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审计自由裁量权(以下简称“自由裁量”)是指行政处罚在法律规定不具体时,法律允许行政机关依据法的精神作出选择决定的权利。审计实践中,自由裁量作为审计监督的重要手段被广泛运用。但自由裁量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能提高审计监督的效能;使用不当,则会对审计执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触发审计风险。所以,审计机关对行使自由裁量权的问题,必须慎重对待,注意规范,才能保障审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张辉 《中国审计》2009,(3):25-27
审计质量控制措施是指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技术方法等,它是对审计实施过程的一种行为控制。过去,我们在审计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一些欠缺,如没能做好审前调查、制定的审计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编写的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工作日记是为了完成审计归档和检查的要求,并没有将这些工作作为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环节。2004年以来,通过6号令和新审计法的贯彻学习,应对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并采取一些措施,从审前、审中、审后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3.
(一)审计机关内控制度不严谨。从审计工作程序来看,在确立审计项目开始,首先开展审前调查.这是审计人员普遍薄弱的环节。然后是制定审计方案.在审前调查不充分的基础上制定的审计方案必然存在漏洞和偏离重点。按照这种审计方案开展的具体审计得出的审计结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形成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4.
依法审计,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是促进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保证。然而,多年来在审计实践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直接影响着审计质量的提高,必须引起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干部的高度重视。 一、审计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一是执行审计程序不规范。有的审计人员,图方便,走“捷径”,不按法定程序办理审计事项或省略相关环节,造成了审计操作与审计管理相脱节,在审计处理和问题协调上容易打反复,起争端,增加风险。有的审计人员事前不编制审计方案,带着通知书直接进点审计;未充分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直接下达审计决定;凭主观意志来安排审…  相似文献   

5.
审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审计机关在依法享有的行政处罚权限范围内.对违法行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给予何种行政处罚和给予何种幅度行政处罚进行裁量的权限。其自由裁量权主要由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但目前审计行政处罚中自由裁量权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就此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审计自由裁量权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被审计对象违法、违纪、违规问题处理处罚的尺度。审计自由裁量权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审计机关的形象,影响着党的事业的发展,影响着经济领域依法治国的效果。审计人员需强化五个意识,慎用、用好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和控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当代行政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所谓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确定的原则和范围内,依据理性认识而行使选择权的过程或权力。它是行政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执法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目的是使行政机关能面对大量纷繁复杂的具体事件作出相机或适当的处理。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综合经济监督部门,必须理性地看待自由裁量权,把握好审计执法的原则和尺度,公正行使审计监督权。  相似文献   

8.
审计执法自由裁量权,是指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律授权范围内,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自行判断行政行为的条件,自行选择行为方式和自由作出审计处理决定的权力。审计监督的实践证明,审计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合理、适度运用,将有利于保护国家、社会和被审计单位的合法权益。但是,如果对它不加以控制,就会对被审计单位合法权益构成威胁,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9.
一、审计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要求及基本原则审计自由裁量权是指在法律、行政法规赋予审计机关权力的范围和幅度内,对涉及行政处理处罚及其他行政事宜所采取的自行判断、选择和决定,最后作出合法、公正、合理、适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审计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符合以下两个要求:一是审计不得超越法律、法规赋予的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外部  相似文献   

10.
碧剑 《陕西审计》2004,(2):20-20
审计准备阶段是审计的起点,在此阶段,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每个成员除做好审计调查、审计方案编制等各项准备工作外,应把重点放在对审计软件的操作是否熟练、对被审单位采用的财务会计软件是否熟悉上,因为这是做好利用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基础,具体应注意:  相似文献   

11.
为切实承担国家治理历史重任,有效履行专门监督神圣职责,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审计机关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审计机关可以在法定范围和幅度内,基于法定目的和宗旨,自主寻求、判断事实与法律的最佳结合点,并据此实施相应审计行为。审计自由裁量权是审计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机关履职尽责的必需权限,是现代行政法治的必然要求。每枚硬币都有两面,正如孟德斯鸠指出的那样,“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审计自由裁量权若被滥用,必将贻害无穷。如何确保审计自由裁量权规范行使,要以制度为根本来规范,以审理为重点来监督,以范例为蓝本来指导,以量化为抓手来考核。  相似文献   

