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13日,在常熟江河天绒丝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召开的DCS自动化改造验收会上,与会者围坐在一个圆形的会议桌旁,认真听取专家组的技术汇报,他们中有纺织工业协会的领导,有我国纺织材料领域的顶级专家,有大豆纤维的发明人李官奇先生,还有一直以来积极参与大豆纤维产品开发的纺织企业的代表——为了加速大豆纤维产业化的进程,为了振兴和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工业走到一起来了!圆桌,象征着合力,象征着团结,象征着凝聚。圆桌会议的召开,让我们看到在我国大豆纤维产业化的征程上,有一支团结合作,勇于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团队。今天,就让我…  相似文献   

2.
历达 《中国纺织》2003,(5):31-34
2000年8月某日,李官奇在苏州大学教授王华杰的陪同下带着他历经十年心血研制成的大豆蛋白纤维,首次走进当时的国家纺织工业局,距今,不过两年多时间,但如果让我们回眸这两年的足迹,会发现原国家纺织工业局,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其间为大豆蛋白纤维的推广应用直接组织、协调、参加的较大规模的研讨会、培训班、新闻发布会、鉴定会等各类活动竟达十次以上。  相似文献   

3.
刘兴 《中国纺织》2005,(7):66-66
当学术界还在对大豆蛋白工艺的界定争论不休之时,常熟市江河天绒丝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的实干家们早就以"凤凰涅磐"勇气,把大豆蛋白纤维工艺产业化进程推向了新的高度:对大豆蛋白纤维生产线成功进行了控制自动化改造,对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性能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企业进一步实现规模化生产,这也大大推进了产品的市场推广步伐.  相似文献   

4.
大豆蛋白纤维,怎么认识怎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大豆蛋白纤维的研制成功,就是人造纤维家族新的突破,大豆蛋白纤维符合我国纤维发展的方向。因为我国大豆资源丰富,而且利用的是榨油后的豆粕,是农作物的下脚料。大豆蛋白纤维有较好的性能,如柔软、蓬松、保暖、吸水导湿性能好,光泽好,穿着舒适。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弱点,如软、烂、弹性差、抱合力小等,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在政府、协会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李官奇先生经过10年的潜心研究及许多单位参与合作,大豆蛋白纤  相似文献   

5.
《中国纺织经济》2003,(4):32-33
李官奇本是一位农民,1979年开始靠提供粮油机械及相关技术服务成为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1991年,李官奇被一条植物蛋白可以纺丝的消息所吸引,全心投入大豆纤维产业化生产的研究中,历经十年,花费全部积累甚至不惜举债,终于改写了世界化纤发展史上中国原创技术为零的记录,在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大豆纤维产业化。目前大豆纤维产业化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重点产业化项目,在全国成立了四家大豆纤维生产厂,由李官  相似文献   

6.
历达 《中国纺织》2003,(4):25-28
2003年4月1日。在我国纤维发展史上将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我国在应用纤维领域的惟一原创技术大豆蛋白纤维万吨级生产线在江苏常熟江河天绒丝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竣工投产。阳春三月。春风拂面,坐落在阳澄湖畔的江河天绒丝公司迎来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常熟市人民政府为这个项目举行了隆重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变频器地址超出DCS的地址范围,致使DCS系统不能与变频器直接进行ModBus通信,读取变频器参数内容。因此,采用S7-200作为寄存器地址转换结构,构成主(DCS)-从/主(PLC)-从(变频器)模式,实现DCS系统与变频器的通信,并在云南华联锌铟公司尾矿库浮船改造过程中得到实际应用,实时监控现场设备运行情况,提高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大豆蛋白纤维,开发及产业化有何实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经贸委2000年批准立项的工业化试验项目——“植物蛋白丝”,经过河南濮阳华康生物化学工程联合集团总公司李官奇专家十年的艰苦努力,在河南省遂平县建成了一条1500吨/年大豆蛋白质纤维的工业化试验线,成功地生产出纺织加工及服用性能俱佳的大豆蛋白质纤维。该纤维不仅具有单丝细度细、比重轻、强伸度高、耐酸耐碱性好、光泽好、吸湿导湿性好等特点,还具有羊绒般柔软手感、蚕丝般柔和光  相似文献   

9.
《中国纺织经济》2003,(3):28-31
最早接待李官奇的.是原国家纺织工业局规划发展司副司长李金宝.这位在部机关负责了多年科技工作、一直对原创技术比较关注的司长从看到大豆纤维的那一刻起.就深知:“如果放在面前的这团纤维是真的.那它的意义将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大豆蛋白纤维结构与漂白、染色等染整性能的关系,以及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纤维染色的机理。结果表明:活性基反应性强(如乙烯砜、一氟均三嗪)的活性染料更适合大豆蛋白纤维染色,其不仅可与大豆蛋白组分反应,也可与聚乙烯醇组分反应。大豆蛋白和聚乙烯醇组分同时染色对纤维表面的颜色均一性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李官奇与大豆蛋白纤维不解之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大豆蛋白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再生植物蛋白纤维。再生蛋白纤维是从天然动物牛乳或植物(如花生、玉米、大豆等)中提炼出的蛋白质溶解液经纺丝而成。再生蛋白纤维的研究历史较早,大约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国外就开始了研究。据查一些文献报道,国外早期的再生蛋白纤维研制状况大致如下: 1894年,在明胶液中加入甲醛进行纺丝,制得明胶纤维; 1904年,Todtenhaupt用从牛乳中提炼的酪素进行纺丝,制得酪素纤维; 1935年,Ferretti进一步对酪素纤维进行了研究,意大利SNIA公司开发了酪素纤维; 1936年,英国Courtaulds公司开发了酪素纤维; 1938年,英国ICI公司制造了花生蛋白纤维,商品名为Ardil,该纤维吸水率为14%左右,断裂强度为0.8g/d; 1938年,日本油脂公司开发了以大豆为原料的纤维;  相似文献   

