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伊盟财政以2亿元的增幅又一次迈上新台阶.实现财政总收入110247万元。比“八五”末的1995年的44410万元增收65837元,增长148.2%;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全盟超亿元旗5个,其中超二亿元旗2个;超千万元的乡镇3个;超百万元的乡70个,使伊盟财政增长速度居全区之首。财政收入总量进入全区第5位,人均财政收入列全区第5位,财政供养人均财力上升到第4位,四年内不仅8旗市及盟本级9块财政未出赤字,还累计消化历年赤字11784万元。  相似文献   

2.
在计算机银屏上出现的一组数字,为伊盟“八五”期间的财政工作,划上了一个令人兴奋的句号:“八五”期间全盟累计完成财政收入14.25亿元,平均年递增22.6%,比“七五”增长2.26倍,提前两年完成“八五”计划任务。1995年全盟累计完成财政收入44410万元,比上年增长28.1%。全盟实现了“三保”任务,即确保了预算收入任务的完成,财政总收入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收入预算的119.1%,超额完成了盟行署下达4亿元的收入奋斗任务;确保了当年内不出现新的赤字,并使财政历年赤字有所清化;确保了当年人员工资的发放,部分旗还消化了一些历年工资欠帐。全盟对政收入总量从“七五”末全区第8位升到第6位,财政供养人均达到第4位,增长速度达到全区第2位。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财会》1996,(5):30-32
“八五”期间.赤峰市财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在不断更新观念,锐意进取中取得了显成效。1995年全市财政收入已经达到80957万元,比1990年的35698万元,增长了1.27倍,平均年递增17.8%。这期间赤峰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也由1990年的40.15亿元,增加到66.41亿元,平均年递增10.6%,财政经济运行情况趋于正常,经济发展状况是较好的,财政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  相似文献   

4.
我们绥化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目1985年实行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以来,全区财政收支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1995年地方可用财力达10.6亿元,分别比“六五”、“七五”增长了3.毛倍和70.7如人均占有财力1.1万元,分别比“六五”、“七五”增长了近2倍和33.8%.1996年,全区全口任财政收入实现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0.6%.随着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支出规模也相应扩大,由“六五”末期的2.4亿元,增加到“八五”末期的10.9亿元,增长13.5倍.在保证吃饭的前提下,全区财政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资金,扶持经济和社会事…  相似文献   

5.
根据盟财政处《关于制订19952000年财蹦十划及梯级财源建设方案说明》的通知精神.依据科左后旗人民政府“八五”、“九五”规划方案,结合我旗改革开放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按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的1994年财政收入为基数,进行调整和重新规划我旗1995——2000年财政计划及梯级财源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财会》2001,(A03):32-34
呼盟财政局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促进了全盟财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财政事业不断发展。全盟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2000年全盟财政总收入完成15.7亿元,比“八五”期末1995年的6.95亿元,增加8.79亿元,增长1.26倍。  相似文献   

7.
县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基础。县级财政处于困难状态,势必影响分税制体制的顺利进行。振兴县级财政已刻不容缓地摆在了面前,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笔者结合我市财政经济的实际,谈点粗浅看法。一、县级财政面临的基本形势1、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较高,但占GDP的比重小。近年来,国民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财政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1994年,我市财政收入实现8774万元,1995年实现10686.5万元,1996年实现了14319万元。尽管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基本相适应,但占GDP的比重不大。1994年为66%,1995年占6.9%,1996年占8.…  相似文献   

8.
1、“八五”期间,我县经济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财政状况还没有根本好转,仍有历史挂帐没有解决,存在着入不抵支的现象。1993年的财政收入比1990年的财政收入增加额为750万元,增长46.79%,财政支出比1990年财政支出增加额637万元,增长17.01%。当年财政决算出现了387万元的财政赤字。  相似文献   

9.
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全省财政会计精神的基础上,我区“八五”期间财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开源节流、立足超收,确保吃饭,适当发展,自求平衡,不出赤字。总的奋斗目标是:到“八五”期末全区财政收到要达到3.85亿元,年平均递增7.9%。围绕这个总目标,“八五”期间全区财政工作努力实现“双创双扭”。“双创”是:一创财政收入新水平。1991年全区收入保证完成2.7亿元,力争2.8亿元。涉县收入要突破5000万元,鸡泽县要上1000万元台阶,其它县也要有明显增长,到“八五”期末,涉县年收入创7000万元,磁县、永年创5000万元,其它县财政收入也要登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全区要有15%的乡镇年财政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二创企业利税大户。今年预算内企业实现利税百万元以上大户要达到45户以上,其中工业企业要达到34户。“八五”期末,要增加到90户,其中300万元以上25户、500万元以上10户、1000万元以上2户。“八五”期间,全区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资金利税率,销售利税率、平均每年提高2.5个百分点。“双扭”是:一扭县级财政补贴局面。1992年广平、成安县扭补、平均每年提高2.5个百分点。“双扭”是:一扭县级财政补贴局面。1992年广平、成安县扭补,1993年馆陶扭补,1994年曲周、邱县、肥乡扭补,1995年鸡泽、临漳扭补。“八五”期末,大名,魏县财政自给率要提高7-10个百分点。从扭补之年起,扭转下来的财政补贴,三年内不予收回,留县专项用于发展生产。二扭企业亏损。从今年起,全区预算内工业企业要消灭经营性亏损。以前年度遗留下来的未弥补亏损,要用企业超额利润每年弥补20%以上。“八五”期末全部补平。在抓好“双创双扭”的同时,要从严控制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八五”期末,生产建设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比199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上述目标实现后,我区财政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今后十年规划顺利实现奠定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盟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财政收入逐年增长1992年全盟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948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1.3%,比上年增加1316万元,增长7.25%,作为自治区的商品粮基地,199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5亿公斤,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由于我盟经济基础较差,财政尚未自给,近年来上级相继出台了不少增支政策,仅1991年,1992年两年共出台十二项个人增支政策,增支额这5174万元,这样就使我盟形成了产粮大盟,财政穷盟的局面。如何扭转这种局面,笔认为,发展乡镇企业不失为振兴我盟经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实现“两个提高”是自治区党委六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的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九五”财政收入目标是,到2000年全区财政总收入达到15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加上划中央两税、下同),比“八五”期末的1995年增长103.1%,平均年递增15.2%;  相似文献   

