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开放带来香港经济结构变化 中国的开放,对处于结构转型进退维艰香港经济,提供了一个突破的机会。 从70年代开始,香港经济已经深受成本上涨、竞争力下降的困扰,可是,面对台湾、韩国在劳动密集消费品加工方面的竞争,香港无法依赖台韩那种官商结合用投资来推动  相似文献   

2.
《广东经济》2014,(6):78-78
正预计到2015年,香港的经济规模将落后于北上广深。近日,中国社科院发表2013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香港继续第12年在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蓝皮书》同时指出,香港经济竞争力整体很好,但竞争力增速乏力,后劲不足。报告建议港人应居安思危。因为必须看到,在内地城市你追我赶的过程中,它们与香港的差距正逐渐缩小。随着内地重要城市的崛起,香港原有的实力尽管在提升,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  相似文献   

3.
过去100多年来港人凭借自己的吃苦耐劳与创造精神,以及基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适时采取的经济发展策略将香港建成世界级的大都市,并在区域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由于香港经济与生俱来的弱点,使之只有在不断调整中才能保持经济的竞争力,而经济的调整往往具有滞后性,在外部经济出现波动的情况下香港经济就无法独善其身了.  相似文献   

4.
刘杉 《经济纵横》1997,(6):13-13,7
香港与内地经济的优势互补□刘杉一、在开发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优势互补过去港英当局对高新技术发展不大重视,致使香港高新科技发展比较滞后,产品往往是仿制的多,而创造发明少,缺乏后劲,国际竞争力不足。香港回归后要使香港经济腾飞,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重要一环就...  相似文献   

5.
香港在二战以前,是一个主要从事转口贸易的商埠。战后,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香港经济走上了恢复、发展的道路。目前,香港已发展成国际性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及区域性旅游、信息中心,服务业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高,并占突出主导地位。香港经济已基本完成了由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加工基地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的转轨。香港是国际投资的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杨英  杨桂英 《经济前沿》2010,(3):96-100
文章探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及其构成,讨论香港的产业结构竞争力优势、区域运行机制竞争力优势、区域制度竞争力优势、区域文化竞争力优势及区域生态环境竞争力优势,分析制约香港经济发展的三大"软肋":产业结构转型与相应的资源支撑不足、"积极不干预主义"政策尚未寻找到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要求的"支点"以及与珠江三角地区资源整合尚存一定的制度障碍,并指出增创香港经济发展新优势必须"扬长"与"避短"。  相似文献   

7.
香港与广东经济增长互动性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香港经济增长下滑引起了各方关注,作为地域上与香港紧邻、经济上与香港唇齿相依的广东,其经济的波动与广东有何逻辑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为此,我们对广东和香港20年来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从中得出如下结论。  相似文献   

8.
A.因素分析未来香港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将首先取决于下述基本条件的变化.1.香港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发生变化,但是香港的地缘因素有可能改变.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的世界里,地缘因素在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普遍降低,  相似文献   

