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未来20年里,中印两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预计可以达到9%或更高,亚洲其他地区的增长率可达7.5%。2030年,亚洲预计将会为世界贡献一半的GDP,重新夺回它在19世纪早期的世界地位。那时,中国和印度将会占据全球收入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1994:亚洲经济增长雄冠全球刘剑华在世界经济走向复苏的1994年,亚洲地区经济以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迅速发展。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亚洲地区互994年经济增长率可达7.8%,1995年仍将保持7.3%的增长进度。目前亚洲地区各国经济正在形成你追我赶、共...  相似文献   

3.
1994:亚洲经济增长雄冠全球刘剑华在世界经济走向复苏的1994年,亚洲地区经济以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迅速发展。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亚洲地区互994年经济增长率可达7.8%,1995年仍将保持7.3%的增长进度。目前亚洲地区各国经济正在形成你追我赶、共...  相似文献   

4.
世界航空货运受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影响明显,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航空货运增长迅速,自从1985年以来,世界航空货运量的年均增长率为6.3%,随着全球GDP在今后20年内的年均增长率不低于2.9%,世界航空货运量将继续扩大,到2023年前世界航空货运量年均增长率将不低于6.2%。美国、欧洲和亚洲是世界上主要的航空货运市场。  相似文献   

5.
石油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动力源泉。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石油需求增长较快,1990-1994年均增长率为6.82%,明显高于80年代3.16%增长率;而由于受资金短缺、资源接替困难、开采难度增大、产量自然递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石油产量增长缓慢,1991—1994年年均增长率仅有1.36%。国内石油供不应求。1992年我国原油进口第一次超过了1000万吨,1993年我国原油成品油进口总量达到3311.05万吨,而同期的出口总量只有2160.51万吨。国内石油供求紧张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研究缓解我国…  相似文献   

6.
2005年.中国市场数字电视用户规模累计达350万户,其中2005年新增用户228万户,与2004年相比,同比增长率186.9%,2001-2005年期间年均增长率为183.7%。  相似文献   

7.
稳步前进的1999年如果说1998年是世界经济动荡不定的一年,那么1999年算得上是顺顺当当之年了。人们注意到,持续二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乃至全球金融风暴在1999年初基本趋于平息,陷入洞境的亚洲和欧洲经济先后走出低谷、逐渐复苏,令人担忧的“信用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亦随之烟消云散。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199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0%。受金融风暴严重打击的亚洲国家,包括经济规模占世界第二的日本,经过经济结构调整和采取一系列强力措施,陆续趋向复苏。亚洲开发银行报告指出,亚洲地区(除日本以外)经济复苏的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石油需求量也逐年攀升。2005年,中国共消费原油3亿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全年共进口原油约1.2亿吨,居世界第三位。据专家估计,今后中国的石油需求量仍将以年均4%左右的速度增长,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3.4亿吨,2020年将达到4.84亿吨。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石油生产能力已接近顶峰,大幅增产的余地不大。2010年和2020年,我国的石油生产量只能分别达到1.94亿吨和1.87亿吨,  相似文献   

9.
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总是与促进就业联系在一起。然而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经济学家注意到,近年来各国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机会远远低于从前。以亚洲为例(亚洲是经济增长最迅速的地区),菲律宾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6.1%,被誉为至少15年来的最高增长率,但是同年菲律宾的失业人口却增加了31.3万人。亚洲开发银行作过统计,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每增长3%,可以增加1%的就业岗位。而到了90年代,同样增加1%的就业岗位,经济增长却必须达到7.8%。国际劳工组织最近的一项统计数字表明,2005年全球经济以4.3%的速度稳固增长,可是世界失业率仍保持在6.3%左右。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亚洲开发银行对今年亚洲地区经济增长率的最新预计是7.2%。而世界银行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则认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今年可望达到8.3%,略低于2005年的8.8%。除中国、印度和韩国经济继续增长外,东南亚地区大多数国家的经济今年也稳步增长。亚行认为,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亚洲地区经济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以及亚洲国家对高油价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是亚洲地区经济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的主要原因。尽管亚洲经济发展有不少有利因素,但经济学家认为,该地区经济仍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并面临其他一些不利因素,如过于依赖外资和出口…  相似文献   

