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医疗费用负担较重,导致部分农民看病难,因病致贫。目前多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不具备把农村医疗保障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条件,政府或集体经济也没有能力把农民医疗保障包起来,因此,多数地区现阶段农民医疗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农民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健康问题.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情况已经直接危及到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成为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作为现阶段"唯一可行的"适合农民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将逐步排解农民的后顾之忧.保定市根据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整体部署,实施新农合医疗试点工作已经一年半的时间,本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对所了解和掌握的新农合医疗试点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整理.  相似文献   

3.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基本形式,是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医疗保障制度,是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按照参加者共济的原则组织起来的,通过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筹资,为农村社区人群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制度,它曾在政府财政投入很少的情况下,依靠集体资助,农民自己互助互济,给农民提供了最初级的医疗卫生保健,极大改善了农民的医疗条件,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中国农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医疗保障道路,并被一些外国专家称之为"开创了发展中国家人口大国较好地解决农村卫生问题"的"中国模式",享有"卫生革命"之誉.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的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由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衰落,广大农民失去了基本医疗保障,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十分严重。为此,国家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全国试点情况来看,其成效巨大,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从强化政府责任、建立有效的筹资机制、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监管、重视配套改革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考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一直是"三农"问题中的重点问题,与农民的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对这类问题越来越重视,投入逐年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逐步平稳规范,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分析致贫原因,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为农村卫生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北京市在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传统的合作医疗制度已不适应农村的发展需要北京市农村合作医疗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合作医疗是以乡村集体经济为依托,对农民实行医疗保障与卫生服务合一的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到80年代后,随着改革的推进和实施,农村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单一的集体经济变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多元经济;农村政社合一、村队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也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与推广在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农民医疗保障水平、 改善了社会福利状况.但目前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问题,本文考虑从制度设计、 筹资水平、 结报方式、 报销比例四个层面进行问题探究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更大限度地惠及百姓、 造福民生.  相似文献   

8.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湖北省从2003年在部分县市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至今纳入国家试点的县(市、区)已达81%。在试点过程中,湖北省按照财政部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试点模式的分析研究,按照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的改革思路,稳步推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入农村,深入民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医疗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形式,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健康保障体系。它以农民为主体,在政府引导、支持和集体经济的扶持下,农民遵循自愿、受益和适度的原则,通过多种合作形式筹集医疗专用资金,以互助方式共同抵御疾病,是既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又保障农民健康的一种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基本形式,是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医疗保障制度,是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按照参加者共济的原则组织起来的,通过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筹资,为农村社区人群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制度,它曾在政府财政投入很少的情况下,依靠集体资助,农民自己互助  相似文献   

11.
医疗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又是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形式,是富有中国特色的覆盖农村广大群众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它有效地保障了农村广大群众的健康和安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遵循农民自愿参与的原则,农民的主观意愿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其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一直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它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与建设和谐平安社会的大局,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赣州市各级党委和政府为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和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农民的健康水平和平均期望寿命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应看到目前赣州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依然滞后,主要表现在: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缺乏,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亟待建立和完善,一些家庭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农民医疗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合理界定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等市场失灵领域的新职能,为加快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近几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稳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贫困人口的保障力度不够,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能力支付参与合作医疗的费用,即使由政府补助参与了新型合作医疗,也无力承担应自负的费用;农村现有卫生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需要。基础的公共卫生设施相对薄弱,一些贫困农民有痛得不到及时医治;医疗救助资金缺乏稳定可靠的来源,难以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也会影响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文章对此进行归纳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论。旨在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独立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等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鄞州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福利-风险型"模式使参合率、受益面、补偿率都得到了提高,取得了较好成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要进一步发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需要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其运行机制;同时要切实提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供给能力,并探索各种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基本形式,是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医疗保障制度,是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按照参加者共济的原则组织起来的,通过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筹资,为农村社区人群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制度,它曾在政府财政投入很少的情况下,依靠集体资助,农民自己互助互济,给农民提供了最初级的医疗卫生保健,极大改善了农民的医疗条件,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6.
建立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农民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在中国的形势下不仅有必要建立农村医疗保障,而且也有能力开展农村医疗保障.开展农村医疗保障要以农民重大疾病保障为重点,调整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结构,重点应转向扶持弱势群体和患者.  相似文献   

17.
宋伟 《西部财会》2007,(3):65-68
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政策和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西部农村卫生工作近年来整体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广大农村地区卫生工作存在较大的矛盾和困难。西部农村卫生工作和中东部相比,基础薄弱,资金不足,人才匮乏,设施落后,合作医疗几近空白,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西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应重视制度创新,通过加大扶持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改革人事制度,构建西部农村医疗保障,尽快提高西部农村的医疗卫生水平。  相似文献   

18.
40年前,我国农民自创的第一个规范化的农村合作医疗组织体系,在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杜家村诞生。四十不惑。然而现今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人们不禁疑惑了:为什么在一穷二白的年代依靠微薄的投入和简陋的设施,几亿农民能基本解决看病难题?为什么在综合国力倍增、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离长阳县不算遥远的一户农家,会被疾患祸害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为什么数以万计的乡镇卫生院,会丧失基本的医疗保障力而沦陷入“空壳化”的窘境?目前,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正在全国兴起。但无论从参保者的逆向选择,还是新体系的保障能力,以及公共财政投入和制度设计方面来看。“新农合”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村医改,路在何方?本期调查,将与您一起解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情况,记者近日与审计署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一道,前往安徽、湖北的部分县市进行调查采访,结果发现,新农合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促进了农村基层卫生条件的改善和服务质量提高,同时也为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制度安排.近几年,通过重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合作医疗又重新恢复生机,迅速发展.随着新农合覆盖全部农村地区,广大农民医疗保障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参合人口逐年增加,农民参合积极性逐步提高,对新农合的信心日益增强.但当前仍存在诸多困境.探讨出现这些困境的原因及解决这诸多困境的出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