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外宣称与事实上的汇率机制具有广泛的不一致性。本文在估计一篮子名义锚货币方法的模型框架下,引入汇率市场压力变量来刻画汇率制度的弹性程度,研究人民币汇率机制及其国际比较。分析发现:(1)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名义锚货币发生了转换,欧元开始发挥显著作用,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仍然采取了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安排。(2)在调节汇率市场压力的三种方式中,我国主要通过对外汇储备的购买来缓解货币升值压力,主要发达国家则是汇率、利率与外汇储备兼而有之,并主要表现为汇率本身的调整。(3)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金砖国家相比,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仍显不足,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王倩  王玉 《经济经纬》2012,(5):58-62
笔者通过情景实验模拟出东亚各国货币在钉住美元、钉住G3货币、钉住AMU、钉住G3+1等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贸易加权名义有效汇率,在考察其稳定性的基础上对东亚区域汇率协调机制进行构建。东亚各国(除中国、日本外)在各自货币篮子区域内核心货币的选择中,可以考虑将人民币作为锚货币之一,而且人民币的权重逐渐递增;待条件成熟后,区域内经济、贸易、投资联系较为紧密的次区域可以考虑采用钉住共同货币篮子汇率制度,条件完备时在全区域内推行共同货币篮子制度。在汇率协调的不同阶段,人民币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钉住货币篮子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汇率机制改革公告,决定将事实上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转变为参考货币篮子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主要研究钉住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的定义、篮子中货币最优权重的选择、钉住货币篮子汇率制度对于人民币汇率的适用性、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的运行状况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最终得到的结论是,钉住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适合我国目前的状况,在人民币汇率实行参考货币篮子的近一年时间里,美元在货币篮子中所占比重仍然很高,但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汇率出现了两个显著的变化趋势——升值趋势明显和波动增加。文章首先采用AR—GARCH模型测算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然后利用方差—协方差矩阵和Frank-Wei检验,测算人民币与主要国际货币间汇率的相关性和显著性以及人民币货币篮子中各货币的权重。最后得出我国汇率制度具有BBC汇率制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前,输入性通胀已成为现阶段引发国内通胀的主导因素。人民币汇率弹性提高,升值趋势明显强劲;通胀与汇率走势趋同,市场压力日益增大;汇率波动与输入性通胀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通过分析输入性通胀、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对国内通胀的影响,阐述了汇率波动与通胀趋同对市场所带来的影响,论证了输入性通胀与汇率波动之间的关系。继续实施稳健的综合国策并加快调整制造业内部结构,以适应市场竞争变化,促使国内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段建荣 《时代经贸》2007,5(1X):127-128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至2006年8月初,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5%。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经济增长战略调整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汇率制度改革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同时又给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从而保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其所在的分析,结合经济运行的效率,分析目前我国应采取的最优汇率政策,以及该最优汇率政策所应具有的特点,最后得出关于我国最优汇率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资本市场》2005,(5):23-23,25
近年来,对于人民币汇率调整的设想方案非常多,例如把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率从8.28变成另一个数字、把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变更为盯住货币篮子、放宽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假定人民币进行汇率调整,那么您认为最现实的调整方案是什么?中国汇率体制改革有没有清晰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8.
曹太东 《经贸实践》2016,(8):104-104
本文基于2014年6月18日至2016年5月18日的日频数据,运用Frankel和Wei的交叉汇率模型对人民币参考一揽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811”汇改前后人民币篮子的组成和权重变化。回归结果表明,一篮子中美元的占比进一步下降,并且Chow检验表明,自2015年7月22日起,人民币汇率制度已发生结构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至2006年8月初,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5%.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经济增长战略调整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汇率制度改革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同时又给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从而保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其所在的分析,结合经济运行的效率,分析目前我国应采取的最优汇率政策,以及该最优汇率政策所应具有的特点,最后得出关于我国最优汇率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货币篮子的定义,如何确定货币篮子的最优权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自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货币篮子的运行情况。实证的结果表明,在我们所考察的样本区间内,当人民币篮子货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或升值)1%时,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只贬值(或升值)0.32%,表明美元在人民币货币篮子中所占权重较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仍缺乏弹性。  相似文献   

11.
新兴市场经济体汇率制度选择的趋势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兴市场经济体是受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影响最为突出的一个群体.在汇率制度选择上,该群体的汇率制度调整频繁,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但是由于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情况复杂多样,该群体未来的汇率制度选择仍将以"中间汇率制度"为主.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验可以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提供参考,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应该是一个渐进的、逐渐增加弹性的过程,从现有制度的退出也应该主动、有序.  相似文献   