11.
一、发展大豆生产经营的重要意义 2004年世界大豆产量约2.1亿吨,直接贸易量(不包括豆粕豆油)约6200万吨。我国进口大豆200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10%,占全球贸易量的1/3强,年消耗外汇70亿美元。2004年我国共消费大豆约3700万吨,其中约900万吨用于豆制食品,2800万吨用于加工油粕(俗称榨油)。供应方面,2000万吨(54%)来自进口,1700万吨(46%)来自国产。  相似文献   

12.
《发展导刊》2005,(2):F0003-F0003
新兴区煤炭工业局管辖79对矿井,其中50对矿井达到省级标准井口,4对矿井达到国家标准井口新兴区煤矿主要开采围矿的边角煤,平均煤层厚度为0.35—0.7米之间,尚存地质可采储量约1800万吨,气煤约占70%,1/3焦煤约占30%,年设计生产能力195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135万吨。各煤矿均建立瓦斯监控系统,产量监控系统与主扇监控。  相似文献   

13.
于莉 《经济论坛》2007,(18):131-133
2005年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突破193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4.3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也保持了年均29%和14%的增长率。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公路交通只用不到20年的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一般需要40年才能完成的发展历程。这一切,正是由于实施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目前,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经济未出现明显减速征兆之前,世界银行曾预测,未来10年世界经济将保持3%左右的年均增长率,其中发展中国家将达到5%以上。世界经济的增长将带动国际直接投资和各国对基础设施及工程建设方面投资的增长,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建设业,其市场规模也将随经济的增长而扩大。美国标准普尔公司也预测,1999年至2003年全球建设市场将保持5.1%的年均增长率,2003年全球建设支出将达到4.l万亿美元以上。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是全球建设市场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国际承包工程发包额约占全球建设支出的30%…  相似文献   

15.
1997年是90年代初以来世界经济总体形势最好的一年,很多经济指标和趋势显示,世界经济已进人一个较长增长期。各国经济普遍好转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1997年和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2%和4.3%,这是90年代初以来的最高水平。在2002年以前,全球经济年均增长率可望达到4.5%。28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8%,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产值的566%。预计这些国家和地区1997年和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0%和29%,其中美国经济出现“三高”、“三低”的良性发展态势。所谓“三高”,一是经济增长率高,美国政府设想…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我国制造业人均实际工资的年递增率为7.1%,而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6.75%,二者几乎相当。但是包括非工资费用在内的劳动力成本的年均实际增长率已达10.4%,是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速度的1.5倍。尽管如此,在90年代末,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相对水平仍然低于  相似文献   

17.
按照我们预定的经济发展目标,2020年将全面实现小康,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若按PPP核算方法将达到25,000美元。如果以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比较,GDP达到1万美元时能源消耗是人均4吨标准油/年,折合5.6吨标准煤。这样,到2050年中国人口达到15亿,将需要60亿吨标准油,折合86亿吨标准煤。这是世界目前能源生产能力的60%,是一个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不要说全球的资源无力支撑,全球的环境也根本无法忍受。怎么办?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难题。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2005,(6):33
5月10日,丰田汽车公司总裁张富士夫在东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丰田年度财政报告,丰田公司业绩创历史最佳。截止到2005年3月31日,丰田在上一财年营业额达到18.55万亿日元,增长率为7.3%,纯利润增长0.8%,达到1.17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增长了0.3%,达1.67万亿日元。  相似文献   

19.
晋城矿务局从1958年开始筹建,分别于1960年、1964年和1970年相继有三对矿井投产,总设计能力为420万吨/年。从建局到1978年的20年间,原煤产量从未达到过设计能力。而在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生产能力逐年提高,到1986年,原煤产量达到678.6万吨,比1985年增产65万吨,超过矿井设计能力61.6%,全员效率达到2.75吨/工,实现利税4689.6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增长的回顾与总体状况一、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为增强首先是表现在经济增长的速度上。自1979年到1994年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以上;全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5%和8.25%。1991—1995年,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1.7%,这个增长速度在亚太及全球居于领先地位。其次是表现在经济增长的总量上。据世界银行的材料,中国1993年的GNP为5811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占世界GNP的比重亦由1990年的2.3%增加到3.2%.第三是表现在许多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已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