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产品     
《中国投资管理》2007,(6):53-53
中国建设银行近日推出了个人支票业务,目前已在江苏、广东、浙江等三个分行部分网点进行个人支票业务试点.并将根据试点情况及时总结推广。人民银行日前表示,随着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公民身价信息联网核查系统的建立以及个人征信系统的完善,使用个人支票的外部环境逐步改善,个人支票在居民主动缴纳水.电、煤气、电话、学费等费用时具有较大的优势,如缴纳学费时只需学生开学时携带一张其家长或本人签发的支票,  相似文献   

2.
王宏 《金融电子化》2007,(2):11-12,14
2006年12月18日,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在京、津、冀、沪、粤、深等6省(市)试点运行,实现了支票在这些地区的互相通用。这意味着央行大力推行的支票流通改革大幕拉开,支票将很快实现全国通用。近日,记者就支票全国通用的相关问题独家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许罗德。  相似文献   

3.
同业快递     
深圳试点支票有望全国流通为实现支票的跨地区使用直至全国范围内的流通,央行有关部门正在论证有关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于2005年进行票据影像业务的创新试点,率先在全国建设票据影像处理系统,有望推动这一业务。如支票能实现异地流  相似文献   

4.
政策信息     
《南方金融》2005,(6):68
央行着力推动发展个人支票业务 实现支票全国通用,美元港币小额存款利率上调,周小川:拨备制度是银行改革被忽略的关键聚集点,刘明康:金融机构监事会从四点入手强化监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银监会:理财计划不得与储蓄存款捆绑销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内地个人支票使用量极少,相关主体积极性不高;信用缺失,个人支票发展环境欠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个人支票发展原动力不足;风险较大,商家、银行对个人支票缺乏信任;使用不便等,导致个人支票业务在中小城市发展迟缓。应完善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的个人支票使用环境,提升服务质量;确保个人支票业务安全便捷运行。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舆论对银行服务和排队现象的持续“炮轰”之后.央行不失时机地打出了改进个人结算支付的系列“组合拳”.“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提高ATM取款上限等便民举措相继出台。近日,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建成实现了支票的全国通用。异地50万元上限、最晚3日收款、每笔收费1元等.这些举措无不是针对“现金搬家、银行排队”等大众金融生活中的老大难问题,这为广大居民勾勒出个人支票汇通天下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7.
叶檀 《中国外资》2013,(3):10-10
人民币国际化衔枚急行。1月10日召开的央行工作会议为今年货币定下稳健基调,会议亮点是,人民币国际化与汇率市场化步伐加快,央行表示,2015年将开展跨境个人人民币业务,同时稳妥推进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积极做好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试点相关准备工作,QDII2首次出现在央行口径中。  相似文献   

8.
新产品     
《中国投资管理》2007,(10):50-50
建设银行推出个人支票业务;建设银行试点建设个人出入境金融服务中心;建设银行推出姚明VISA信用卡;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18日.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CIS)在各方瞩目下.顺利上线实施。经过深圳、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广东6省市支票影像交换的成功试点.支票影像交换改革已在全国如火如荼地铺展开来。预计2007年6月底之前,全国其他地区将全面实现支票影像交换,实现支票全国通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经济往来日趋频繁,区域间的经济依存度日渐提高。支票以其携带安全、支付便捷之特点,成为使用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之一。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支票只能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使用,给企业间交易结算带来诸多不便,且受个人签发支票付款确认方式的限制,个人使用量仍处于试点推广阶段。如何尽快突破支票同城使用限制,全面实现跨区域使用,成为支付体系建设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18日,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简称CIS系统)成功试点运行。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支票在六省市的通用,加快了票据的交换速度,满足了广大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日益多样化的支付需求。本文就河北省衡水市支票影像业务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以了解CIS系统上线后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正式运行并全国联网,截至2006年1月底,已收录涵盖各类个人金融信息的自然人信息4.86亿条,信用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此外,央行建立的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于2006年12月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河北、深圳六省(市)试运行,六省(市)之间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签发的支票可以互通使用.……  相似文献   

13.
支票以其携带方便、支付便捷、不受外部硬件设备限制等优点,受到人们的欢迎,是我国重要的传统非现金支付工具之一。支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支票的处理速度较慢、处理成本较高、较易伪造等。此外,我国信用环境不够完善限制了支票在全国范围的流通。随着各种新型支付工具不断出现并被广泛使用,支票在非现金支付领域中的普及程度有所减弱。但是,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关于个人支票的推广使用将会对支票的结构产生影响,支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在支付领域担当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个人支票在国外依然是主要的支付工具,具有使用方便、交易有据可查、成本低等特点。它既能弥补信用卡的机具限制缺陷,又能避免携带大量现金的不安全及对假币的担扰。前几年我国个人支票业务虽然经过几次试点,但由于缺乏竞争环境和利益驱动,所以实施效果不是很理想。目前银行存贷款业务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理财业务的竞争加剧,中间业务的难度加大,银行被迫调整结构,纷纷向零售及中间业务转型。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居民收入有了极大提高,消费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个人支票业务或将成为银行业竞争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资讯     
《中国外汇》2013,(2):10-11
2013.1.11 央行拟重启QDIl2试点 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2013年年度工作会议上部署工作时提出,2013年将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开展跨境个人人民币业务,稳妥推进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积极做好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12)试点相关准备工作。所谓QDI12,即允许境内个人投资者投资海外资本市场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中当人们需要付款时,一般至少有三种方式选择:付现金、刷卡、开支票。这里所说的支票是指个人支票。作为一种支付手段.个人支票指的是在银行开设活期账户的居民,用个人信誉作保证,以支票为支付凭证的一种结算工具。当你需要支付时、只要签发一张支票(现金支票或转账支票),银行就会按你支票上确定的金额付款给收款人或持票人。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个人支票在一些城市如上海、深圳陆续推出,而齐聚了国内15家中资商业银行的名城——南京,虽然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个人支票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但是个人支票业务开办量还是零。个人支票的使用和使用信用卡一样方便,每笔交易手续费只收取1元.比银行卡的相关费用要低廉的多,但其实际开办情况却依然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相似文献   

18.
个人支票作为现金的替代品具有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优越性,在国外属于成熟的消费方式之一。我国1988年个人支票推广以来,效果并不理想。2006年二季度个人支票429万笔,金额4531亿元,笔数、金额分别仅占支票支付的1.51%和0.91%,占银行卡支付的0.17%和2.92%。本文就个人支票业务开展的制度、技术障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支票是一种方便灵活的转账结算工具,但长期以来,国内的银行大多只允许开户单位签发支票,没有开办个人签发支票业务。笔者认为,开办个人支票是银行适应多元化市场经济发展,满足个人收入逐步提高后在经营、消费、投资等不同层次结算需求的必然趋势。然而,支票作为一种信用支付方式,其能否顺利流通取决于付款人的诚实信用。要提高付款人的诚实信用意识,除了个人必备的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20.
个人支票是个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将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个人可以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据某省级国有商业银行统计,单位支票业务用量比十年前减少了三分之一.单位支票业务用量萎缩,恰好是个人支票业务发展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