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化产教融合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通过分析校企合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作用,基于校企"双主体"构建保障机制、项目共建和利益共享机制、风险分担机制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信任运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郝钢  易红梅 《中国经贸》2012,(10):130-131
高等职业教育对自身办学定位认识不足,存在着校企合作层次低、合作关系不稳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缺乏工学结合的主动性和适应能力、工学结合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高职院校必须改变思想观念,坚定自己的办学定位,充分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同企业建立起校企合作的组织协调机构和利益共享机制,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真正走向模式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3.
财经类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翠 《黑河学刊》2010,(8):10-10,18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决定了其必须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之路。面对财经类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分析其与企业合作的制约因素,探索一条真正适合财经类高职院的校企合作之路。  相似文献   

4.
张义  丛旭 《中国集体经济》2013,(7):110-110,117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致命弱点在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于校企合作立法严重缺失,无法从法律上确定校企合作各主体之间的责、权、利的法律关系,这严重阻碍了高职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为此,国家必须加快校企合作立法工作,建立健全高职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东升 《辽宁经济》2009,(12):98-98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下公立高校校企合作成为促进教育改革创新的有效机制。校企合作办学已成为我国公立高校办学的方向,成为加快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急需的各类人才的新途径。产、学、研结合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各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以利益共享来缔结,校企合作办学成绩斐然,并已经形成了一批办得好、质量高、有特色、受欢迎的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但同时也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6.
汪安 《老区建设》2011,(8):62-64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在办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从校企合作办学的形式进行归纳,并针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仝泽柳 《魅力中国》2010,(17):279-279
当前,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已得到普遍认可,但实践教学的综合性、现场性、开放性、双主体性等特点限制了教学效果的真正实现,往往导致实践不“实”。本文从人才培养理念、教学效果评价、校企互动双赢等方面深入剖析实践教学机制.旨在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李丹 《湖北经济管理》2014,(13):108-109
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内涵的阐述、现状的介绍,分析总结了我国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和探索适合新形式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建设以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我们在类别股份合作制理论基础上进行了高职院校治理法人化的研究,提出了高职院校治理法人化的设计方案,这或将有助于促进政校分开,形成校企结合机制,明确学院师生主体地位,保障高校的办学自主性.  相似文献   

10.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打造品牌的本质要求。目前各高职院校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工作过程中,教师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对于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工作的绩效的考核和认定是关乎教师个人利益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各高职院校在考核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简要地分析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绩效考核的难点和问题,并且提出了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