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本文从分析兵团精神的内涵及其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兵团精神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将兵团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用兵团精神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五观"、"四个认同"教育,做新时期兵团精神的践行者,以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背景进行了论述,进而指出在我国全面进行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重要性,最后指出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应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和增强信息培养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调查分析了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媒介素养、信息伦理道德等信息素养现状,论述了提高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对策,主要是:加强少数民族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加强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和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图书馆素养;整合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等。  相似文献   

4.
杨斌  王小雪 《黑河学刊》2014,(6):114-116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的重要手段。从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并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手段及考核方法、手段改革进行探索,以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而充分发挥其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5.
调查分析表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认同度较高,对党的领导也满怀信心,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和疑虑。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措施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四个认同”、“五观”教育;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完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新疆七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座谈、口头调查等。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校、家庭、社会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我们只有重新审视复杂、动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影响因素问题,才能为新疆及其他民族地区的高校开展历史观教育并维护社会的稳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金华 《发展》2011,(8):122-122
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从信息素养意识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教育和信息素养道德教育三个方面说明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涵括的内容,并从六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对高等院校进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罗志佳 《黑河学刊》2012,(1):128-129
本文尝试从批评教育的视角出发,提供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方法艺术,使"难批评、批评难、怕批评"的现状得以改善,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提供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
鉴于新疆地区在地理环境、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进一步弥补传统思想教育的不足,更好地满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此,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加强人文关怀职能机构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各民族团结是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根本。新疆高校是培养各民族高层次精英、骨干的重要基地,肩负着把各民族学生培养成为红专并举的高素质人才之重任。重视和加强新疆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繁荣发展,构建和谐高校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学生对民族理论的认知、对民族观念的看法以及现阶段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对新疆各高校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新疆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