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完全竞争环境下.企业只能赚取正常利润.因为一旦利润增加就会有新力量加入.企业没有机会赚取超额利润取得成长。垄断可以理解为对市场及供给的垄断.企业越是能制造差异.就越能取得某种程度的垄断。即使只开家小便利店.也是对那个街角的小规模垄断。在某种程度上.垄断的程度越大.企业发展越好。  相似文献   

2.
2004年土地和金融政策的急剧变化震动了中国的整个房地产业。在这次“政策”变化中.有的企业关了门.有的企业还在维持,有的企业却依然“蒸蒸日上”.之所以在这次“政策”急剧变化中各企业的处境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健康和能力”各不相同。我们知道,中国的房地产业产生了三个方面的变化:市场方面,无序发展、竞争和垄断:产品方面,产品、商品和作品;策划方面,人适应房、房适应人和房引导人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同行业的广告投入不尽相同,而在同一行业不同的市场结构中广告投入也是有区别的。其中在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一般不需要做广告,而在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上,广告竞争是最为激烈的。产业经济研究表明,对于寡头垄断厂商,广告投入不仅能够刺激需求,扩大市场,而且还可以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强进入障碍,从而维护企业的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的物业管理已走过十年历程,在今天,对上海物业管理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宏观层面作一个分析和预测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供给与需求、价值与价格、竞争与垄断、有序竞争与无序竞争、市场威胁与市场机会、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业经营与副业经营、企业实力与企业文化、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等十个方面,是剖析上海市物业管理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中度(产业市场集中度)直接描述了特定产业内部不同企业的规模及其分布.反映了产业的市场垄断与竞争状况.是衡量产业市场结构的重要指标。依照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建立的“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产业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电信企业发生了一系列改革.从传统的国有垄断企业,到分拆和上市,再到融合和全业务竞争,电信市场格局和企业地位不断发生巨变.企业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电信企业员工的思想出现困惑和疑问,传统说教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不佳。  相似文献   

7.
《山东企业管理》2005,(12):32-33
在全球竞争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只有具备厂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占据先机.在为顾客创独特价值的过程中找到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和价值,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有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径:竞争优势外生论和竞争优势内生论。竞争优势外生论强调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外部的产业结构和市场机会,竞争优势内生论则试图从企业内部寻找竞争优势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增长机会及其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论界,米勒和莫迪格莱尼最先将“增长”定义为因专利、商誉而带来的商业机会,这种机会可以给企业带来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而这种机会一旦出现就会永远存在下去。之后.Durand认为任何。增长机会”部不会持久,这些机会势必在长期的竞争中因为达到均衡而消失。1976年Stewart.C Myers在对增长机会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研究上有了重太突破,他把企业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现有实物资产的市场价值.另一部分是企业未来增长机会的现值。公式表达为:V=Va+Vg。其中Va为实物资产的市场价值,Vg为未来增长机会的现值。  相似文献   

9.
机会的稀释与战略趋同面对成熟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发展到如今,“机会”二字始终是关键。这种机会要么是垄断性行业放开后的政策真空,要么是行业井喷式发展带来的市场契机,也可能是企业产品创新形成的新市场。  相似文献   

10.
机会的稀释与战略趋同面对成熟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发展到如今,“机会”二字始终是关键。这种机会要么是垄断性行业放开后的政策真空,要么是行业井喷式发展带来的市场契机,也可能是企业产品创新形成的新市场。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2010--2013年中国深沪主板上市企业的经验数据,探讨了不同竞争市场企业成本粘性行为的强弱,并进一步考察了成本粘性行为对于管理层经济决策实施的延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寡头市场的企业成本粘性显著强于垄断竞争市场的企业,同时成本粘性的存在影响上市企业管理层经济决策的快慢,且寡头市场企业的管理层其经济决策时滞显著长于垄断竞争市场企业.文章从经济决策角度拓展了成本粘性的经济后果研究,肯定了区分不同竞争市场对成本粘性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移动市场的双寡头竞争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存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他们占据了所有的移动市场份额,属于典型的非合作性双寡头竞争市场。移动作为市场在位者,拥有资源、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同时占据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联通是作为打破电信市场独家垄断局面的角色出现的,在移动通信市场上属于后来者,在竞争中不断抢夺原属于移动的市场份额。面对移动通信这样一个在中国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两家公司使出浑身解数,动用了各种竞争策略,为我们分析双寡头竞争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突出特点:相关服务业发展迅猛,已经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业态体系;零售电子商务平台化趋势日益明显,平台之间竞争激烈,市场日益集中,开始出现一种新型的垄断(或寡头垄断)局面;电商平台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电商平台、政府监管部门与进行网上销售的企业之间正形成一种新的市场治理结构;跨境电子交易发展迅速,但是尚未形成有效的发展模式;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显著,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而且出现企业日益集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沙宝红 《上海企业》2002,(10):21-24
物资商品市场是一个竞争市场,近几年来市场的竞争性表现的尤为激烈,物资企业的生存发展关键决定于物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竞争力的强弱.在众多的企业群体中,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从小到大长盛不衰;为什么有的企业只能成功一时昙花一现;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其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相似文献   

15.
小智者挤占市场,大智者发现市场,更高明者创造市场。作为企业经理人,如何正确理解市场机会,去创造市场呢?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风雨变幻。潮起潮落,蕴藏着无限的机会.市场机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市场出现某种形势和趋向。意味着企业经营成功的可能性.市场机会公平地凸现在每一个企业的面前,就等着企业经理人用敏锐的“嗅觉”去发现它.去开发它。去利用它。把握市场机会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是“商战”的制胜法宝. 从环境机会意义上看。只要社会上存在着消费者未满足的需求,那么就存在着企业的市场机会.但就某一企业…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Et前在第二届金砖国家国际竞争大会上说,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依据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调查和查处了一批价格垄断案件。从垄断行为的表现形式来看.目前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调查和查处的案件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有的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或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最低价格的垄断协议;二是有的行业内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达成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垄断协议;三是个别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不公平高价、价格歧视或拒绝交易,排除、限制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7.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与成长——基于SCP范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业SCP分析范式的基础上分析中国零售业的发展与成长过程。研究表明,我国零售业经历市场结构由近似完全竞争逐渐向垄断竞争的方向转变;在零售业对外开放之后,零售企业大都采取降低价格和扩张规模的市场行为,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未来零售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协作。  相似文献   

18.
呙裴 《企业家信息》2011,(3):107-107
如果把明朝比作一个垄断的超级大企业.到崇祯年间.这个企业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在中原市场,有数以百计新崛起的农民企业和它在竞争,其中最具威胁的是李自成和张献忠领导的两家公司;在东北.新兴的满清公司在迅速蚕食它的市场。贯穿崇祯在位17年始终的头号问题是制定清晰的竞争战略,消灭中原和东北的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9.
“市场支配地位”又称“控制市场地位”(德国和欧共体)、“垄断力”(美国)、“垄断状态”(日本)、“独占”(台湾),尽管各国或地区反垄断法使用的概念不一.但其所指的经济现象是相同或相似的。这就是某个企业或某些企业在特定的市场上占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或强势。企业可以凭借这种势力“支配”或“控制”市场。进而对该市场上的竞争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做同样的产品.有的公司赚钱.有的公司赔本。从根本上讲.都是因为商业模式的差异.将优秀的商业模式复制到新的企业.成为很多企业做大做强历程中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