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框架下,从利率的负向冲击和财政规则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利率负向冲击的作用下,产出会出现短期的增长,但随后会出现一段时期的微量衰退,且政府债务负担也会增加;第二,地方债务置换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规则,使财政规则对负债的反应出现一定延迟,从而造成财政支出扩张政策效果的变化.经过模拟可以看出,财政规则对负债反应的延迟会降低财政扩张政策在期初的刺激效果,同时加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的增强一方面使财政扩张对产出增长刺激的持续性增强;另一方面也使负债率的波动性增强,导致债务风险上升.根据研究结论,我们认为在债务置换期间,政府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时应谨慎提防经济波动,同时探索财政规则的最优延迟期限.  相似文献   

2.
王娜 《中国市场》2012,(32):104-105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与日俱增,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隐患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近年来,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刺激下,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致使财政收支缺口越来越大,债务风险日益扩散。因此系统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种类,并从法学角度提出化解债务风险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举借大量债务,而金融危机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更使得债务规模持续膨胀,必将成为地方政府时政稳定、经济安全运行带来隐惠.本文从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建立一套包括规模控制、风险预警、债务信息披露、偿债准备金等在内的基本制度安排,以合理控制地方政府的负债规模和偿债风险.  相似文献   

4.
对于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和融资平台信贷风险,本文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预测。从预算结果中可以看出: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还属于可控状态,债务规模还在地方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其融资风险涉及了宏观经济以及国家政策、地方财政、区域经济等几个方面。因此,要规范融资平台发展,就应当实现由城投公司向特定公司转变,政府信用转变为公司信用,隐性负债转变成显性负债,要有事前预警的意识,把传统的融资方式转变成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5.
范旭东 《现代商业》2014,(5):180-181
当前伴随着各个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建规模不断扩张,政府融资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通过举债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来加大基本建设的投入的方式已被各地方政府普遍采用,根据国家审计署的审计调查表明:大多数地区普遍存在政府债务问题,中西部10省市的49个县平均债务余额3.3亿元,部分地方呈债务上升态势,不仅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存在政府债务,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沿海地区同样存在,甚至数量更大。由于地方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地方财政的债务风险日渐显现,因此,高度重视,积极防范地方财政的债务风险,已成为当前地方政府需要慎重应对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财政风险是指由于财政运行环境发生变动,而导致政府无力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发生法律支付违约的可能性。本文借助风险矩阵将地方财政风险分为直接显性负债、直接隐性负债、或有显性负债和或有隐性负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或有债务的内涵及其形成财政风险的机理,并提出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地方财政债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1.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到位所引发的地方财政债务风险。 (1)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错位、不对称所引发的地方债务风险。 (2)基层税收的真实性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3)目前我国政府的级次过多大大降低了分税制的操作效应。 2.地方对债务管理不善进一步加大了地方财政的债务风险 (1)地方债务管理制度严重滞后,缺乏相应的偿还机制。第  相似文献   

8.
瞿嘉荟 《市场周刊》2020,(20):0130-0130
文章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并梳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现状及成因,可以看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形成是由财政体制因素、财政扩张的内在动因以及外部融资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其次,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财政兜底幻觉,更倾向于政府信用合作项目,于是市场风险和金融风险又进一步诱发了财政债务风险。通过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存在较大风险,进而阐述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我国财政、金融和经济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危害,对我国地方隐形债务风险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有效管控地方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欢 《江苏商论》2023,(12):82-85
地方政府债务因财政体制的原因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中国财政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地方债务的成因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以2010至2020年的财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更加有效地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维护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邢译方 《现代商业》2013,(15):77-77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有许多因素造成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从而引发违约风险。国际炒家的投机炒作加速了本次债务危机。我国地方政府违规担保问题较严重,存在巨大的财政结构性风险,本文阐述了我国地方政府负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债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分析了地方政府高负债融资的总体状况.主要概括了投融资平台公司银行借款、城投债、信托以及BT项目垫付资金等债务情况,然后对形成地方政府高负债融资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详细剖析,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分税制改革与地方财力建设、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等。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提出化解地方政府高负债融资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2008年经济危机,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支出,使得地方债务问题更加突出。文章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成因,最后,在财政体制、政府行为、地方债管理体系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负债是地方政府以政府信用为担保取得财政资金的一种方式,而近年地方政务债务的发行量屡创新高,这虽然与政府为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大量举债刺激经济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财税、行政及管理体制的原因。本文通过对当前政府负债情况的简要分析,简单归纳了地方政府负债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商》2015,(29)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债务风险,这与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审计署对地方性政府债务规模审计报告的分析,得出了未来几年中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比例将不断上涨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角度出发,分析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经济发达、地方债务庞杂的江苏省为例,依据近十年《江苏省统计年鉴》所记载的权威数据,探究了省内三大区域(苏南苏中苏北)地方负债的经济绩效,同时创造性的建立起地方债务风险度量模型,尝试对地方债务乐观程度进行指数化度量。对经济绩效的研究,笔者利用了Solow模型的扩展形式,并借助Eviews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对地方债务风险度量则选取了AHP模型,从经济、财政、负债多个角度系统度量了地方债务风险乐观程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经济发达、地方债务庞杂的江苏省为例,依据近十年《江苏省统计年鉴》所记载的权威数据,探究了省内三大区域(苏南苏中苏北)地方负债的经济绩效,同时创造性的建立起地方债务风险度量模型,尝试对地方债务乐观程度进行指数化度量。对经济绩效的研究,笔者利用了Solow模型的扩展形式,并借助Eviews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对地方债务风险度量则选取了AHP模型,从经济、财政、负债多个角度系统度量了地方债务风险乐观程度。  相似文献   

17.
李增来 《北方经贸》2005,(11):13-15
财政是社会经济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巨大,而且绝大多数属于隐性债务,已严重影响地方的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地方政府财政风险的集中体现,以万亿计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正通过银行机构向金融风险转化,已经成为一个危险的动向,这必将影响国家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分析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或有负债是财政风险的核心内容之一,正确认识或有负债是有效控制财政风险的关键.本文将政府作为一个经济主体来看待,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地方或有负债的内涵、演化机理及其负面效用,进而阐述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或有负债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预防和化解债务风险是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在此过程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新时代发展趋势下,政府必须把握稳中求进工作基调,积极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确保财政效能,统筹财政资源,用好每一笔财政支出,精准提供公共服务,尽力而为并量力而行,突出针对性、前瞻性、有效性和持续性,加大对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的控制力度,有效化解债务风险,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稳定。本文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基本内容出发,简述近十年来该方面的政策汇总,并通过案例形式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在于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与化解路径,保证政府财政投资的透明度,强化有关部门的监督监管,提高社会和公众参与度,对促进经济发展、维系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县乡两级政府债务规模同样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由于债务引发的财政风险也日益受到各级部门的关注。为进一步了解县乡两级政府的债务规模、结构组成等系列问题,我们以卢氏县为例开展了政府债务情况的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一、县乡政府负债问题的表现 1994年以来各县实行了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确定了分灶吃饭的县、乡财政体制,县、乡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不能适应经济迅速发展,一些乡镇和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