你就提到中电投要在3—5年内实现整体上市工作,中电投的整体上市将按照何种路径实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国资委推动国有中央企业整体上市为背景,以武钢集团公司和TCL集团公司为例,从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两个角度,分析了企业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集团公司整体上市能降低非流通股的比例,使央企股权结构的流动性增强.但从长期来看,整体上市并不是提高公司绩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国资委推动国有中央企业整体上市为背景,以武钢集团公司和TCL集团公司为例,从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两个角度,分析了企业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集团公司整体上市能降低非流通股的比例,使央企股权结构的流动性增强。但从长期来看,整体上市并不是提高公司绩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国企整体上市是继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提升中国证券市场国际竞争力的一项措施,也是培育和提升国企整体竞争力的一项措施。随着投资者对国企整体上市预期的增强,许多中央国企及地方国企都在制定并逐步实施国企整体上市的计划,政策层面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和相应支持。然而,必须意识到,在当前国企整体上市的进程中,股价在高位运行,以定向增发为主要手段的资产注入式整体上市模式蕴含了较大的风险,不仅诱发了一些有整体上市概念的上市公司过高估值,而且因为过大预期导致股价畸高,形成对证券指数的增量推  相似文献   

18.
定向增发模式下整体上市企业财务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后,通过定向增发实现整体上市已经成为企业常用的方式。本文运用我国证券市场定向增发模式实现整体上市的最新财务数据,对定向增发模式下实现企业整体上市的财务绩效分行业进行分析,得出了企业采用定向增发模式实现整体上市在大部分行业中能够产生一定的正财富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自TCL股份整体上市成功后,对拟整体上市的武钢股份受到市场的强力追捧,摘自2004年3月2日《证券日报》的下述内容正好说明这一点:武钢整体上市是做减法。定向增发“瘦身”。所谓减法简单来说就是“瘦身强体”,即瘦母公司之身,强上市公司之体。据武钢股份2003年年报披露,前五名供应商合计的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的91.92%,其中向武汉钢铁(集团)公司采购的金额占83.45%。关联交易程度之高超出人们想象。因此,武钢股份整体上市的方案必须让集团“瘦身”,最大限度地减少关联交易。武钢股份的减法更代表国企整体上市的模式。国家有关部门也鼓励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要加快重组上市步伐,集团一级能上市的要积极上市。这一政策信号必将对相关上市公司产生较大影响。显然,整体上市的热潮即将来临。我们预计,今后效法TCL集团做加法的整体上市的模式还会有,但是,相对于上市公司现状来说,“瘦身强体”才是整体上市的宗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整体上市的路径选择是减法多于加法。击节叫好声中,我们是否应该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确如上文中所述?本文拟就此进行相关的财务分析。  相似文献   

20.
莫磊  胡国强 《会计之友》2013,(21):31-37
自2004年TCL集团换股吸收合并整体上市至2010年12月31日,已有71家上市公司通过增发等资本运作方式完成了集团主业的整体上市。那么,这些已上市公司通过整体上市的资产重组行为到底有没有给上市公司的业绩带来显著的提升?整体上市对上市公司业绩推动又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文章以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间完成上市公司整体上市的71家A股公司为样本,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提出的四个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整体上市的资本运作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直接业绩推动效应,主业鲜明度在当前并不是业绩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对于国有性质的实际控制人,为非国有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进行整体上市资本运作对业绩的提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