12.
东盟主要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与汇率波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中,汇率制度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汇率制度的选择决定着汇率波动的趋势;而汇率制度的变迁往往会导致汇率异动的出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选择适宜的汇率制度,谨慎地处置汇率制度的变迁,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东盟主要国家汇率制度安排的次佳选择是:由单一主要货币钉住汇率制转向货币篮子钉住制,对货币篮子实施动态调整;根据克鲁格曼的汇率目标区管理模型,制定各国汇率波动的区间。  相似文献   

13.
陈奉先 《财经研究》2015,41(2):27-40
在汇率制度选择中经常存在言行不一的问题,这也成为美国指责中国操纵汇率的主要借口.文章在构建一个广义的汇率制度识别框架的基础上,利用时变系数模型甄别了2000-2013年中国实际实行的汇率制度.研究发现,中国在2005年“汇改”前实行的是严格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之后实行的是参照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度,即以“汇率篮子、波动范围和爬行速度”为操作核心的“BBC体制”.在人民币汇率篮子中,美元的平均权重达0.91且呈现V形变化,其他货币如欧元、新加坡元、卢布的权重也是显著的且呈现阶段性变化;在2008年以后,人民币汇率篮子中的币种通常是“美元+x”的二元组合,货币当局对货币x的选择是以降低整体的波动性为依据的.人民币汇率弹性总体上以2010年7月为界呈现∧形变化;在2005年7月以后,人民币整体上处于升值通道中,但其爬行速度以2009年3月为界呈现先快后慢的V形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历史回顾 人民币汇率是人民币的国际价格。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确定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将汇率定在1美元兑换8.70元的水平。此后人民币汇率逐步反弹,1997年以来,基本稳定在8.277的水平,而且人民币汇率制度也变成了实际上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出口不断增加等原因,人民币遭受了空前的升值压力。2005年,国家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做出重大改革。7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2%,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放弃与美元挂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规定现阶段银行间一篮子货币兑人民币的每日收市价,作为翌日买卖中间价,上下波幅0.3%。这些改革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重大举措,有助于增加汇率的弹性,扩大汇率波幅,使市场的力量在人民币汇率形成过程中发挥出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和协整理论,分别测算1994年~2006年和1994年~2005年第2季度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得到相关变量的协整关系式和误差修正模型。笔者通过比较发现: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的新汇率制度可以显著加快汇率回到均衡水平的速度,调整速度从过去每季度调整0.21增加到现在的每季度调整0.35,这说明我国这次汇率制度改革是十分成功的,可以显著加快人民币汇率回到均衡水平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显著特征为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双向波幅扩大、总体呈小幅升值态势.2007年人民币汇率政策取向是,在稳定汇率的前提下,从政策上弱化和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非理性预期;其核心内容为:货币政策将突出汇率政策;采取合适的政策组合;适时调整汇率水平;发展和完善外汇市场.展望2007年,对人民币汇率的基本判断为:汇率浮动空间将会进一步放宽,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小幅升值.  相似文献   

17.
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是影响一国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维持实际汇率稳定是至关重要的。任何国家的货币当局都会对本国汇率进行适当程度的干预和管制,因而汇率并不是完伞自由浮动的。人民币汇率是否处于合理水平是当前关注的一个焦点。目前,针对人民币汇率目标区这一问题,国内学者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王聪、沈卓蕴(2002)提出,中国在金融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过程中,汇率安排应偏向于更富有弹性的汇率目标区制度;段梅丽(2003)对构建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制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重大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基准汇率一直处于单边升值的态势.从宏观经济特征和模型实证分析中可以得出,虽然"汇改"后人民币货币篮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在逐渐增强,但主要还是参考美元汇率来进行调节,属于"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9.
资本账户、法定汇率制度与事实汇率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继忠 《财经研究》2006,32(2):5-17,97
文章对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以及法定与事实汇率制度之差异的共同决定过程进行了研究。文章以世界各国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离散变量联立方程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经验分析的结果表明,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对于法定与事实汇率制度的差异有显著影响,但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无论是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还是法定与事实汇率制度的差异,都存在显著的状态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由来,指出人民币升值压力既受外汇供求关系的影响,也有政治因素的考虑,进而对我国当前的汇率制度进行了利弊分析,肯定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是扭曲的,是管制条件下的供大于求。因而需要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和调整,以缓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