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撂荒现象情况不断加剧,严重影响了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逐步演变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本文以澄城县为研究区域,在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Google Earth影像提取撂荒耕地的规模和数量,对耕地撂荒率计算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澄城县耕地撂荒主要分布在冯原镇、王庄镇及赵庄镇等区域,耕地撂荒主要受农业收益低、农村劳动力不足及政策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撂荒情况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撂荒耕地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了解台塬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地形特征,以地处渭北台塬区东部的韩城市为研究区,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和DEM数据,在ArcGIS 10.3软件支持下,对研究区的地形因子,即高程、坡度、坡向进行提取,采用表面分析、叠置分析技术,研究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存在密切联系,并呈现明显的规律性。随着海拔的升高,耕地、园地、水域、建设用地呈减少趋势,林地、草地面积分布先上升后下降,未利用地面积随海拔上升而增加;坡度较小的地区主要土地类型为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园地、林地、草地面积随坡度的上升先增加后减少,大多数分布在缓地和斜坡上;坡向由阴坡转向阳坡的过程中,耕地、园地、建设用地分布比例增加。在低海拔、小坡度的无坡向和阳坡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在高海拔、大坡度地区,林地、草地的优势分布有利于保护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人类活动不频繁且环境较恶劣的地区多为未利用地。该研究可为不同地形的土地利用布局提供依据,从而达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耕地是粮食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和农村经济发展,耕地撂荒问题逐年凸显。本文以千阳县张家塬镇为研究区域,依据遥感影像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耕地撂荒空间分布及撂荒类型,从空间地理质量、管理质量、经济质量3个方面探讨了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撂荒率为10.81%,其中常年性撂荒面积占44.17%,季节性撂荒面积占55.83%,耕地面积越小,越容易引起撂荒现象,且旱地撂荒程度显著高于水浇地。撂荒耕地面积随着地形位指数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高程低、坡度大或高程高、坡度小的区域更容易出现撂荒现象。交通条件和水利配套是引起耕地撂荒的重要因素,常年性或季节性撂荒耕地面积均随距道路及灌溉设施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常年性撂荒耕地主要分布在距灌溉设施大于200 m处,而季节性撂荒耕地主要分布在距灌溉设施100~200 m区间内。随着耕地等别的增大,撂荒地块的面积也逐渐增大,耕地撂荒情况与粮食产能成反比。  相似文献   

4.
邸志鹰 《中国西部》2001,(5):112-115
中国是世界冰川大国,大约有6万条不同类型的冰川分布在西部高原和高山上。从北面中俄、中蒙交界的阿尔泰山到南端云南省境内的玉龙雪山;从西端的帕米尔高原到东端的四川省松潘县.冰川分布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面积最大的冰川是最新刚刚发现的藏北高原普诺岗日冰原冰川。它由数个相互连接的平坦的冰帽构成,总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表面平坦贯通的区域面积就有150多平方公里。下伸最低的冰川是西藏察隅县木忠乡境内的阿扎冰川。它长20公里,末端海拔仅2450米。最长最大的冰川是天山主峰托木尔峰(海拔7435.29米)西坡的南伊诺切克山谷冰川,总长63.5公里,在中国境内的冰川面积就有392.84平方公里。其它著名的冰川还有,乔戈里峰(8611米)北坡的山谷冰川音苏盖提冰川,总长42公里,面积379.91平方公里,冰川末端海拔4000米。中国第一座冰川森林公园是四川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它跨越于海拔6750米至2940米之间,自高而低由粒雪盆、冰瀑布和冰川舌组成,全长13公里。它的冰川舌长5公里,延伸于原始冷杉林带,形成举世罕见的冰川与森林共生齐辉的自然景观。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冰川是坐落于珠穆朗玛蜂上的绒布冰川,长仅22公里,面积仅86.89平方公里,却在世界冰川家族中赫赫有名。它是登山探险者从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必经之路,在它的怀抱里发育着一座规模宏大、特征典型的冰塔林。  相似文献   

5.
1、海拔以云南核桃的垂直分布来看,纬度越低,垂直分布范围越小;纬度越高,垂直分布范围越大。在云南的西双版纳,纬度较全省低,那里的核桃分布一般在海拔800~1800m之间。滇西北的纬度较高,核桃分布的海拔范围也较大,从海拔1 000~3 200m。据在澜沧江流域调查,核桃分布海拔900~3 200m,其中,以海拔1 800~2 200m范围内生长的核桃长势较好,发育正常,病虫害少,产量高,质量好;低于海拔1 400m,长势较差,病虫害尤其是金龟子和刺蛾危害较重;高于海拔2 500m,生长不正常,经济受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MCTSB-InSAR技术监测常州市2007—2018年地面沉降状况,获取年平均沉降速率和累计沉降量结果,揭示研究区内地面沉降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通过与该地区水准测量数据进行精度评定,进一步验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依据地面沉降危险性评价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叠加计算,建立和完善地面沉降危险性综合评价方法,获取地面沉降危险性分区结果,有助于城市规划建设、防灾减灾及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7.
张延昆 《首都经济》2004,(11):54-56
怀柔地处北京东北部,区域面积2128.7平方公里,辖12个镇2个少数民族乡和2个街道办事处,有287个行政村,总人口29.6万。怀柔有相对独立的自然环境。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山区面积占88.7%,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0座,是首都北部的天然屏障。  相似文献   

8.
区域发展与公共外交是区域经济与国际关系学之间的交叉研究领域。作为区域发展与公共外交之间关系的跨学科研究,本文结合天津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研究如何借重公共外交塑就天津市良好的国际形象、提高区域国际竞争力。根据区域发展与公共外交的关系,结合天津市的实际特点和发展需求,粗略拟构出天津市公共外交发展战略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9.
叶军  李健  周慧 《乡镇经济》2007,(4):47-51
本文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宗旨,描述了生态农业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并对天津生态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着重从区域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的角度,探讨了天津市生态农业的区域发展规划,并提出未来天津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模式,即“圈层式与轴向分布“相结合的网状、立体化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0.
车鑫  杨海镇 《西部大开发》2018,(收录汇总):1-5
本文基于ASTER GDEMV2版的30m分辨率的天峻县DEM数据,运用ArcGIS10.2软件,提取地形起伏度,并用均值变点法确定最佳计算单元,再将海拔高程与最佳计算单元下的地形起伏度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天峻县的基本地貌形态类型图,以期为天峻县的城镇发展、灾害预测及治理等提供定量化的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天峻县地形起伏度的最佳计算单元为11×11的网格大小,地形起伏度在0~498m之间;天峻县的基本地貌形态类型共有12种,其中,主要地貌类型有4种,面积占比为87.39%。空间分布上,高海拔丘陵主要分布在青海南山、疏勒南山和中部地区;高海拔平原主要分布在苏里乡南部并在天峻县中部呈零星分布;极高海拔丘陵分布在岗格尔肖合力、疏勒南山和托勒南山一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