12.
乡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基础,乡级财政工作的好坏对整个财政工作具有重要影响。我区建立乡级财政已有8年多的历史。几年来,我们坚持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划分乡级财政管理权限,适时调整和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增强了乡镇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使乡级财政工作发生了可喜变化,乡级财政收入占县级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49%,占全区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46.3%,成为我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乡级财政管理手段还不完备,财政体制还不健全,加之近年来国家调整经济结构,以及乡镇企业生产不稳定的影响,作为一级实体的乡财政,它的基础还很薄弱,财力还比较匮乏,缺少发展目标和动力,影响了财政职能的发挥。今年是“八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国家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关键的一年。在“八五”计划的前期抓好乡级财政的建设,将对今后的财政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发展我区乡级财政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全东 《新疆财会》2004,(4):69-70
呼图壁县地处天山北坡中段.是典型的农牧业县,面积9393.6平方公里.人口21.6万,下辖7个乡(镇).55个行政村。由于受西部内陆地理位置等基础设施及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缓慢.县域内没有较大固定税源,“九五”期间.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增幅13%,“十五”头三年,由于靠原油增值税的拉动.地方财政收入增幅有所增长。2003年,全口径财政收入20620万元,县本级财政收入9028万元,本级财政支出14482万元,  相似文献   

14.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题记广袤的大平原,肥沃的黑土地,这里盛产粮食,也蕴藏着精神……海伦的财政正一天一天地变得坚实起来,这个素以“农业大市、工业小市,财政弱市”来表述的县级市,财政经济的血脉正趋于通达流畅,财政实力正逐步增强。1993年,海伦市财政收入实现6523万元;1994年,实现8774万元,1995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了10686.5万元。三年三大步,财政收入每年增长近2000万元,终于在“八五”最后一年,圆了多年来难圆的“亿元梦”.圆梦者众,难以—一赘述.而圆梦之…  相似文献   

15.
乌盟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各项经济指标和综合经济实力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越拉越大。近几年虽然收入增长速度从比例上增的较快,每年都在两位数,但绝对额却很低,平均年增收只有1000-2000万元,而增支却高达8000万元左右,致使收支供需矛盾逐年加大。1993年全盟财政收入虽达到26.98万元,比上年增长24.2% ,但财政困难继续加大,巨额增支,超过了财政的承受能力,全盟增支约1亿元,特别是县乡财政更困难,盟本级及13个旗县出现赤字,赤字额达4371万元。  相似文献   

16.
苏宝旺 《内蒙古财会》1989,(12):48-48,47
兴和县财政是支大于收,靠上级财政补贴过日子的贫困县。一九七八年以前,全县经济发展缓慢,人均收入五十六元,财政收入长期徘徊在二三百万左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财政收入逐年有所增加。到一九八五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了600.8万元,比八○年核定任务数的247.2万元增长了353.6万元,增长幅度为142.8%。增长近一点五倍,平均每年递增15.9%,财政自给率由八○年的39%提高到八五年的62.7%,  相似文献   

17.
《西部财会》2007,(3):79-79
近年来,子长县财政局不断创新理财思路,持续推进财政改革,财政喜报频传,“十五”期间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15019万元,是“九五”时期的5.58倍。从2002-2005年分别达到5070万元、9817万元、20361万元、25555万元,年均递增71.46%。其中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达到25555万元,是“九五”末的4.97倍,“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37.82%。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可支配财力迅猛增加,财政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财政总支出达41648万元,是“九五”末的4.13倍,为促进子长经济及各项事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对构建和谐子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地财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1998年,伊克昭盟财政在拉动经济、扩大内需措施的启动下,全盟上下齐心协力,密切配合,较圆满地完成了全盟财政各项收入任务。全盟财政收入达到11亿元,在全区位居第五位,在全区盟级收人中位居第二位。全盟财政收入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盟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乡级财政收入占全盟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等指标均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原定全盟“九五”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财会》1991,(4):15-19
省委、省政府组织经济考察团赴南方考察,对振兴我省经济提出了若干重大决策,是我省经济生活中的大事,是振兴我省财政经济的新契机,也是深入落实富省必须富基层战略方针,实现我省财政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的需要。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赴南方考察作出的决策,我们多次认真研究,并拟定方案,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征求意见。总的设想:要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稳步发展的原则之下“八五”期间力争做到:全省县级财政经济的发展超过全省平均增幅;建成4个财政收入亿元县、6个8000万元县、12个5000万元县,有21个补贴县“脱补”,整个财政补贴县财政自给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前三年建成3个亿元县、4个8000万元县、7个5000万元县,11个财政补贴县、7个5000万元县,11个财政补贴县“脱补”;后两年建设1个亿元县、2个8000万元县、5个5000万元县,10个财政补贴县“脱补”。实现这一目标,至少有如下十条门路。  相似文献   

20.
绥化市财政局局长许志超:培植特色财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财源基础“九五”期间,我市财政发展总的目标是:财政收入按计划年递增10%以上,到2000年财政总收入要达到3.5亿元。虽然“八五”期间我市财政收入增幅较大,但财政收入“死面”多、卷烟税收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