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既具有公法性,又具有私法性,但公法性是主要的法律属性。构建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制度时要突出公法性,强调行政优益权原则,兼顾私法性,把握经济利益平衡原则。这项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立法制度、许可程序制度、特许经营合同制度、救济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这些内容都应当符合它的法律属性和构建原则。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网络经营管理法规的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与网络相关的知识产权的增设和我国对私有财产保护大制度环境的发展,数字图书馆一直以来实行并追求扩张的知识共享,不得不受到知识私有财产权的限制。如何采取具体的版权管理应对措施,以达到知识共享扩张与保护私有财产的双赢,达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王少权 《河北企业》2023,(6):131-137
在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愈发重要,自动化行政中个人信息保护更是如此。保障自动化行政中个人信息安全有利于保障人格尊严权的实现、满足比例原则的内在要求以及规制算法歧视。然而,保护自动化行政中个人信息从立法上看尚存在以下不足:立法直接规定过少、法律可操作性不强、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等;从执法上看问题同样不少:行政程序豁免不当、信息处理限度随意扩张;从救济上看亦是如此:行政公益诉讼适用不明、归责方式存在漏洞。为完善自动化行政中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有必要从立法上扩充自动化行政的直接性规定、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健全个人信息监督管理机制;有必要从执法上补正行政正当程序、落实最小必要原则;有必要从救济上明确行政公益诉讼适用规则、构建场景化归责方式。  相似文献   

4.
企业名称登记是企业登记程序中的第一个环节,申请人在办理设立登记之前,向登记机关申请名称预先核准,以预先核准的企业名称,办理设立报批和建立企业临时帐号,是企业登记程序中的重要一环。本文试通过当前企业名称登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立法角度对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提出探讨。 一、国际上对企业名称权的法律保护与我国企业名称权立法现状 传统的知识产权范围仅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三个部分。但随着几个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相继订立,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已扩展到除传统知识产权以外的企业名称权、地理标记权、商业秘密权  相似文献   

5.
商号法律制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号是商事主体在经营活动中为区别他人、彰显自己身份而设立的一种标志。商号的专用权,即“商号权”具有名称权和知识产权的双重性质。商号在现代经济中的价值日益显现,而我国商号立法的严重滞后,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所以探讨建立新的商号立法制度刻不容缓。一、商号的立法定位我国商号立法定位和相应的法律制度极不完善。以商号的名称权统帅商号权,漠视其知识产权性质是我国立法中的缺陷。首先,商号具有的名称权被纳入《民法通则》人身权部分,而它具有的知识产权尚未在立法中被确认。其次,在《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条例》中的企…  相似文献   

6.
税收法定主义是税法至为重要的基本原则,是民主与法治等现代宪法原则在税法上的具体体现。它对于保障人权、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税收法治在税收立法、税收执法和税收救济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税收法定主义,我国应该做到:调整立法结构,规范立法权限;建立制约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救济制度,发挥行政相对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7.
商业秘密查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秘密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的 社会竞争中保持优势的"秘密武器"。近年来,我国商业秘密立法有 了长足的发展,但尚存在诸多缺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商业秘密 侵权案件时,暴露出法律规定可操作性差的弊病,极易陷入一些误区。 结合执法实践,应采取三种对策:明确商业秘密侵权认定的原则;明 确侵犯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明确侵犯商业秘密的具体表现形式,并 进行相关立法,以促进我国商业秘密行政救济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劳动者社会保险权意义重大,但容易受到侵害,其法律救济存在的程序选择、启动、劳动者胜诉、法院处理难等一系列题.主要是法律制度不完善、相关司法救济制度及其落后、救济范畴的局限、相关程序设置不充分以及举证分配制度缺陷等原因造成应当有针对性地据此加强社会保险权法律救济制度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应对立法具有典型的政策框架法的特征,因此,从法律与政策的关系维度考量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立法的制度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未来的气候立法,一方面要确认和固化现有政策体系中的规划和计划、目标责任制、地方低碳发展促进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政策的长期化;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立法引入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气候环评制度、碳金融制度等一系列新的制度,通过法律的力量推动政策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铁路货物运输迟延及法律救济问题,首先对铁路货物运输迟延的概念,铁路货物运输迟延的各种情形及其原因,铁路货物运输迟延的法律性质等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其次,介绍了现行立法关于铁路货物运输迟延救济措施的法律规定,并重点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的救济措施及立法缺陷;最后,为完善铁路货运迟延的法律救济,提出了完善铁路货物运输迟延法律救济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