12.
大豆蛋白纤维是我国在应用纤维领域唯一的原创技术,它是由河南华康生物化学工程联合集团公司的科研人员经过十年的艰苦探索、自主开发,在国际上率先进行工业化试验并取得成功的技术。大豆蛋白纤维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大豆蛋白纤维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以植物蛋白丝作纤维材料的工业化进程已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再生植物蛋白纤维。我国首创的大豆蛋白纤维制造技术取材于榨过油的豆粕,用浸泡法将其中的蛋白质提取,在蛋白质提纯的过程中取出其中的球型蛋白,通过助剂与羟基高聚物接枝相溶共聚共混,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质纺丝溶液,利用现  相似文献   

13.
大豆蛋白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蛋白纤维是我国独自开发的一种专有技术纤维。自面世以来 ,受到许多纺织厂家的欢迎。在试纺、试织和服装产品开发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为了进一步了解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能 ,本文根据国内发表的有关大豆蛋白纤维的论文进行了一下汇总 ,希望能对我省的大豆蛋白纤维的开发和应用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一、大豆的基本组成成分根据姚穆等人提供的数据 (见《棉纺织技术》9/2 0 0 2 ) ,大豆作为食用植物含有多类组分 ,最主要的有粗蛋白、粗脂肪、糖类物质等 (主要成分见表一 )。从表中可以看出 ,中国大豆中脂肪含量明显高于日本和美国大豆…  相似文献   

14.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集散控制系统,是70年代国内推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通常称为DCS。其控制系统的功能是由不同的设备来完成的,当某个设备出现故障时,对整个系统影响降到最低。TPS(Total Plant Solution全厂一体化解决方案)系统,是美国Honeywell公司的一个先进  相似文献   

15.
大豆蛋白纤维纯纺及混纺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蛋白纤维是从大豆粕中提取的可用于纺织的具有优质性能的材料。大豆蛋白纤维纺纱前必须进行加湿加油等处理过程。在棉纺设备上,根据大豆蛋白纤维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造,优选特殊的工艺参数,就可将大豆蛋白纤维纯纺为大豆蛋白纤维纱。大豆蛋白纤维也可与棉、涤纶等纤维混纺,以改善其可纺及服用性能。本文就大豆蛋白纤维的纯纺及混枋批量生产过程、工艺特点等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由江苏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000301)研制成功的蚕丝/大豆纤维交织绸,日前投入批量生产和出口。 蚕丝/大豆纤维交织绸是由桑蚕丝与大豆蛋白纤维交织而成的丝织物。桑蚕丝是天然纤维,而大豆蛋白纤  相似文献   

17.
随着明年配额取消以及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强强联手打造国际竞争优势已势在必行。在纺织业界。合纵连横的战略也在有识之士的策划下悄悄演绎。 10月25日.在中国国际面辅料(秋冬)博览会召开之际,常熟江河天绒丝纤维有限公司与色纺纱专业生产厂商华孚集团签署了色纺纱领域独家合作协议,建立唯一指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同时与台湾旭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常州旭荣针织印染有限公司及昆山旭荣纺织企业有限公司结成紧密合作的核心企业关系。并签署有关产品开发及市场推广协议。它表明大豆蛋白纤维——这一由中国人自主开发的纤维正以强强联合优势迅速推向国内外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能及成纱质量和产品开发情况,测试了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摩擦性,悬垂性和舒造性,并与真丝、棉纤维、毛纤维织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湿热舒适性和悬垂性,其风格总体上与天然纤维织物风格相似。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3.局部设施自动化除彩南、石西、陆梁等自动化油气田外,准东采油厂、采油一厂、采油二厂、采油三厂、百口泉采油厂、重油公司、新港公司都建设有局部的生产自动化设施,主要集中在原油处理站、天然气处理站、污水处理站、注水站、供热站、转油站等。采用的自动化系统包括SCADA、DCS、PLC IPC/PC、分线计量系统、非计算机控制系统等。选用的厂家众多,设备类型也多种多样。3.1SCADA系统准东采油厂、采油一厂、采油三厂、百口泉采油厂、重油公司应用SCADA系统对部分水源井、计量站(转油站)进行远程监控(表9)。系统由一个主控…  相似文献   

20.
自动化生产企业基本配置现代企业,工厂自动化是世界潮流,大势所趋。工厂自动化可用"点、线、面"三级层面来概括,其中"面"级自动化系指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PMS);"线"级自动化系指生产线设备计算机分级分布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点"级自动化系指隶属于生产线的单元机设备现场计算机控制盘系统(Local Control Panel,简称LCP)。一套PMS可包括多种多条DCS,一条DCS可包括多种多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