9.
大珠江三角洲2003年经济发展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的大珠三角经济,将是一个充满机会与活力,持续稳定繁荣发展的一个大经济体,对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仍将起着战略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仍然是一个颇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在CEPA实施的推动下,粤港经济联系将进一步加强,香港经济在各种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将逐步走出困境,港澳与珠三角之间的经济流量将进一步增加,大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0.
区域产业竞争力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已经进入了竞争阶段,产业竞争的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成为各省市发展当地经济的关键。提升一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在于提升其经济竞争力,而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又在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因此,一个区域培育和增强产业竞争力对提升区域的综合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西与广东,香港的经济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致辉  韩丽 《经济地理》2000,20(5):34-37
京九铁路南段(九江以南)使赣粤港三地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经济地带。江西与广东、香港的经济互补性强,具备互惠合作的良好的基础。江西省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当前机遇,采取适当措施,必将实现赣粤港经济融合与江西省的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2.
粤港澳区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港澳区域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珠三角大都市圈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粤港澳区域合作创新是研究粤港澳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粤港澳区域合作的趋势和障碍分析,进一步探索粤港澳进行区域合作创新机制的设立问题.应从强化粤港澳合作的市场驱动机制,创新中央政府的引导职能、强化合作的整合体制,建立粤港澳政府合作创新的长效机制创、新合作组织模式,完善粤港澳合作运行机制、以生态环境领域合作为契机,深化粤港澳合作的创新机制四个方面来深化该区域合作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沪港服务输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贸易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高,并逐渐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沪港作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的两个地区,而且又是未来东亚乃至全球经济中心的潜在竞争对手,所以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比性。因此,从三个方面对沪港两地的服务输出比较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从差异原因的分析中总结出两地服务输出发展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北京、广州等地提供借鉴。两地在未来关系的发展中,应相互合作,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举世瞩目。作为对外开放的典型标志,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更是突飞猛进,成为世界贸易排名第二、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最多的经济体。中国对外开放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港澳台地区功不可没,甚至可言,如果没有同文同种的新型工业化经济体港澳台与中国内地的密切经贸往来,中国对外开放将经历较长的探索阶段。港澳台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也是迄今最主要的投资者,是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最重要的推动者,也是中国进军国际市场的最重要中介与平台。无论是珠三角经济带还是长三角经济带,港澳台企业都是重要的支柱力量。中国最早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是与香港和澳门签署的,今后中国的自贸区战略,港澳台地区将成为核心。  相似文献   

15.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自任职以来展现出致力推动本地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决心并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本文以本届香港特区政府发布的4份财政预算案为基础,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解构分析,从特区政府角度考察香港科技创新发展政策的侧重点及当前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本届特区政府在支持香港有关科技创新发展政策上侧重于关注资金投入、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企业研发及STEM教育5个方面,逐步形成以发展自身优势科研领域,打造智慧城市,争夺全球科技人才,引领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的科技发展趋势。最后,针对香港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局,提出了推动政策落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国际化平台等推动科技创新长远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一帆 《时代经贸》2011,(6):175-176
本文针对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形成历史以及原因,总结出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形成的偶然性申的必然性,分析香港联系汇率割度的优势和弊端,以及此项制度对于香港金融市场的重大意义。针对日新月异的国际资本市场,香港也面临着挑战,香港也必须与时俱进,加强和人民币之间的联系,进而形成合理的汇率机制。本文最后勾画了香港汇率制度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The prolonged RMB appreciation affects Macao deeply and requires a major monetary reform without further delay. What we propose for Macao reform as an optimal choice includes shifting its monetary anchor to the strong RMB, revaluing its domestic currency to the original level, and setting up a sovereign wealth fund for autonomous growth. This proposal is based on Macao’s economic fundamentals such as trade competitiveness, business relations, real welfare, monetary stability, and genuine development. We also recommend a monetary union of Macao with Hong Kong as the 2nd-best choice of reform by introducing what we term the SAR dollar.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内地在港上市公司发展概况、公司特征等状况的实证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内地上市公司已经成为香港市场的重要部分,但不同模式上市的内地公司在行业分布、盈利状况以及市场特征指标上仍存在一定差异。从现实看,尽管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符合其微观利益且在短期内无法避免,但从中国金融体系功能完善视角着眼,把优质企业留在内地,夯实内地市场的经济基础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收入收敛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港和澳门在20世纪90年代末作为两个特别行政区回归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大陆的人均收入水平曾远远落后于香港和澳门地区。然而,在过去的30年里,由于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香港、澳门和中国大陆的投资与人力资源的双向互动,三地经济出现了显著收敛现象。中国大陆的经济成功得益于香港、澳门地区与沿海各省市尤其是广东省在技术溢出、大规模的投资和贸易行为方面的一体化,而经济溢出、投资和贸易行为必定推动经济一体化和收入收敛行为的出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地区的收敛趋势并研究三地收入收敛性的决定因素。本文使用参数和非参数方法定量分析了中国大陆各省市与香港、澳门地区在过去40多年间人均收入的收敛速度问题,结果表明,在经济改革之前,中国大陆、香港与澳门地区不存在人均收入的收敛行为,而在经济改革之后,却出现了显著的绝对和相对收敛。在经济改革期间,如果模型不考虑贸易和对外开放因素,这一收敛速度将不超过0.01,如果考虑贸易和对外开放因素,这一速度则超过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