12.
国家审计人员在审计监督过程检查出的问题如何处理。将涉及到自主裁量权的运用。本文分析自主裁量权存在的必然性,阐述如何限制自主裁量权。如何运用重要性原则和实质性原则。并依法结合情理适当地运用自主裁量权。  相似文献   

13.
一、树立细节决定质量的观念。细化审计取证方案质量控制 审计既是一个系统,又是一个过程。审计项目质量由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结论落实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效果构成,每一个因素和环节都涉及到质量。任何一个因素和环节上的疏忽,都会带来质量风险。因此,审计取证应事先加以筹划,充分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审计分析方法是审计人员经常采取的工作方法之一。审计人员运用分析方法对审计对象各环节所揭示、分析的程度不同,所得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及风险性也不同。有的审计人员善于运用分析方法,能够揭示被审单位存在的实质问题,而有些审计工作常常停留在经济活动的表面现象上,缺乏对审计对象更深入细致的分析,得出的审计结果往往是肤浅的,致使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极有可能带来审计风险。所以,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上半年,根据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市委组织部的委托,宜昌市经济责任审计局对夷陵区区长任期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根据审计方案,部门审计小组对城建局、交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移民局、环保局、公安局、房管局、教育局、法院等单位进行了延伸审计或审计调查,在实际审计工作中,我们对延伸审计范围和审  相似文献   

16.
姚卫东 《审计月刊》2004,(11):44-45
目前,会计报表审计集中在每年的1至4月份,由于人手紧张,在审计工作中,往往存在不分主次轻重,忙于“抄帐”,有的通宵审计,缺少职业判断,应付完成审计程序,使审计流于形式草草地走过场。这样的审计,留下了很的审计风险。“银广厦”等一系上市公司的财务丑闻的发生,审计人员们敲响了警钟,在审工作中,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具审计报告等阶段必须时时加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列向计在出以  相似文献   

17.
审计质量关系着审计事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审计工作不断深化和审计的影响不断扩大,审计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审计机关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审计质量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法治环境、决策和管理水平、审计技术方法、审计人员素质等。提高审计质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审前调查、方案编制、审计实施及审计报告等一系列环节,而加强审计现场质量控制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一个关键。因此,充分认识审计现场质量控制的意义,客观分析审计现场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科学制定审计现场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对于促进审计工作上层次、上水平,推动审计工作在新阶段的新发展举足轻重。加强审计现场质量控制,关键在于构建科学的审计项目现场质量控制体系,对此,笔者有以下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8.
一、基层“同级审”存在的问题 (一)“同级审”的内容不能完全到位 根据《审计法实施条例》及《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办法》的规定,“同级审”的范围包括所有的预算收入、支出及其他财政性资金的收支。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审计体制和审计管辖范围的限制,在基层,审计监督内容上形成了三个空白点:一是对国税部门组织完成的预算收入,审计机关无权进行审计,只能以国税部门提供的数字为准,国税的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有一定比重;二是享受财政预算拨款的省管部门,如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审计机关无法进行延伸审计;三是中、省直…  相似文献   

19.
《审计月刊》2005,(4):54-55
针对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多,审计任务重,任中审计难以全面、有效、及时开展,离任审计成果难以有效应用等问题,最近,保康县制定下发了经济责任审计三年规划,对审计对象实行分类动态审计管理。一是对掌管资金分配权、执罚执收资金量大、专项资金多以及干部群众反响强烈的19个部门和乡镇三年内必须轮审一次。  相似文献   

20.
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业务的优劣程度,即审计结果达到审计目的的有效程度。在新形势下,应如何强化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呢?笔者认为,应当在做好有关工作特别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计划、确立重点审讣项目的前提下,注重以下儿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